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献之故居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1 15:52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天前

位于绍兴平水的云门寺,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晋代义熙三年(公元407年)。据史载,这里曾是晋代名书法家王献之的隐居之地,寺名的由来颇具传奇色彩。据说某夜,寺顶上空出现了五彩祥云,王献之以此异象上表晋安帝,随后,安帝下令将此地改建为寺,即云门寺,门前的石桥因此得名"五云桥"。


云门寺不仅是佛教圣地,也是书法和文化旅游的重要场所,它承载着唐诗之路的历史印记。这里曾是唐代文人王勃的聚集地,他在王献之的山亭下,仿照兰亭的"曲水流觞"之典,组织了一场盛大的聚会,并以此为灵感创作了《修契云门王献之山亭序》。文中描述了永淳二年暮春三月,人们在山亭举行禊礼的场景,美丽的风景、云雾缭绕的林间,以及盛开的野花和飞翔的鸟群,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卷。


总的来说,云门寺是历史与文化交融的宝地,见证了王献之的传奇故事和唐代文人的风雅生活,吸引了众多游客和书法爱好者前来瞻仰和体验。


扩展资料

王献之,字子敬,贵族豪门,生于魏晋第一大都市会稽(绍兴),官至晋朝总理,也是书法家、诗人,会稽内史王羲之第七子。以行书和草书闻名后世。王献之幼年随父羲之学书法,兼学张芝。书法众体皆精,尤以行草著名,敢于创新,不为其父所囿,为魏晋以来的今楷、今草作出了卓越贡献,在书法史上被誉为“小圣”,与其父并称为“二王”。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