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4 08:13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2 18:55
在东汉时期,中国的外交关系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活跃。公元94年(永元六年),来自永昌境外的敦忍乙王莫延派使者来访,两国间的交流随之升温。莫延赠送的礼物象征着双边关系的增进,东汉*以金印作为回赠,显示了双方的尊重和友好。
公元97年,缅甸北部的掸国王雍由调也遣使向汉王朝进献珍宝,这进一步加深了东汉与缅甸的联系。同年,雍由调还带来了音乐和杂技表演,这些艺术形式深受汉朝人民喜爱,反映出文化交流的繁荣景象。
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后,汉与印度的联系更为紧密。汉明帝派人取经后,印度僧侣大量来华,翻译佛经,传播佛学,对中国的文化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朝鲜半岛,高句丽和百济两个国家在东汉末年兴起,虽处于社会转型期,但在汉朝的影响下,他们选择了封建化道路,而非奴隶社会。
日本列岛的大和民族先祖在东汉时期与汉朝有着频繁的交往。公元57年,日本国王遣使入洛阳,请求成为汉臣藩,得到了汉皇的赐名和封号。这枚被称为“汉倭奴国王印”的金印,不仅是中日早期交往的见证,也是现今日本国宝,保存在福冈市博物馆。
同时,丝绸之路的开通使得东汉与中亚、西亚建立了稳定的贸易关系。西汉末期丝绸之路的中断在东汉初期得以恢复,班超的副使甘英曾到达罗马,这条贸易路线从洛阳到欧洲,成为连接东西文明的重要纽带。公元166年,罗马商人来访并赠送礼物,进一步促进了汉罗马之间的贸易往来。
东汉(25年-220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大一统朝代,东汉又称为后汉,乃为区别于西汉之前汉。东汉时的首都洛阳被称为东京,因此又以东京为东汉的代称 。[1]25年刘秀称帝,仍沿用汉的国号,以这一年为建武元年,定都洛阳。[2]汉明帝和汉章帝在位期间,东汉进入全盛时期,史称“明章之治”。[3]佛教也在此时传入中国。但是在章帝后期,外戚窦氏日益跋扈,揭开东汉后期外戚与宦官两股势力争斗的序曲。[4]此后东汉政局不稳,*黑暗。东汉时,三公权力再次大幅被削弱,尚书台权力得到提升。[5]蔡伦发明造纸术;张衡发明地动仪和浑天仪。东汉因富商豪强势力已成,而无法撼动,造成地主庄园势力的膨胀,其后无力解决这个问题,加上人口不断增加,而粮食生产又没有跟上人口成长,终于在184年爆发了黄巾之乱,导致三国局面的形成。[6]220年曹丕篡汉,东汉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