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5 06:03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3 03:49
导读:清明戴柳是清明习俗之一,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清明戴柳是什么,清明戴柳的方式有哪些?据悉清明戴柳方式很多,你知道清明戴柳有什么不同吗?想知道插戴柳枝的用途有哪些,就来瞧瞧小编的介绍吧。
清明戴柳的方式有什么不同
戴柳的方式也因地因人而有所不同。有的戴在头上,有的挂在项间,也有的佩戴在衣服上。所戴之柳或者是不做任何处理的柳枝、柳叶,或者是柳条编成的柳圈或者捋成的柳球。比如在辽宁,小孩子将嫩柳枝编成柳圈,戴在头上,叫作“柳树狗”。在浙江,青年男女都编好柳枝戴在头上,所谓“今世戴杨柳,下世有娘舅”。在安徽芜湖,清明“清晨,街市叫卖杨柳,家家折一枝绿柳蘸上清水,插上门楣,妇女则结杨柳球,戴在鬓边”。在广西全州,人们就将柳枝插于衣服扣子间。更有趣的是,一些地方不仅人戴柳,动物也要戴柳。乾隆四年(1711)修《祥符县志》就提到当地人们采柳枝“归插屋檐,且佩带焉,下逮犬猫不遗”。
满族人在清明这天,通常要在坟墓上插“佛头杆子”,以示后继有人。也有的人将其视为摇钱树,人们通常在清明前两天就到柳树趟子里挑选大拇指粗的柳树枝条,剥去外皮,头上系以长长的彩纸条子,远看就像一棵小花树,即是“佛头杆子”。
插戴柳枝的用途
明晰了清明节插戴柳枝习俗传承的长远与广泛,我们禁不住要问一个为什么。是的,为什么历代的人们会如此热衷于在清明节插戴柳枝呢?或者换句话说,人们希望从这种行为中获得什么呢?只要我们稍微翻一下相关的记载就会发现,民间对插戴柳枝的原因实在有各种各样的解释:
纪年华
早在宋代,诗人赵鼎就有“寂寞柴门村落里,也教插柳纪年华”的诗句,反映了时人的一种认识。到了清代,一些地方仍保留着这一解释。比如乾隆二十八年本《东湖县志》就说当地“是日,又戴杨柳于首,并插柳枝于户,谓之纪年华”。
招魂续魄
在辽宁西丰、海城等地,人们认为妇女儿童折取柳枝插头鬓或房檐上,是一种招魂之举。在河南阳武,也说插柳是为介之推招魂。
柳树
免虿毒
在浙江浦江,插柳、戴柳叫作“驱香九娘”。在山东微山、临沂、诸城等地,直到今天仍然有将柳条插在床头以避蝎子、蚰蜒等虫害的做法。当地的人们还常常用柳条(有时用松枝)在墙壁处轻轻抽打,边打边念念有词:
一年一个清明节,杨柳单打青帮蝎,白天不准门前过,夜里不准把人蜇。
驱不祥,辟瘟疫
清同治二年本《宣恩县志》载:“清明,插柳叶于门,簪柳干首,曰辟毒疫。”湖南沅陵一带,认为插柳叶于门,簪柳于首,可以免虿毒,辟瘟疫。在河北张北,各家将柳条折下,悬于门前,以为可以驱除不祥。
明目
此说由来已久,《梦粱录》中就已经提到寒食,“家家以柳条插于门上,名曰明眼”。在海南、广东、河北等省的一些地区,明、清、时期尚存此说。清道光二十九年本《遂溪县志》就说:“清明日折柳枝悬门,并插两鬓,曰明目。”在河北南宫,俗信取柳插门或戴在头上,可令目清不盲。
延年
我国不少地方流传着“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清明不戴柳,死在黄巢手”等谚语,而在江苏盐城,每届清明,儿童就会拍手唱道:“胡不踏青,又过清明,胡不戴柳,须臾黄耇。”从这些谚语儿歌来看,人们以为清明戴柳与否,关乎人之衰老、生命的存活与失去,不戴则速老,乃至失去生命。
转生
北京、天津、河北、河南、湖北等省市的一些地方,有“清明不戴柳,死了变个老黄狗”“清明不戴柳,死了变猪狗”等民谚,表明人们认为清明节这一天戴柳与否,将与死后的转世有莫大关系。
下世有娘舅
浙江有谚语说:“今世戴杨柳,下世有娘舅。”
顺应节气,迎玄鸟
在河北广平,人们以为插柳枝于门,是要顺应节气。在滦州、乐亭,以为插柳是为了迎接玄鸟。清嘉庆十五年本《滦州志》载当地“男女簪柳,复以面为燕,著于柳枝插户,以迎元鸟”。
结语:以上是小编整理的“清明戴柳的方式有什么不同,插戴柳枝的用途”内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