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黄道周的诗歌 黄道周的诗哥有哪些

2022-12-05 来源:意榕旅游网

黄道周主要作品:《辞黄山》。字号:字幼玄,又字幼平、幼元、螭若、螭平号石斋。所处时代:明代。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福建漳州府漳浦县。出生时间:1585年3月9日。去世时间:1646年4月20日。别称:石斋先生。主要成就:抗清死节,书法哲文。

关于黄道周的详细内容,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为您进行介绍:

一、黄道周的诗词 点此查看黄道周的详细内容

《辞黄山》

二、历史评价

褒清初宋荦说:“石斋先生楷法尤精,所谓意气密丽,如飞鸿舞鹤,令人叫绝。”(《漫堂书画跋》)道周亦能绘画。徐霞客评他“字画为馆阁第一,文章为国朝第一,人品为海内第一,其学问直接周、孔,为古今第一”。李光地:“①石斋虽当时用之,恐无益于乱亡,救乱须有体有用之人。”“②明代士大夫如石斋辈,炼出一股不怕死风气,名节果厉。第其批鳞捋须,九死不迥者,都不能将所争之事,于君国果否有益,盘算个明白。大都是意见意气上相竞耳,行有余而知不足,其病却大。”清代著名学者蔡世远概括其一生:严谨的治学精神和渊博的学问可比邵雍,忠贞为国直言敢谏可比李纲,慷慨赴难从容就义可比文天祥。明史赞:“学贯古今,所至学者云集”。乾隆帝亦说他:“不愧一代完人”。《四库全书·黄道周儒行集传》序:以直节清德,见重一时”。贬崇祯十一年(1638年),杨嗣昌、陈新甲、方一藻皆有家丧,崇祯帝依旧“夺情”起用。对此,黄道周连上三疏,指责此三人不忠不孝。顾诚《南明史》评价刘宗周和黄道周皆非栋梁之材。他们“守正”而不能达变;敢于犯颜直谏而阔于事理;律己虽严而于世无补。实际上,顾诚《南明史》忽略了当时的客观形势而过分苛求于黄道周的作用,他所谓的“律己虽严而于世无补”实际上无非就是指黄道周等人并没有通过自己的“守正”和“律己虽严”来阻止或挽救明朝最终的灭亡。黄道周人品高洁,至大至公至上,在当时大势已去的背景下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忠义尽职行为。他在给先师袁可立所作的《节寰袁公传》中就明明说过:“智者不能谋,勇者不能断,慈者不能卫,义者不能决,赖圣人特起而后天下晏然。”他这样写作的目的就是赞扬其先师袁可立在魏忠贤全面秉政难以作为的艰难背景下进行坚决斗争正直持朝的高尚人格和顽强精神。他是在为明朝获得一息尚存的机会尽力而为。黄道周在就义前将史可法与洪承畴进行对比所作的对联把这一观点也表述得再清楚形象不过:“史笔流芳,虽未成功终可法;洪恩浩荡,不能报国反成仇。”这和文天祥所说“父不幸有疾,虽明知不可为,岂有不下药之理?尽吾心焉,不可救,则天命也。”是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如果过分苛求一个历史人物,难免会掉进“成王败寇”和“事后诸葛亮”的窠臼之中,甚至会降低一些脊梁性民族英雄在国家危难之际所起的鼓舞和领导作用。从立国和振兴本民族精神的大是大非立场来看,这远比清初魏象枢、汤斌、于成龙等汉人知识分子率先屈从臣服异族高压统治的所谓驯服清官享用主义远高一个层次。其身虽亡,而精神永存,此乃中华民族危机存亡之根基。

三、诗作选摘

【辞黄山有序】就俘以来,义在必死,生平所历,黄山、白岳、匡庐、九华、浮丘、龙首、穹窿、玄墓、洞庭、三茅、天目、径山、西陵、宛委、天台、雁宕、罗浮、怀玉一十八翁,要当一一谢之。生死千秋,未必再晤;风雷楮墨、载其精神,亦使山灵闻之,谓吾不薄也。亦是吾家峰,神物不可谱。顶髻在心眸,一一屈指数.【梁峰二山赋】故德无崇卑,通涂者贵;声无奄达,习耳者隆。苟托处之离群,恐修名之不立。

四、个人成就

黄道周通天文、理数诸书。工书善画,诗文、隶草皆自成一家,先后讲学于浙江大涤、漳浦明诚堂、漳州紫阳、龙溪邺业等书院,培养了大批有学问有气节的人才。世人尊称之黄圣人、石斋先生。著作甚丰。有《儒行集传》、《石斋集》、《易象正义》、《春秋揆》、《孝经集传》等,后人辑成《黄漳浦先生全集》,现存诗两千余首,被俘后“见三光”的牢室中所作三百多首诗,出自忧愤,最为感人。他被视为明代最有创造性的书法家之一。他的书法擅长楷书、行书和草书。他的行书和草书,行笔转折刚劲有力,体势方整,书风雄健奔放。有力量,又有姿态,是黄道周行草书的主调。他以隶书铺毫和方折行笔,点画多取隶意;字虽长,但强调向右上横势盘绕,让点画变得绵而密,虽略带习气,但奇崛刚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形式语言,尤显出其人刚直不阿的个性。其立轴代表作有行草书《赠蕨仲兄闻警出山诗轴》、《闻奴警出山诗轴》等,两作均加大行距,以连绵草书而成,有奋笔直下之势,激情燃纸,振迅耳目,如闻钟声、蹄声于道。他的楷书主要学习钟繇,比起钟繇的古拙厚重来,更显得清秀、飘逸。 黄道周善楷、行、草诸体书,又工隶书。他的楷书,如《孝经卷》、《张溥墓志铭》,字体方整近扁,笔法健劲,风格古拙质朴,十分类似钟繇楷法。不同处是,钟书于古拙中显得浑厚,黄书则见清健,可以看到其受王羲之楷法的影响。他的行草书,如《五言古诗轴》,大略类其楷书的体势,行笔转折方健,结字欹侧多姿,朴拙的风格同样接近钟繇。他的隶书正具有“清截遒媚”的特点,不如楷书那样古拙清刚。从黄道周书论中,反映出他对魏晋书法是比较倾心的,尤其对钟繇、索靖等具有古朴书风的书法更为欣赏,而对其当代书法,如董其昌的书法,则并非如此。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黄道周的详细信息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