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18 22:45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5分钟前
文殊禅院是确定的全国汉语系佛教重点寺院之一,居中国长江上下游四大禅林之首,是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地处成都市区中心地带,是集禅林圣迹、园林古建、朝拜观光、宗教修学于一体的佛教圣地。
该院始建于隋朝大业年间(公元605年——617年),初名信相,历经唐、五代、宋、元明朝,代有兴废,明末毁于战火。清康熙三十六年(公元1697年)由慈笃海月禅师重建,当时,常在夜间见空中火光影辉,依迹寻至慈笃和尚修行之处,是谓文殊菩萨应身,故更名为“文殊院”。
清康熙四十年(公元1701年),康熙帝御赐“空林”匾额一块,因此文殊院又名“空林堂”。
文殊院建筑面积20余万余平方米,全木质建筑,六重正殿依次建于正对山门的中轴线上,气势恢宏、巍峨壮观。各殿镂空窗花式样繁多、精巧,堪称国内佛寺之冠。200余尊铜铸、铁铸、彩塑、脱纱、木雕、石刻佛菩萨造像工艺精湛、造型饱满,虽历经战乱纷争,仍保存完好,实为国内佛寺所罕见。院藏大量珍玩宝物、典籍书画,其中尤以唐玄奘顶骨舍利、舌血《华严经》、发绣观音、贝叶经、以及康熙、果亲王、刘墉、张大千、谢无量、丰子恺、赵朴初、启功等大家书画为著名。
走进这座千年古刹,其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现代感十足的勃勃生机让人震撼并流连忘返。
文殊院古名“信相”,始建于隋大业(605-617)年间,距今已有近1400年历史。宋时宗显正觉禅师曾驻锡于此,广播禅法。明崇祯十七年(14)毁于战火。
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慈笃海月禅师结茅于古信相院荒址,苦行静修。慈笃禅师德行高洁,曾于康熙三十年(1691)某夜,入火光三昧而放光动地,感得文殊菩萨现瑞。官绅军民仰慕其德,乃捐资兴寺。寺成谓慈笃禅师为文殊菩萨化身,遂改“信相院”为“文殊院”,沿用至今。据载,康熙帝因景仰慈笃禅师德行,曾三次宣诏慈笃禅师进京,慈笃禅师皆“因以疾辞”。康熙帝乃御书“空林”二字及御笔《金刚经》、《药师经》等颁赐文殊院,慈笃禅师遂将“空林”命为文殊院别称,故文殊院又名“空林堂”。
文殊院现存建筑属典型川西平原古建筑风格。多系康熙年间和嘉庆、道光年间重建或改建。中轴线依次为天王殿(含山门)、三大士殿(又称观音殿)、大雄宝殿、说法堂(又称药师殿)、藏经楼,两侧配以钟楼、鼓楼、禅堂、客堂、斋堂、东廊、西廊,形成别具风格的古建筑群。各殿堂封鳌塑瘠,雕梁画栋,窗花门饰,精镂细作,皆系古建筑中难得的上乘之作。中轴线上各主要殿堂佛像乃道光年间重建时全铜铸造,工艺精湛,妙相庄严;特别是道光年间改建加固添置的八十二根石柱,古朴典雅,蔚为壮观。
弘法利生部(社会活动咨询):
办公室 :028-86930573
综合办 :028-62493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