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18 21:19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1分钟前
《毛委员送棉衣》,《过年》,《海娃》等。
《毛委员送棉衣》
井冈山根据地从一开创起,就处在敌人的军事围剿和经济封锁之中,红军和根据地老百姓的生活异常艰苦。在1928年11月写给的报告说:" 现在五千人的冬衣,有了棉花,还缺少布。这样冷了,许多士兵还是穿两层单衣。好在苦惯了。而且什么人都是一样苦。"
冬天,井冈山上格外寒冷,红军战士没有棉衣和棉被,只有两层单衣和薄薄的线毯。在生活上,每人每天只有五分大洋的油盐柴钱,吃的是粗糙的红米和没油盐的南瓜汤,晚上,没棉被就靠盖稻草取暖。毛委员在上井冈山当年的冬天,就指示工农军在桃寮和茨坪办起了被服厂。用打土豪得来的棉花、布匹自己生产军服。
一天,部队发下新棉衣,毛委员领新棉衣回到八角楼,走在房东谢槐福的面前说:你一家五口人,没有一件棉衣,你就把这件棉衣穿上吧! 谢槐福见毛委员身上只穿了三件单衣,想起毛委员寒冬的晚上只披着一件线毯,还经常工作到深夜,怎么也不肯收下新棉衣。在毛委员反复给谢槐福做工作的情况下,谢槐福才穿上了新棉衣。
毛委员就是这样与人民群众同甘苦、共患难,战胜了严寒的冬天,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赖与爱戴,取得了井冈山斗争的胜利。
《过年》
1941年,浙南游击根据地遭到敌人武装进攻。洪汝兰带领武工队的同志在异常艰苦的情况下,与敌人周旋。白天隐藏在深山荒林之中,没有吃的、没有喝的; 晚上摸黑到敌占区,大家也不管水有多脏,就灌满一肚子,解渴充饥。
一次,正是过年的时候,洪汝兰带领同志来到家乡。他的父亲听到消息后赶到武工队驻地,对儿子说着家乡被敌人破坏的情景:“几个月前,敌人包围了两个村,想抓一些领导,结果扑了空,恼羞成怒,烧毁房屋,杀害乡亲。现在乡亲们流离失所,东分西散,年都没法过了„„”洪汝兰安慰父亲道:“现在中国是富人过年,穷人过关,要想有好年过,就是一条路,团结穷人,坚持斗争,成功就好了。”
《海娃》
这个抗日小英雄的故事,发生在华北抗日根据地。12岁的龙门村儿童团团长海娃每天一面放羊,一面放哨,监视着前边平川地里敌人的据点。
一天,炮楼里的鬼子进山去抢粮食了,只剩下“猫眼司令”和几个鬼子兵。民兵中队长老赵画了一张攻打炮楼的路线图,并写了一封信准备把它交给八路军张连长。老赵把送信的任务交给了儿子海娃。海娃一看信封上面插了鸡毛,知道是十分重要的,他赶着一群羊作掩护送信去了。没想到,海娃在山沟里碰上了鬼子,他灵机一动,把鸡毛信拴在了“老头羊”的尾巴里,瞒过了鬼子小队长。
一路上海娃受尽了折磨。深夜海娃好不容易从睡得像死猪一样的鬼子的腿缝里溜了出来。他赶到羊圈里,小心地把鸡毛信取了下来,一口气跑了几里路。后面伪军也追来了,海娃又被他们抓回去。他把鬼子带到了一条山路上,鬼子的骡马不能爬陡峭的山坡,海娃乘机拼命往山上爬,愈爬愈远,鬼子开打中了海娃的手。海娃忍着疼拉开嗓子喊“八路军叔叔”,最后海娃把鸡毛信交给了张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