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肩榛鸡:别名加拿大披肩榛鸡,为鸡形目、松鸡科、榛鸡属鸟类,原产于北美洲亚热带至温带地区。野生于河流两岸的针阔叶混交林内。1766年命名,共15个亚种。与其他松鸡一样,腿上也被有松软的细细的柔软的羽毛,覆盖在脚踝之间,灰蓝色的爪是裸露的。在秋天,沿着松弛的脚趾的外边缘生长了许多牢固的突起,类似果胶。这有助于双爪紧贴冰冷的树枝,在雪地和春天流下的冰冷的雨水中上散步。
有蓬松的羽毛,雄鸡头顶有短的羽冠,尾羽可呈扇形展开,边缘有黑色条状斑纹。发情时雌雄鸟形影不离,相互鸣叫呼唤。此时雌鸟比较机警,稍有响动,就独自飞走,待安静后再互鸣重聚,一般是雄鸟飞向雌鸟。
科目分类:松鸡 ;生存环境:灌丛 ;颜色分类:褐色_棕色 ;性情分类:陆禽 ;最大体型:50cm ;迁徙类型:留鸟 ;寿命年限:15年 ;适宜温度:16℃±10℃ ;食物饲料:杂食
披肩榛鸡形态特征:
体长40-50cm,重500-750g,翼展55-64cm。羽毛色泽斑驳,同时具有灰色、棕色、淡褐色和黑色。下胸部和腹部的羽毛颜色较淡。有两种颜色变形存在:灰色形和红色形,它们之间的差异在鸟的背部最明显,特别是尾巴。灰褐色个体主要分布在北美北部,而红色种分布于北美南部。叫声高而尖,音调相同,特别是在繁殖期鸣叫最为频繁。用叫声相互联系,会发出各种嘶嘶声,啁啾声和窥视的声音。
披肩榛鸡生活习性:
林栖鸟类,繁殖季节不成群,其他季节多成小群活动,多为3-7只一群,也有多到10余只的。平时多在松树枝杈间隐蔽,有时人们走到附近,仍然不动。受惊时能急跑,急跑几步再起飞,有时也直接起飞,飞行时两翅鼓动很响。遇惊时,常紧贴树枝上或隐蔽在树枝中。大雪覆盖后的冬季,在树上活动的时间较多,但不在树上栖息,而在地上雪窝里过夜。每天的活动时间和日出、日落时间的长短紧密相关。
披肩榛鸡饲养方法:
冬季钻到地面的雪覆盖中过夜,食物缺乏时,活动范围也相应扩大。拂晓便开始觅食。寻食时鸡群分散开,各自找食,彼此间保持有一定的距离。杂食性,以各类植物、昆虫和无脊椎动物为食。包括叶子、芽、种子和水果。冬季,主要食物来源是芽,特别是高糖和蛋白质的白杨树和桦树的叶芽。在春天,吃各种植物的新叶子和芽,包括树木、灌木和蒲公英。在夏天,则吃成熟的水果,包括黑莓和蓝莓。雏鸟则喂食昆虫和蜘蛛。
披肩榛鸡雌雄分辨:
雌雄相似,略有不同。雌鸡尾羽的尾带纹不连贯,臀部羽毛各自包含一个白斑,而雄鸟的尾带纹是不间断的,臀部羽毛每个包含多个白点斑。雄鸟通常具有红色或橙色的眼睛梳,就是眼睛上方的彩色贴片,而雌鸟的眼梳不太明显或不存在。亚成鸟与雌鸟相似,但在尾巴附近没有黑带纹,并且具有不太明显的头冠。幼鸟被棕褐色带和褐色条纹。
披肩榛鸡繁殖方式:
一雄多雌。繁殖季节非常隐蔽,极少活动,4-5月发情交配。雄鸟张尾如扇,两翅下垂,羽冠耸起,在地上奔跑时翅膀不停地划动,常把地面划成浅沟。雄鸡间常发生格斗,不让其他雄鸟进入自己巢区。交尾后开始营巢,巢极为简陋,呈凹洼状。位于有很多树木围绕的凹地处。巢材为枯枝、落叶,内铺以细干树枝、松针、干草。孵卵期25天左右,孵卵仅由雌鸟担任。雏鸟当绒羽一干就能走动,几天后能独立觅食,3周后能起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