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端午节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吗

2022-03-10 来源:意榕旅游网

  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审议并批准中国端午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端午节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

  端午节能够先于春节、清明、中秋跻身世界“非遗”,不得不提几年前的那场“申遗”工作。而这次“申遗”成功,也让更多人开始关注端午,并认识到保护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

  千年节俗传统延续至今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民俗内涵最丰富的节日之一,这从节日名称中就可看出。端午节,除了民间通常说的端阳节外,又名天中节、天医节、卫生节、女儿节、龙舟节、粽子节、诗人节……

  具有千年历史的端午节影响范围广泛,虽然各地因自然风土与人文环境有所差异,具体的节日习俗上也各有侧重,但总体来看,在千年的传承发展中,形成了具有全国共享意义的端午节节俗传统。总结起来,可以归纳为全生避害、人神祭祀、饮食节物、竞技娱乐、家庭人伦等。

  全生避害。在湿热的仲夏时节,由于蚊蝇肆虐,疾病瘟疫容易流行,古人将端午所在的五月初五看作是毒气流行的恶月恶日,采取各种措施“以禳毒气”,全生避害。比如用艾草做成人形,悬于门户之上;并佩彩丝避瘟,用五色线系在小儿手腕上,男左女右,称为“端午索”或“长寿线”;另外,饮菖蒲雄黄酒也是端午避邪解毒的主要保健习俗之一,一直延续到今天。

  人神祭祀。端午是夏季大节,古人为了顺利度过这段时间,要祈求神灵的佑护,多数地区人们祭祀的是具有高尚人格或对地方有特殊贡献的先贤。如楚地的屈原、吴越地区的伍子胥、勾践与曹娥、广西苍梧的陈临、道教创始人张道陵等。其中,屈原在后世影响最大,长江中游端午节俗中最引人关注的“龙舟竞渡”,传说就是为了追悼屈原。

  饮食节物。节日食品不仅是节日享受的佳品,更是民众通过味觉对岁时有所感知的精神表达与象征。“五月家家过端阳,盐蛋粽子与雄黄。”端午节的粽子就是这样一种意蕴特别丰厚的文化创造物。它不仅造型独特,包裹方式与包裹内容也有特别的意涵。

  竞技娱乐。围绕着夏至形成的端午节,吸收了南方民族竞赛传统,主要是龙舟竞渡、斗百草、斗蛋游戏等。端午节赛龙舟传统至今在南方水乡地区传承。

  家庭人伦。聚合家庭情感,强化家庭血缘伦理意识是中国传统节日的要素之一,端午节自不例外。除了祭祀祖先外,古时端午还特别重视未成年的女性。明代北京端午期间,家家妍饰小闺女,簪以石榴花,称为“女儿节”。直到近代,在江苏、湖北、陕西一些地方,新嫁女在端午节也要回娘家省亲,称为“躲端午”。

  端午的这些节俗传统,从古及今延续下来,在中国传统节日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

  韩国“抢报”,中国“申遗”提速

  中国的传统节日不少,而发展到现代,相比于中秋节、春节,甚至是清明节,端午节都算不上是最盛大的节日。那么,为什么首次跻身世界“非遗”的恰恰是端午节呢?事情还得从2004年的一封信函说起。

  2004年5月初,时任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收到一份急件称,韩国已将“端午”列入国家遗产名录,很快将向联合国申报。在一次会议上,周和平焦虑地说:“有着悠久历史的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如果国外申报成功,我们该有多么尴尬?我们还有何颜面去见列祖列宗?”

  2005年,韩国的“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宣布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这一消息当时在国内引起巨大反响,媒体与网络沸沸扬扬了好一阵,有关方面也理清了韩国的端午祭和中国的端午节是两回事,但这事给国人的刺激着实不小。很多人纳闷:中国的端午节是本源,历史更悠久,为何他国抢先?这种心有不甘的反思,也使有关方面的紧迫感增强,端午“申遗”得以提速。

  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51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端午节与70项民俗一并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列出的代表地区有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黄石市,湖南省汨罗市,江苏省苏州市。2008年6月的端午节正式成为法定节假日。2009年的全国“两会”期间,还有委员建议在端午节前后恢复“黄金周”。凡此种种,都为端午“申遗”提速埋下了伏笔。

