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18 19:55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7分钟前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铁扫帚”这一词汇频繁出现,它在不同语境下具有不同的含义。最早可追溯到宋代洪迈的《夷坚支志戊·铁扫帚》一文中,描述了一位术士自称为“铁扫帚”,意指他拥有消灾除害的力量。至明代,徐渭在其《昙阳》诗中提到“特将铁扫帚,痛扫世淫贪”,意指铁扫帚象征着驱除的力量。瞿秋白在《<鲁迅杂感选集>序》中进一步赋予了“铁扫帚”新的含义,将其比喻为扫除奴才式思想的有力工具。
除了象征意义外,“铁扫帚”还有特定的植物含义。徐珂在《清稗类钞·植物·铁扫帚》中详细描述了这种植物的特征,铁扫帚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其茎高二三尺,叶羽状复生,夏月开小花,形如蝴蝶,色白而有紫纹。因其茎干可制为扫帚,故得名“铁扫帚”。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草四·蠡实》中也有记载,称此植物为“荓”,因其可作为马刷,故名。
综上所述,“铁扫帚”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既象征着消灾除害的力量,又指代一种具有特定形态的植物。它以其独特的象征意义和植物学特征,在古代文化中占据了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