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3 22:03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30 23:16
1972年毕业于大学,1978年在美国普渡(Pudue)大学获得生物化学博士学位,现任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化学系和生物化学系教授, 俄亥俄州立大学仪器中心主任和化学生物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生物有机化学、酶生物学、蛋白的结构与功能等领域的研究工作。在这些重要的研究领域中,蔡明道教授是走在世界最前沿的科学家之一。在研究工作中,他将不同的学科融会贯通,独辟蹊径,有机地结合了化学、生物学等自然科学,创造了一整套科研方法,为若干重大学术问题的解决奠定了基础,成为集有机化学、结构生物学和酶学为一体的权威。
一九七九年,蔡教授在世界上率先发现了磷31核磁共振谱中的氧17效应,从而使得含氧-17和氧-18的手性磷酸盐的构形研究成为现实。他还第一个合成并分析了无机磷酸盐手性类似物氧-16,氧-17和氧-18硫代磷酸盐。手性磷酸盐研究在化学与生物学中意义远大。而蔡明道教授正是这一领域的五位创始人之一。蔡教授早期的科研工作还开创了磷脂中手性磷分子研究这一崭新的课题。通过合成不同的手性标记磷脂,他阐明了磷脂的性质和磷脂的酶反应机制。这些杰出的成果先后发表在三十余种主要的科学杂志上﹐树立了蔡教授在这一领域的权威。八十年代中期,蔡教授将其立体化学研究领域扩展到了更为复杂的酶的结构与功能研究方面,他先后研究了腺甘酸激酶(adenylate kinase)、磷脂酶A2 (phospholipase A2)和磷酸肌醇磷脂酶C(PI specific phospholipase C)他深入调查了这些酶的催化反应机制,以及结构对催化反应的影响。在这期间,蔡教授发表了七十多篇文章阐述其学术观点,其中的经典之作包括一九九一年发表在生物化学(Biochemistry)杂志上的关于腺甘酸激酶生化性质的综述,以及磷脂酶A2化学性质(Chemical Review)的综述。杰出的成果和大量的著作使得蔡教授成为当今世界这三种酶研究领域中绝对权威。一九九六年,蔡明道教授的研究工作转向错综复杂的生物化学领域,并确立了三个研究方向,肿瘤抑制蛋白质P16,蛋白质片段FHA在信号传导中的作用﹐DNA聚合酶B和X。凭着丰富的经验和雄厚的实力﹐蔡教授迅速成为这一领域中的佼佼者。他第一个在世界上解出了P16﹑FHA和DNA聚合酶X的三维结构﹐并对这几种蛋白质的性质进行了深入调查。其成果包括利用组合化学证明FHA结合磷酸化苏氨酸,酪氨酸的能力,以及不同FHA具有不同的底物专一性。在DNA聚合酶B的研究中,蔡教授细致地调查了每一个反应步骤,从DNA、dNTP与两个镁分子的结合,到构象与反应进程的关系,其结果已经对DNA聚合酶研究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今天,蔡明道教授的科研生涯又在攀登新的高峰。他近期的发现已经成为他最为重要的成果﹔他发现一种源于非洲猪高热病毒的DNA聚合酶X能够促成错误的G﹕G碱基配对,而且效率并不亚于正常的碱基配对。这项成果发表在美国化学会志(JACS) 后,化学与工程新闻(C&E News)特别在显著位置予以高度评价。蔡明道教授已在国际著名学术刊物发表研究论文近20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