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2-26 12:46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2-26 14:49
清明节由来已久,《历书》载:
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
这一天,家家户户的孝子贤孙都要到郊外去祭祀祖坟,为墓地除草,替坟墓加土,好好清扫修整一番。
中国的社会组织,自古以来以氏族为基础,以家属为中心,慎终追远,对于宗庙、祠堂、祖坟的祭祀,一向看作头等大事。所以,在一年二十四节气当中,民间比较重视的也是清明节。这是追根思源,藉表孝忱的意思。
《舆地记》云:
“祭礼:士大夫庙祀,率如文公家礼,民间不敢立祠堂,礼多简朴,清明祭于墓,七月中旬祭于墓,十月一日祭于家,或祭于墓,冬至岁墓忌日,俱祭于家。”
在古代,清明节似乎并不像后世这样受人看重。据说,原因是秦以前并没有扫墓这项礼节。祭祀坟墓的风气,传说起源于汉。《晋书·礼志》载:“古无墓祭之礼,汉承秦皆有园陵。”
古俗本有春秋祭祀。春祭在清明,秋祭在重阳。于是,清明祭祀坟墓的俗例,自汉相沿承袭。以后,普及民间,历二千年而不衰。
近世,孝子贤孙对于清明扫墓,已未必一定遵守于清明节这一日。有的会在节日以前数天拜祭,也有的会在节后若干日子奉祀,只不过笼统地说是清明上坟扫祭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