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3小时前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3小时前
桂林市彩调团的彩调新剧目《三看亲》自1998年底首次发行VCD以来,取得了显著的成功。在过去的三年里,该团的彩调剧目陆续被制成VCD碟,总数达到了165张,这使得桂林市彩调团成为了国内出版VCD碟最多的剧团之一。
彩调剧是桂北地区广受欢迎的地方戏曲形式,它以其生动反映劳动人民生活、爱情和劳动场景的特点,深受当地和湘南地区百姓的喜爱。桂林市彩调团自50年代成立以来,创作和演出了一系列优秀作品,如《王三打鸟》、《娘送女》等,这些传统剧目历经半个世纪仍然深受群众喜爱,被誉为民族艺术的瑰宝。
随着家庭影院的普及,各音像出版社看到了桂林官话地区对彩调VCD的市场需求。桂林市彩调团因此成为了各大出版社的首选,广西文化音像出版社、广西金海湾音像出版社和湖南金蜂音像出版社纷纷与之合作,三年内共录制并发行了165张彩调VCD碟,尤其在2001年形成了出版热潮,全年共出版88张。
如今,广西境内的彩调专业团队中,桂林市彩调团的VCD碟制作数量远超其他队伍。在全国地方戏曲的VCD发行中,桂林市彩调团的成就也令人瞩目,相比之下,黄梅戏的发行数量也仅略多于40张。甘榕生团长表示,大量出版彩调VCD不仅有助于挖掘和保存传统剧目,还扩大了彩调剧的影响力,为演员提供了展示平台,丰富了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
戏曲剧种,俗称调子、彩调、彩灯、哪嗬嗨等,属灯戏系统,源于桂林地区农村歌舞、说唱衍化而成的“对子调”。起源于广西北部农村,流传甚广,名称不一。桂林叫“彩调”,柳州、河池地区和梧州部分县叫“调子戏”,平乐、荔浦一带叫“采茶戏”、“彩灯”,左、右江的宁明、百色等地叫“大采茶”、“嗬嗨戏”等,1955年以后统称为“彩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