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18 20:46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天前
走在路上,你是否总觉得有人在看你?
开会的时候,不小心出了个糗,也许别人几乎都忘记了,但是你依然耿耿于怀?
去参加聚会,你是否不由自主想找个地方藏起来,不被人看见?
你是否特别在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一举一动都小心翼翼?
介乎每一个人,时不时的,**或多或少会因为外界可能的评价或注视而感到不自在。**当然,也总有一些人,在任何场合都坦然自若,也很少因为别人的评价而郁闷不已。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如果你希望自己不要那么容易被别人影响,又该怎么做呢?
01 无处不在的“聚光灯效应”
“总是觉得别人在盯着自己看”被称作“聚光灯效应”。
聚光灯效应,又叫焦点效应,是一个心理学名词,指不经意的把自己的问题放到无限大。尤其是出丑的时候,总以为别人会注意到。
聚光灯效应在生活中非常普遍。
中国人普遍爱面子,就是很好的证明。很多时候,我们说话做事,第一反应都是“别人会怎么看呢?”。如果别人跟自己的想法不一样,即便自己不太情愿,也会为了面子妥协。为了迎合别人的期待,下意识里往往会不断揣测别人的想法,生怕做出什么招人口舌的事来。
“社恐”,本质上也是因为“聚光灯效应”。走在路上,总觉得有人在看自己,所以不由自主低着头回避别人的目光。与人说话,忐忑不安,担心被人误会或被冷落。更别提请人帮忙了,光是想想都觉得特别难为情。
不敢当众讲话,也是如此。还没开口就心跳加速,担心自己会结巴,脸红,更害怕别人发现自己的“窘态”。然而事实上,很多人压根发现不了你细微的变化。甚至,即便很明显,她也不一定会注意到。毕竟,绝大多数时候我们连自己都顾不过来,根本无暇关注他人。
更有甚者,即便别人明确告诉她“没关系”“没那个意思”“根本没有注意到”,她都不信。因为她内心深处有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在别人眼中我是透明的,别人总是能够一眼看穿我”。这种心理,也叫透明度错觉。现实中,这些人可能会因为偶尔做了件不太得体的事,而一直觉得没脸见人。哪怕,绝大多数人根本不知道在他身上发生过哪件事。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简而言之,每个人都会受到“聚光灯效应”的影响,受影响越大就越活得越不自在。而且,很多时候还会因为想象中的担心而裹足不前,不敢按照自己的心意活。
02 怎么活得更自在?
试想一下,若我们都比现在更不容易受人影响,会不会活得更洒脱?毕竟,每个人有意无意戴上的世俗枷锁都不少。
当然,完全无视别人评价也不现实。只是,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是困于别人的评价,而是困于自以为的“他人注视”。
该如何打破这样的幻觉呢?
首先,学会接受你对别人来说并没有那么重要的事实。
“以自我为中心”是人类共性。大多数时候,我们的关注点都在自己身上,而不是别人。换位思考一下,你对别人的关注有多少?即便当时触动很深,又会记得多久?
答案极有可能是,很少,很短。对别人而言,亦是如此。
哪怕别人可能会说些什么,但往往也只是说说而已。他并不是真的关心你究竟好不好。只是,有时候,出于自我认知偏差,我们下意识里总觉得自己比较特殊罢了。本质上,怕的不是出糗,而是不愿意承认自己对别人而言一点也不重要,可这就是事实。
我们真正需要在意的是自己对自己的看法。一如哲学家所言“别人怎么看你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如何看待自己”。只要你不在意,别人的注视或评价对你而言根本就不存在。
其次,接纳自己的不完美。
退一步说,作为社会人,能够被人喜欢和认可,是一个人归属感和幸福感的重要源泉。没有人能够完全无视他人评价。毕竟,从婴幼儿时期开始,我们就需要从别人的注视里确认自己的存在。如果长期被忽视,对他的生存来说是致命的。长大后,我们依然需要持续被人看见和认可,否则就很容易被强烈的“无价值感”吞没。
尤其是完美主义者,下意识里总是会给自己制定一个又一个高标准,永远无法真的对自己满意。同时,也非常容易将这种高要求投射到别人身上。表现在行为上就是别人都觉得没关系,但自己就是放不下。严重的,甚至不允许自己出现一点差错,所以做任何事情都特别紧张。
然而,没有人是完美的,接纳自己原来的样子就足够好。
最后,暴露疗法。
总是忍不住反复思考“别人会怎么看我”,是一种有毒观念,更是一种行为模式。
观念的转变在一念之间,但行为的改变往往需要一段时间。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刻意练习,就可以用新的行为模式替代旧的行为模式。
在日常生活中,对聚光灯效应保持觉察,并练习给自己按下暂停键:
“别人并没有那么关注我,不要想太多”
“别人并没有那么在乎我,不要那么在乎别人的看法”
“我不必做到完美,偶尔犯错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试过之后,你会发现,很多时候真的只是自己想太多了。而且,没有了那么多莫须有的包袱后,活着真的很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