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1 14:30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9分钟前
第七章 临床中医
西医传入我国之后成为主导医学,医疗事故的鉴定以西医为标准,因此要求中医师的医疗行为要以西医诊治为主,中医为辅。读者如发现本书的内容与教材不同,必须以教材为准。在西医诊治完成后,再用本书的知识辅助治疗。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高压氧治疗中心张登华
西医医书目录形式是:以八大系统为纲目,脏器为子目,综合征或病种为二级子目。本书目录编写方法是:将中医的脏腑辩证和西医目录结合起来,即以西医的八大系统为纲目,以“证”为子目。本书目录中的“证” 相当于西医中的病种或综合征的地位。
第一节 中医对热病的认识
1 疫疠
《素问?刺》说:“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
约五种传染病开始流行的情况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传染,无论贵贱、大人、小孩都可患病。
《瘟病论》说:“瘟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
瘟疫之所以发生的原因,不是风邪、寒邪、暑邪、湿邪,而是另外一种可感染人体的,在自然界里存在的被称之为“异气”的物质。“疫”也称疫疠,由于出现发热,因此又称为瘟疫、瘟病,这类疾病具有明显的流行和传染性特征。“异气”,就是后来西医所讲的致病微生物。慢性传染病的传染性不易被察觉,因此发现较晚,例如,结核病的传染性大约在100年前才被发现了;而艾滋病的传染性在20世纪80年代才被发现,因此,这里中医所说的瘟疫指的是烈性传染病。
2 中医曾把寒邪作为病因
正常情况下人体热量散失过多时,会出现畏寒、寒战。急性热病体温上升期,也可出现畏寒、寒战的症状,但早期的中医认为两者的原因一样,于是寒邪在中医中也成了热病的病因。《内经》把热病归为一类,称为“伤寒”,主张用辛温药来散寒。
3 伤寒的概念
《素问?热论》说:“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热病。”“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
人体如果受到寒邪的侵袭,就要患发热性疾病。现在流行的发热性疾病都是由寒邪侵入人体引起的,属于“伤寒类”疾病。寒邪是发热性疾病的病因。发热性疾病按此被归为一类。
《难经?第五十八难》说:“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
广义伤寒证分为中风证、狭义伤寒证、湿温证、热病、温病五类。
临床上,有发热症状的疾病占全部疾病的一半左右,中医将其单独列为一类。《难经》对热病临床表现的描述较《内经》更全面:按疾病的特征,分为风证、湿证、热证、温证,也认为“伤于寒”引起的。狭义的伤寒是指出现畏寒的疾病,中医里狭义的伤寒比西医伤寒病含义要广,西医伤寒病是指伤寒杆菌感染人体出现的表现。广义的伤寒主要包括西医的感染性疾病,其次是非感染性疾病,例如,风湿热等。到明清朝代,中医发现没有受寒的人同样也会患发热性疾病,热症状不一定伴随畏寒,伤寒的名称从此被弃之不用,用温病取代。发热性疾病简称“热病”。
4 热邪
火有发热的特性,就人体而言,体温增高被中医认为是体内“火”的作用过分强烈造成的,这种“火”被称为热邪。伴随有面色潮红、呼吸深快、舌质红、舌苔厚、苔色黄、脉搏增快、局部红肿热痛等,中医把这些表现称为“热象”。自感发热是体温正常,而患者自己感觉发热,如更年期综合征出现的潮热,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出现的手心发热,自感发热也被归为“热象”。
5 暑湿
表现为大便质稀,具有含水分多的特点,因而属于中医的“湿证”。像痢疾这样的疾病,伴有发热,经常发生在暑季,因此中医称之为“暑湿证”,认为气候本身是病因,西医则认为这些疾病和季节有关,但不是病因,而是痢疾杆菌这样的细菌作祟。
6 六经辨证
中医对经脉功能的认识方法类似于西医对人体八大系统的认识。当它们受外邪侵袭时,就会在其循行的病变部位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和西医一样,中医把发病组织的名称加在诊断的名称中:在中医的六经辨证里,发生疾病的组织结构是六经;中医这种给疾病分类的方法和西医内科学相似。
中医认为寒邪依次侵犯人体组织器官,称为“传变”,《内经》里的传变顺序是按历法上六元制定的:
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
该传变顺序从外向内,也就是从阳向阴。中医认为传变的速度和天文现象同步,按顺序每天传变一条经脉。
