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法律规定谅解书等于认罪吗

来源:意榕旅游网

取得谅解书不等同于认罪。

但不认罪,谅解书毫无作用。谅解书的作用是从轻或减轻处罚,不认罪就导致谅解书失去意义。辩护时只能选择要么无罪辩护,要么罪轻辩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八条之规定,下列公诉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诚悔罪,通过向被害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方式获得被害人谅解,被害人自愿和解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和解。

伤情鉴定签字等于认罪吗

不等于。伤情鉴定书通知犯罪嫌疑人,只不过是通知犯罪嫌疑人受害人的伤势程度,并不代表就是犯罪嫌疑人已经承认是自己将受害人打成该种伤势。要想确定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还需要结合其他相关证据予以证明。

《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二条,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必须依照法定程序,收集能够证实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或者无罪、犯罪情节轻重的各种证据。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方法收集证据,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必须保证一切与案件有关或者了解案情的公民,有客观地充分地提供证据的条件,除特殊情况外,可以吸收他们协助调查。

谅解书一定要原件吗

谅解书不一定要原件。一般签字按手印就可以了。

注意的问题:

1、刑事案件受害人表示谅解的,出具谅解书即可,由受害人一方自己书写即可。大致内容包括何时因何事发生纠纷,导致受害人轻伤,被告人家属代为赔偿,受害人一方对于被告人的行为表示谅解。(具体在百度搜下谅解书的格式内容)。

2、由于谅解的前提是被告人进行了赔偿,因此需要拟定赔偿协议,并在赔偿款到位后再出具谅解书,避免赔偿款由法院保管所带来的后续不便。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八条 下列公诉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诚悔罪,通过向被害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方式获得被害人谅解,被害人自愿和解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和解:

(一)因民间纠纷引起,涉嫌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规定的犯罪案件,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

(二)除渎职犯罪以外的可能判处七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过失犯罪案件。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五年以内曾经故意犯罪的,不适用本章规定的程序。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九条 双方当事人和解的,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应当听取当事人和其他有关人员的意见,对和解的自愿性、合法性进行审查,并主持制作和解协议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九十条 对于达成和解协议的案件,公安机关可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从宽处理的建议。人民检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从宽处罚的建议;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作出不起诉的决定。人民法院可以依法对被告人从宽处罚。 该内容由 覃涛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