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欧洲红脚隼_百科图片_饲养繁殖_雌雄鉴别

2024-04-08 来源:意榕旅游网

欧洲红脚隼:别名,为隼形目、隼科、隼属鸟类,原产于欧洲、非洲、亚洲西部,繁殖于东欧和中欧,往东一直到西伯利亚叶尼塞河和勒拿河上游的一些支流地区,往南到中亚和中国新疆西北部阿尔泰地区。越冬于非洲。野生于开阔平原、河谷灌丛及疏林边缘地带,通常不进入森林深处。1766年命名。

小型猛禽,翅较长,几达尾尖。我国西北地区有分布,为夏候鸟。春季4-5月迁来,秋季10-11月离开。常成对和成小群活动。飞行较快,既能鼓翼飞翔,也能在空中盘旋和滑翔,休息时多栖于电话线或电线杆上。

科目分类:隼形 ;生存环境:灌丛 ;颜色分类:红色_蓝色 ;性情分类:猛禽 ;最大体型:33cm ;迁徙类型:候鸟 ;寿命年限:18年 ;适宜温度:20℃±10℃ ;食物饲料:肉食

欧洲红脚隼形态特征:

体长27-33cm,重130-200克。欧洲红脚隼翅较长、几达尾端,第2枚飞羽最长,嘴和趾较弱。雄鸟通体黑灰色,翅上、翅下覆羽和腋羽亦为黑灰色,飞羽灰色,具银色光泽。虹膜暗褐色,其外有一圈红色边缘,嘴峰蓝色;蜡膜和脚、趾在雄鸟为红色,雌鸟为橙色,幼鸟为黄色。爪白色。

欧洲红脚隼生活习性:

捕食活动在白天,从清晨直到黄昏。

欧洲红脚隼饲养方法:

主要捕食大型昆虫,也捕食蛙、野兔、鼠类和鸟类。通常在空中飞行捕食昆虫和小鸟,也在地上捕食。

欧洲红脚隼雌雄分辨:

雌鸟上体灰色,背、翅和尾具暗灰色横带,头顶至后颈橙棕色或棕色,具纤细的黑色羽轴纹,眼周和眼下有黑斑;颏、喉和头侧白色,其余下体橙棕色或暗红色,偶尔具细的黑褐色纵纹,飞羽灰色,初级飞羽黑色,内翈具白色横斑。翼下覆羽和腋羽橙皮黄色。幼鸟上体暗褐色,具赭色羽缘,尾具横斑,前额白色,头顶具宽的淡色羽缘,眼先、眼周和口角髭纹黑色。下体赭白色,具褐色纵纹。

欧洲红脚隼繁殖方式:

繁殖期5-7月,通常自己不营巢,而是利用乌鸦、喜鹊等其他鸟类的巢。在无巢可利用时也自己筑巢。通常营巢于树上,有时也在树洞、岩沿和地面灌丛间营巢。每窝产卵通常3-4枚,偶尔有多至5枚或6枚和少至1-2枚的。卵为白色,密布红褐色或锈红色斑。雌雄亲鸟轮流孵卵,晚上和孵卵末期多由雌鸟孵卵,孵化期21-28天。雏鸟晚成性,经过26-27天的巢期生活,雏鸟才能离巢。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