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耳膜迷路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18 21:29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1 03:19


内耳的结构复杂,但其功能却极为重要。内耳分为骨迷路和膜迷路两部分,而膜迷路是内部封闭的膜性管道,被内淋巴液填充。膜迷路内部包含三个主要结构:膜半规管、椭圆囊和球囊、蜗管,它们分别对应骨迷路的内部结构。



膜半规管位于骨半规管内部,形状类似于骨半规管。它们有三个,分别称为前膜半规管、后膜半规管和外膜半规管。每个膜半规管都有一个膨大的部分,称为膜壶腹,其内壁上有隆起的壶腹嵴,这是位置觉感受器。



椭圆囊和球囊位于前庭内,是两个互相通连的膜性囊。椭圆囊在后上方,球囊在前下方。椭圆囊与膜半规管相通,球囊与蜗管相通。囊内壁上有椭圆囊斑和球囊斑,它们是位置觉感受器。这三类感受器统称为前庭器或位置觉感受器。



壶腹嵴、椭圆囊斑和球囊斑统称为前庭器或位置觉感受器,分别负责感受旋转运动和直线变速运动的刺激。如果这些感受器出现病变,将无法准确感受位置变化的刺激,导致眩晕症,即美尼尔氏综合征。



蜗管位于耳蜗内部,是膜性管状结构,附着于骨螺旋板的游离缘,分隔前庭阶和鼓阶。其断面呈三角形,上壁为前庭膜,下壁为基底膜,基底膜上有高低不等的毛细胞,称为螺旋器(Corti器),是听觉感受器。螺旋器能够相应接受低高声波的刺激。蜗管的外侧壁富含血管,是膜迷路内内淋巴液的发源地。


扩展资料

内耳(internal ear)由于结构复杂,又称为迷路,全部埋藏于颞骨岩部骨质内,介于鼓室与内耳道底之间,由骨迷路和膜迷路构成。骨迷路由致密骨质围成,是位于颞骨岩部内曲折而不规则的骨性隧道。膜迷路是套在骨迷路内的一封闭的膜性囊。膜迷路内充满内淋巴液,骨迷路和膜迷路之间的腔隙内被外淋巴液填充,且内、外淋巴液互不相通。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