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土地使用权是如何取得的?

2023-09-29 来源:意榕旅游网

土地使用权取得方式包括出让、划拨、转让,法律依据为《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和《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善意取得制度是指无权处分人将财产有偿转让给第三人,受让人出于善意即可取得所有权,依据为民法典第三百一十一条。

法律分析

一、土地使用权取得的依据是哪些

1、取得土地使用权一般分为出让、划拨、转让三种方式。出让是通过招标、拍卖、挂牌、协议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划拨是经国家批准申请无偿得到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是通过出售、交换和赠与等方式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

2、法律依据:

《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第十三条,土地使用权出让可以采取下列方式:协议;招标;拍卖。

依照前款规定方式出让土地使用权的具体程序和步骤,由盛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九条,国有土地有偿使用的方式包括: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国有土地租赁;国有土地使用权作价出资或者入股。

二、善意取得制度的法律依据

1、善意取得制度是指无权处分人将其财产有偿转让给第三人,如果受让人取得该财产时出于善意,则受让人将依法即时取得对该物产的所有权的一种法律制度。依据民法典的第三百一十一条的规定。

2、【善意取得】无处分权人将不动产或者动产转让给受让人的,所有权人有权追回;除法律另有规定外,符合下列情形的,受让人取得该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受让人受让该不动产或者动产时是善意;以合理的价格转让;转让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登记的已经登记,不需要登记的已经交付给受让人。受让人依据前款规定取得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的,原所有权人有权向无处分权人请求损害赔偿。当事人善意取得其他物权的,参照适用前两款规定。

结语

土地使用权的取得方式包括出让、划拨和转让。出让可以通过协议、招标和拍卖等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划拨是通过国家批准无偿获得土地使用权,转让则是通过出售、交换或赠与等方式获得土地使用权。相关法律依据包括《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和《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等。善意取得制度指的是无权处分人将财产有偿转让给第三人,受让人在善意情况下即时取得该财产的所有权。该制度的法律依据在民法典的第三百一十一条中规定。在符合一定条件下,受让人可以取得不动产或动产的所有权。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19修正):第二章 房地产开发用地 第一节 土地使用权出让 第十条 土地使用权出让,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规划和年度建设用地计划。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19修正):第二章 房地产开发用地 第一节 土地使用权出让 第二十一条 土地使用权因土地灭失而终止。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19修正):第二章 房地产开发用地 第一节 土地使用权出让 第十四条 土地使用权出让最高年限由国务院规定。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