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重的各位评委老师,友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很兴奋能与大家共同探论诚信这个话题,今日我的演讲题目是《反身而诚,乐莫大焉》。
重新谈起诚信这个词,让我觉得既熟识有生疏。熟识是由于它有着温润如玉的面庞,而生疏是由于它却流露出冷漠讥讽的表情。从小到大,关于诚信的名言、故事总是不绝于耳,传统的训练更是把其作为最重要的做人准则。这个极高频的词汇,以随风潜入夜的方式滴滴敲打着我们的心灵。然而可笑的是,我们却生活在一个诚信缺失的时代,从三聚氰毒奶粉大事到饭店使用地沟油的曝光,再到王家岭矿难营救的造假质疑,诚信开头冷眼旁观于这个世界,我们也开头在冲突中遗失道义的光辉。以至于,当我站在这里谈诚信,总觉得有高谈阔论之感。是由于他太崇高而使我们产生距离感,可望而不行及?还是由于整个时代信仰的缺失让我们失去了重拾诚信的信念?以下我将带着这两个质疑,谈谈我对重树诚信的看法。
(一)“你”始终在我心中
这是一个真实发生在我身上的故事,不知道大家听完后是否会引起共鸣。前几天,我去图书馆还书时,管理员告知我,我原先借的书已超过了期限,要上交3毛钱的罚金,可是那天我恰没带钱包,身无分文,于是我恳求管理员宽限,说自己会在下次来图书馆时补交罚金,当管理员笑言“我怎么信任你”时,我竟脱口而出:“由于我是高校生,会讲诚信呀。”我从未想到我会以这种方式把诚信摆于台面,更无刻意的用它当作筹码换取信任,我也不知自己哪来的士气,如此自信的确定了高校生的诚信,我也为自己的这句话感到震动。管理员被我严厉?仔细的承诺逗笑了,他说由于你的真诚所以我信任你。这件事带给了我很多的感动和思索。首先它让我发觉原来诚信的观念,始终埋藏于我的心中,根深蒂固。只是有时它会临时被尘土掩盖,我需要做的只是别遗忘,时时清理内心的陈杂,让诚信能在需要的时候流光溢彩。其次我要感谢那位管理员的信任,他让我为自己的承诺感到傲慢,他也让我坚信:高校生原来就应当是诚信一族。
虽然近几年关于少数高校生抛弃诚信的例子已屡见不鲜:拖欠助学贷款,取消学籍,造假申请助学金等等。但社会对高校生道德品质的期许照旧布满了盼望,多数高校生对诚信的追赶也从未停留。所以我还是情愿信任那些丢失诚信的高校生只是瞬间被利益蒙住了双眼,正确的训练和引导定会唤起他们心中沉睡的诚信品质;只要我们自己时时坚持“反身而诚”,诚信就可以被塑造为不行的信仰;而当信仰根深蒂固,诚信就不再是抱负主义高高在上,而是形成完善的体系,使之成为真正的国识。
(二)慎独于心
小说《山楂树之恋》叙述了时期一个真实、纯净的爱情故事,在那个真理无立足之地的时空下,在那个政治压抑文化,文化遮掩人性的时代,小说真实还原了人们失去诚信后,社会的种种现状:人情淡漠,人性扭曲,道德沦丧。读史明鉴,时代在进步,人的修养又怎能倒退?我们莫非要使“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吗?小说之所以震撼人心,还由于即使在如此的环境下,柏拉图式的恋爱照旧发生了,男仆人公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仍坚持君子慎独的品性更令人赞扬。联想起我们这个时代,有许多人埋怨缺少诚信的氛围;在金钱和权利包围下,不能以冷静的头脑明辨是非;在看到他人丢失诚信时也就随波逐流。但我想说的是:时代背景如何与自我慎独并不冲突。我们无需大力争论是否这个时代造就了人性的倒退,也无意义去深究物质进步的利弊,我们完全可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慎独于心,是自我的一种选择,也是对外界的无声。或许我们不能成为教导江山,改造时代的英雄,不能像鲁迅“为肩起黑暗的闸门而拥有一颗黑暗的心”;也不能像司马迁,为了诚信而与强权作殊死斗争。但只要我们慎独于心,就是在为这个时代诚信的重树尽自己的一份力。
值得庆幸的是,我们的国家、公民也在为重建当代人的诚信信仰做着点滴的努力,以我所学的新闻领域为例,我看到:新闻界对媒体新政的尝试;公民维护自己接收真实、公开新闻的权利;新闻发言人制度的趋于完善;媒介对诚信宣扬的高度重视……甚至包括今日的演讲,这个主题本身就表明:时代对重树诚信的孜孜追求。而我们又怎能对此失去信念呢?
(三)真诚于自己
要诚信待人,真诚处事,自我慎独,首先要学会真诚于自己。我们经常活的面目可憎,是由于我们连完全忠实于自我都时时没有士气,何谈忠实于他人?想起这样一句话“生命本身就是一场幻觉,存在才是真实的瞬间。”我们为什么要在短暂的生命里,带着虚伪的面具营营狗狗,为什么要让曾经心灵的伤疤结成铠甲,为什么要让防备的目光铸成刀剑,为什么要让笑靥掩蔽陷阱,请真实的袒露自己,承认自己对沟通的渴望,承认自己孤独的心在战栗,请用真诚与信任去孵化你与他人看似坚硬的外壳;请开心的告知自己:反身而诚,乐莫大焉。
最终我想以孟子的话结束我今日的演讲,也盼望这句话能在追求诚信的渐渐征途中,时时陪伴诸位放眼光明——“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感谢大家,我的演讲到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