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剧历史沿革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4 02:59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9 08:11

黄梅戏,起源于清朝乾隆年间,是结合山歌、秧歌、茶歌、采茶灯、花鼓调等多种民间艺术形式发展起来的一个剧种。在形成一个完整的剧种的过程中,黄梅戏吸收了汉剧、楚剧、高腔、采茶戏、京剧等众多姐妹艺术的精华,逐渐完善自己,成为名剧。


黄梅戏的表演活动经历了四个阶段。萌芽阶段的表演活动只有表演者,没有固定的表演团体。早期阶段的表演活动相对固定,人员很少,形成业余或半职业的班社。后期阶段的表演班社迅速发展,走上正规,剧目增多,行当全,从农村进入城市。近期阶段的表演活动从职业班社转为管理的职业剧团。


黄梅戏的表演活动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简单到复杂,逐步完善起来。早期的黄梅戏,只是一些农民、手工业艺人如竹木匠、织工、裁缝等在庙会上或过年过节时演出、演唱,他们由一人牵头,把自愿者联络在一起,业余时间,自由结合,演唱完毕,各自散去,下次再演唱,重新组合。而这一次的组合,与上一次的人员,就不一定相同了。这种演出、演唱,纯粹是自娱自乐、与人同乐的性质,并不是以此为职业作为谋生的手段。


黄梅戏的表演活动经历了从萌芽到成熟的过程,从业余性到专业性,从农村到城市,从简单到复杂,从个体到团体,逐步完善起来。黄梅戏的形成和发展,与表演团体的形成和发展是相辅相成的。


黄梅戏的表演活动经历了四个阶段。萌芽阶段的表演活动只有表演者,没有表演团体。早期阶段的表演活动相对固定、人员很少、形成业余或半职业的班社。后期阶段的表演班社迅速发展,走上正规、固定,剧目增多,行当全,从农村进入城市。近期阶段的表演活动从职业班社转为管理的职业剧团。


黄梅戏在清末民初发展成为比较完整、成熟的剧种,吸收了青阳腔、楚剧的大本戏。为了适应表演大戏的需要,出现了固定的职业性班社,这种职业性的表演团体,为了生计、营业和保证收入,剧目要经常翻新,表演要有一定的质量,人员增加,行当齐全,舞台美术也有了发展。这种职业性的表演团体,大约在清咸丰年间就已出现。


在光绪年间之后,黄梅戏的职业班杜,在岳西、宿松、潜山、太湖、怀宁的皖西一带就相继大量出现。20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是黄梅戏职业班社发展比较多的时期,除长江以北皖西、长江以南的至德、青阳、贵池、铜陵乃至徽州地区均有黄梅戏班社的组建。十五年(1926年),张廷翰在岳西组建“张翰班”(又称“良友班”)。十六年(1927年),檀槐珠在东至组建“同乐堂”,又名“槐珠班”、“檀家班”。王梓林于民因二十七年(1938年),在宿松组建“抗建班”,又叫“王梓林班”。时值抗战时期,这个班子到抗战后方演出,宣传抗日救亡。


总的说,后期的黄梅戏表演团体,比较正规和固定,演出剧目增多,行当比较齐全,流行地区扩大,并从农村进入城市。近期阶段的表演活动从职业班社转为管理的职业剧团。


黄梅戏于1932年进入城市,到全国的20多年间,在当时的安徽省省会安庆市,以及周围各县以及江南的铜陵、青阳、贵池等县镇,都有黄梅戏的班社活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文化事业管理部门,通过对艺人组织学习、培训等方式,将他们重新组织起来,置于领导之下,使他们更好的学习和演出。例如在安庆市,以丁老六和他的儿子丁紫成、女儿丁翠霞,还有潘泽海和他的女儿潘王景琍,及后来从京班转来的王少舫兄妹,组建了“民众剧场”。不久,严风英回到安庆,参加了“群乐剧场”(后改为“胜利剧场”,迁至钱牌楼新址)。又如桂春柏、桂月娥组建的“一二三班”,在铜陵被改为“铜陵新民剧团”。在此前后,安庆地区所辖各县及江南各县,将流动的职业班社及零星艺人,组成职业性的黄梅戏剧团。


这样的恢复和重建表演团体,使原本流动性很强的“跑码头”状况,都相对的稳定了下来,基本上在一个县的范围内活动和演出,并且多有固定的剧场。演出条件大大改善,脱开了“草台”和“地滩”。最主要的是,有了的领导和支持,自己管理自己,经济收入也有了一定保证。


扩展资料

黄梅剧 huangmeiju Huangmei opera popular in Anhui Province 安徽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全国五大剧种之一,吸收民间茶歌、渔歌、樵歌等花腔小调而发展成熟,旋律轻快优美。代表剧目有《天仙配》《徽州女人》。因主要曲调起源于湖北省黄梅县而得名,也叫“黄梅调”。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