绒冠蓝鸦:别名,为雀形目、鸦科、蓝鸦属鸟类,原产于南美洲阿根廷、玻利维亚、巴西、巴拉圭、乌拉圭。野生于海拔2600m以下的亚热带、热带森林。1818年命名,共4个亚种。体型流畅,外形非常漂亮。觅食时十分警觉,以家庭组成小群,在树木和空地的中间活动。飞行速度不快,时速32-40km/h。飞行时,身体和尾保持水平,翅膀缓慢拍打。
羽色艳丽,头上的黑色羽冠非常醒目,如黑色毡帽戴在头顶。羽冠如同心情的晴雨表,兴奋、进攻和求偶时,顶冠会高高立起。受到惊吓时,如毛刷般四面张开。觅食或休息时,平铺在头顶上。表示服从时,会蹲下并抖松羽毛,立起羽冠。
科目分类:鸦科 ;生存环境:丛林 ;颜色分类:白色_蓝色 ;性情分类:鸣禽 ;最大体型:35cm ;迁徙类型:留鸟 ;寿命年限:16年 ;适宜温度:20℃±10℃ ;食物饲料:杂食
绒冠蓝鸦形态特征:
体长30-35cm,重127-170克。脸部黑色,眼圈金色,眼圈四周有蓝色斑块。喉部蓝色,下体胸部黑色,腹部黄色,背部蓝黑色,上部和翅上覆羽为暗紫色,没有明亮反射。尾巴相同,但尾羽终端具有很宽的白色或微黄色羽毛。鸟喙和腿黑色。虹膜柠檬黄或淡黄色。离趾型足,趾三前一后,后趾与中趾等长。腿细弱,跗跖后缘鳞片常愈合为整块鳞板,雀腭型头骨。
绒冠蓝鸦生活习性:
通常单独或成对生活,繁殖、迁移时聚小群。冬季和春季嘈杂活跃,但繁殖季节安静而隐秘。近距离交流时也会使用极为安静的叫声,几乎是人类难以察觉的,包括咔咔、咯咯、嗡嗡、嘎嘎以及铃声等声音。在春天,它们会发出轻柔的鸣啭。一次鸣啭可能会超过2分钟。
绒冠蓝鸦饲养方法:
适应多种森林类型生境,如热带低地森林,落叶林、常绿林、温带雨林。在原生地对人类活动已经习以为常,时常出现在公园和住宅区。杂食性,会在地面和树上觅食,主要的食物是坚果和昆虫,还食用野草籽、谷物、水果、浆果、花生、面包、肉类、小型无脊椎动物、城镇公园内的剩饭,极少数情况下还会食用鸟蛋和雏鸟。会储存各种食品,松树籽,坚果以备今后食用,有助于种子的传播。
绒冠蓝鸦雌雄分辨:
雌雄相似。幼鸟眼睛周围没有污渍和蓝色条纹,虹膜棕色。
绒冠蓝鸦繁殖方式:
繁殖期10-12月。采用合作模式繁殖:它们有2-3个助手,主要致力于建立巢穴和防止试图接近的敌人狩猎。巢用小树枝建成,内部衬有薄嫩枝和植物纤维。巢安置在树叶茂密的树枝上,距地面4-7m。在巴西南部,繁殖鸟和它的助手们会捍卫6-15公顷不等的领地。每窝产卵2-4枚,卵奶油、浅黄色至淡绿色,有不同深浅的棕色斑点。孵化期持续18-20天。小鸟留巢期22-24天,会飞行后,继续由父母为喂养9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