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滥伐林木罪与盗伐林木罪的区别及法律规定

2023-10-08 来源:意榕旅游网

滥伐林木罪与盗伐林木罪的区别在于:犯罪对象不同,滥伐罪针对有所有权或采伐权的林木,而盗伐罪针对无所有权或采伐权的林木;犯罪客观方面不同,滥伐罪违反森林法规,包括有采伐许可证但不按规定采伐,或无证任意采伐有所有权的林木;盗伐罪则是无采伐许可证的秘密采伐无所有权的林木;犯罪主观方面不同,滥伐罪可以是直接或间接故意,不包含非法占有林木的目的;盗伐罪只能是直接故意,并具有非法占有林木的目的。

法律分析

滥伐林木罪与盗伐林木罪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犯罪对象不同

两者的犯罪对象虽都是森林和其他林木,但在具体内容上却有分别。在滥伐林木罪中,行为人滥伐的对象是具有所有权或者采伐权的森林和其他林木;而盗伐林木罪中,行为人盗伐的对象则是既无所有权也无采伐权的森林和其他林木。

二、犯罪客观方面不同

滥伐林木罪与盗伐林木罪在客观上存有实质性的区别。滥伐林木行为以违反森林法规为前提,客观行为包括有采伐许可证而不按照其规定要求的采伐行为,以及无证任意采伐具有所有权的林木或其他林木的行为;而盗伐林木行为则纯属是无采伐许可证的采伐行为,行为人是在林木所有人、看管人或主管机关不知情的情况下,私自秘密采伐不具有所有权的森林或其他林木,因此,盗伐林木行为本身具有非法占有林木的性质。

三、犯罪主观方面不同

滥伐林木罪与盗伐林木罪的主观罪过形式上虽都属故意,但两罪的故意内容存有差别。滥伐林木罪主观上既可以是直接故意,也可以是间接故意,即行为人虽然不希望造成森林损害结果的发生,但是又不设法防止,而采取听之任之、漠不关心的态度。然而,无论滥伐林木罪主观罪过是直接故意还是间接故意,其主观内容都不包含非法占有林木的目的,而盗伐林木罪只能是直接故意,而且,行为人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林木的目的。

结语

滥伐林木罪与盗伐林木罪在犯罪对象、客观方面和主观方面存在明显区别。滥伐林木罪针对具有所有权或采伐权的森林和林木,而盗伐林木罪则涉及无所有权和采伐权的森林和林木。在客观方面,滥伐林木罪违反森林法规,包括未按规定要求采伐、无证任意采伐等行为;而盗伐林木罪则是未经许可的秘密采伐,具有非法占有林木的性质。在主观方面,滥伐林木罪可以是直接或间接故意,但主观内容不包含非法占有林木的目的;而盗伐林木罪只能是直接故意,行为人有非法占有林木的目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2019修订):第八章 法律责任 第七十六条 盗伐林木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责令限期在原地或者异地补种盗伐株数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树木,并处盗伐林木价值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

滥伐林木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责令限期在原地或者异地补种滥伐株数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树木,可以处滥伐林木价值三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2019修订):第六章 经营管理 第五十五条 采伐森林、林木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公益林只能进行抚育、更新和低质低效林改造性质的采伐。但是,因科研或者实验、防治林业有害生物、建设护林防火设施、营造生物防火隔离带、遭受自然灾害等需要采伐的除外。

(二)商品林应当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采伐方式,严格控制皆伐面积,伐育同步规划实施。

(三)自然保护区的林木,禁止采伐。但是,因防治林业有害生物、森林防火、维护主要保护对象生存环境、遭受自然灾害等特殊情况必须采伐的和实验区的竹林除外。

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前款规定,按照森林分类经营管理、保护优先、注重效率和效益等原则,制定相应的林木采伐技术规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六章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第六节 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 第三百四十五条 盗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数量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量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量特别巨大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违反森林法的规定,滥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数量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量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非法收购、运输明知是盗伐、滥伐的林木,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盗伐、滥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的,从重处罚。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