《素问?热论》说:“伤寒一日,巨阳受之,故头颈痛,腰脊强;二日,阳明受之,阳明主肉,其脉侠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疼而鼻干、不得卧也。三日,少阳受之,少阳主胆,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四日,太阴受之,太阴脉布胃中、络于嗌,故腹满而嗌干。五日,少阴受之,少阴脉贯肾、络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渴。六日,厥阴受之,厥阴脉循阴器而络于肝,故烦满而囊缩。”
寒邪侵入人体的第一天,足太阳膀胱经被侵犯,头和腰脊部出现疼痛;到第二天,足阳明胃经受累,该经控制肌肉的生长,循行在鼻和眼,因而全身发热、眼痛和鼻腔干燥,不能睡眠;到第三天,足少阳胆经受累,该经控制胆囊的生长和功能活动,循行在侧胸部和耳的周围,因此出现胸痛和耳聋的症状;到第四天,足太阴脾经受累,该经循行在胃和咽喉部,因此会出现腹满和咽喉干燥的症状;到第五天,足少阴肾经受累,该经循行在肾、肺和舌根部,因此会出现口干舌燥和口渴的症状。到第六天,足厥阴肝经受累,该经循行在生殖器和肝脏,因此会出现烦躁、腹部胀满和阴囊紧缩的症状。
《内经》六经辨证理论的主要内容参见“《内经》六经辨证表”:
《内经》六经辨证表
经脉
出现症状的部位
太阳
头和颈部疼痛、腰脊强直
阳明
发热、目痛、鼻干、失眠
少阳
胸痛、胁痛、耳聋
太阴
腹胀、嗌干
少阴
口燥、舌干而渴
厥阴
烦躁、腹胀、阴囊疼痛
《伤寒论》主要内容参见 “《伤寒论》六经辨证表”:
《伤寒论》六经辨证表
病变经脉
主要临床表现
太阳
伤寒
畏寒,轻度发热,全身疼痛,气短。
中风
多汗,怕风,轻度畏寒,中度发热,头痛。
阳明
经证
高热,大汗,口渴明显,怕热,面色潮红,烦躁,舌苔黄燥,脉洪。
腑证
发热,持续出汗,便秘,腹胀,腹痛拒按,黄染,脉实。
少阳
寒热往来(弛张热或周期性发热),胸胁部胀痛,口苦、咽干,
头晕目眩,脉弦。
太阴
腹胀,呕吐,腹泄,轻度慢性腹痛,喜按,黄染,舌色淡白,
苔白,脉迟缓。
少阴
寒化
畏寒,乏力,手足凉,腹泻,口不渴。
化热
烦躁,失眠,口燥咽干,小便黄,舌色紫红,干燥,少苔,脉细数。
足厥阴
畏寒,饥不欲食,食后即吐,吐蛔。
7 卫气营血辨证
《内经》和《伤寒论》认为发热部位是六经。事实上,发热是全身性的,并不局限在经脉循行的部位。清代的叶天士认为,发热的应是全身性的组织,即“卫气营血”,气是指荣气。同时也认为致病的外邪主要是温邪,并且将疾病的名称由“伤寒”改为“温病”。另外,传变顺序按观察的结果推断,也和以前不同。卫气营血辨证的方法是把发热性疾病的总过程分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被称为一个“分”,四个阶段分别称为卫分、气分、营分和血分。并且认为热邪侵入人体的途径一般是由外到内,即卫分→气分→营分→血分。其主要内容请参见“卫气营血辨证表”:
卫气营血辨证表
病变部位
主要临床表现
卫
发热,畏寒、怕风,口渴,咳嗽。
气
肺
发热,咳嗽、气短,口渴,苔黄。
胸膈
发热,烦躁,苔黄。
胃
高热、口渴,多汗,呼吸急促,小便呈赤黄色,黄染,苔黄燥,脉洪大。
大肠
低热,便秘,腹泻,腹痛,腹胀,多汗,苔黄,干燥,脉沉实。
胆
弛张热或周期性发热,口苦,季肋疼痛,腹胀,恶心,苔黄微腻,脉微数。
脾
低热,腹胀,恶心,乏力,苔腻,脉濡。
续 表
病变部位
主要临床表现
营
夜间发热,皮疹初起,躁动,失眠,谵语,舌红,脉细。
血
有出血倾向,皮疹明显,躁动不安,昏迷。
总结:上述3种表并不是3种不同的辩证方法。如“卫气营血辨证表”就是对前两种表的发展和完善。
8 三焦辨证
中医理论中,也有人认为发热的组织是三焦。但这里三焦的概念用脏腑来指代:上焦指肺、心和心包;中焦指胃、大肠和脾,下焦指肾、肝和膀胱。三焦辨证的内容参见三焦辨证表:
三焦辨证表
病变部位
主要的临床表现
上焦
肺卫
轻度发热,畏寒,头痛,口渴,咳嗽,苔白,脉浮。
肺气
发热,怕风,轻度畏寒,口渴,咳嗽,气喘,苔黄,脉数。
心包
昏迷,谵语(不能应答),四肢凉,舌质红绛。
中焦
胃
高热,怕热,口渴,呼吸急促,黄染,面色潮红,结膜或巩膜充血,苔黄燥,脉洪数。
大肠
低热,多汗,便秘,小便不适,苔黄黑,焦燥。
脾
低热,胸闷,腹胀,恶心,呕吐,乏力,黄染。
下焦
肾
手足心热,发热,红色面容,口燥咽干,脉虚。
肝
四肢凉,肠鸣明显,手足蠕动。
总结:上述四张表格是中医对发热性疾病共同规律的总结,并按中医所谓的自然顺序来分段。右侧的每一横格中都是一组临床表现,每一组的各项表现之间具有一定程度的相关性,被中医称为“某证”,类似于西医的综合征。
因故,以下只是登载了部分内容:
9 八纲辨证
八纲包括表、里、寒、热、虚、实、阴和阳,用于认识、分析和划分疾病。 9.1 表证
9.2 里证
9.3 寒证
9.4 热证
第二节 热病临床表现
1 表寒证
2 表虚证
3 气分热证
4 高热
5 往来寒热
6 虚热
7 充血性皮疹
8 出血性皮疹
第三节 咽喉及呼吸系统疾病
1 咽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