  三省四地联合“打包”申报

  2008年,中国组织专家对申报项目进行评定,最终的申报材料由鄂湘苏三省联合“打包”,湖北省牵头申报。

  端午节迄今已有2500余年历史,每个地方都各有特色,为何选择湖北牵头申报?原来,在国家确定的湖北秭归和黄石、湖南汨罗、江苏苏州这三省四地中,湖北省秭归县是屈原家乡、湖南汨罗市是屈原投江的地方、湖北黄石以赛龙舟为核心、而江苏省苏州市是端午纪念伍子胥的代表地区。各地习俗虽然不尽相同,但核心主题一样,都是祭祀、驱瘟、除恶、消灾、祛病,其中尤其以湖北省的秭归县和黄石市更具典型性。

  在屈原故里秭归,一个端午过三次:五月初五小端午挂菖蒲、艾蒿,饮雄黄酒;五月十五大端午龙舟竞渡;五月二十五末端午送瘟船,亲友团聚。尤为独特的是,屈原诞生地秭归乐平里农民们自发组织的骚坛诗社,每年端午节咏唱“时维五月兮,节届端阳;竞渡龙舟兮,吊古忠良”,400年来传承不息。

  而在黄石,西塞山神舟会有着整套完备的活动方式,从神舟扎制、唱大戏、祭祀、巡游到最后的送神舟下水,一系列仪式历时40天,群众活动丰富多彩,是目前国内端午节期间时间最长的祝福和祭祀活动。

  材料被退回,申报受挫

  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规定,“申遗”必须至少符合其规定的10个标准之一(包括6个文化遗产标准和4个自然遗产标准),由所在国政府提出候选名单,最终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决定是否纳入世遗名录。如果正式申报未被通过,则4年后才能再次申报。这给申报工作形成了不小的压力。

  在专家委员会进行了4-5轮预审后,文本撰写和视频资料编辑工作着手开始:第一是节日习俗的内容,比如端午节挂艾叶、挂菖蒲;第二是祭祀方面的习俗,纪念屈原、伍子胥等;第三是体育游戏竞技活动,要归纳概括出全国的特点。

  申报材料的准备难度不小:要与“非遗”项目持有人进行多次沟通,又要按照规定的文本起草;同时,因为是三省四地打包申报,涉及的内容繁杂众多,需要仔细甄别梳理;申报语言既要准确表达专有习俗的含义,又要采用通俗易懂语言,并且全部要用英文流畅表达……

  经过近半年的努力,2008年10月,湖北省非遗保护中心代表中国,向联合国教科文总部递交了申报书和相关材料。

  申遗之路绝非一帆风顺。没想到,2008年年底申报文本却被退了回来。理由是文本格式不规范,“要求在活动内容和表现形式上,做最通俗易懂的表达,让人一看就明白。”另外,“项目涉及多个省份,申报材料中缺少相关省份的申报授权书”。

  湖北省非遗保护中心迅速获得相关授权,并组织专家对申报书进行多次修订,使中英文对照更加通俗易懂,派专人两次赶赴北京征询专家意见,终于在规定时间内将相关材料再次递交上去。

  规则更改,助推端午“申遗”成功

  在2008年以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非遗”申报每两年进行一次,且每个国家一次只允许申报一项。那一年,中国确定了35个参加“申遗”的项目。为保护重要项目入选,在2008年专门召开的世界申遗会上,按照“少数民族项目重点关注、海峡两岸项目有所倾斜、周边国家共享项目重点考虑”的原则,确定了中国“申遗”的核心项目,而端午节只能排在备选之列。

  事情的转机出现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申遗”规则的更改,并最终助推了端午节的“申遗”成功。

  当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经过讨论,对“申遗”评审规则进行了两项大的修改:一是将以前的两年一次改成了一年一次,二是每个国家一次仅申报一项改为可同时申报多项。

  这让中国的端午节申报项目从备选的第二梯队一下子冲到第一梯队,跻身重要项目。

  2009年9月,好消息终于传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中国端午节”被审议并批准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传统节日。

  有“申遗”工作人员说:第一时间听到成功的消息时大家都不敢相信,随后的反应是,太惊喜了,成功来得太快、太突然了。而这次“申遗”成功,也让更多人开始关注端午,并认识到保护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