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7月23日至7月28日是我们小学教师集中远程研修的日子,通过六天的认真学习,我的认识有了深刻的转变,对教育教学工作也有了一种新的理解。现在的课堂不再是研究教师怎样“教”的课堂,而是转型研究学生怎样“学”的课堂,由“知识传授”课堂向“教师导学”“问题导学”方向转变。专家讲座的内容和一节节别开生面的交流课,在我心中掀起了阵阵波澜,不仅让我了解到了教育教学改革动态,而且还学到了先进的教学理念。在专注的做作业的过程中我找到了久违的激情,这是一种纯粹的感觉和快乐,它告诉我上课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学无止境,追求无限。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研修让我体会到这句话的真正内涵,让我切身感受到一种收获的幸福。本以为四十多岁的我没什么改变,没想到我由最初第一天的只发六个跟帖到后来的每天能发二十多贴,从最初的写不出几个字到后来的话题研讨被省专家王红推荐,我收获着,快乐着,随之又有了一种被肯定的喜悦,只要好好用心学习研究,原来我也能得到提升。
如果有人问我研修收获了什么?让我想起了著名球王贝利说过的一句话:“下一个”。球王贝利在回答记者提出的“你认为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的问题时,总是回答:“下一个”。我不敢说我的下一堂课是最好的,但我敢保证我暑假后的教学水平一定好于暑假前的教学水平。这就是我对这次研修收获的最好诠释。
研修虽然结束,但它带给我的影响却刚刚开始,带着研修的激情我忽然想起了一个以前看过的故事,想写出来与大家共勉:
有一位伐木工人,工作十分卖力。第一天,他砍了18棵树,老板表扬了他。第二天,他干得更加起劲,但是只砍了15棵树,老板还是表扬了他。第三天,他加倍努力,结果却仅仅砍了12棵树。这位伐木工人觉得很惭愧,跑到老板那儿道歉,说自己好像力气越来越小了。
老板问他:“你上一次是什么时候磨斧子的?”“磨斧子?”工人很诧异地说:“我天天忙着砍柴,哪里有工夫磨斧子!”
我们每天都在“砍树”,备课、上课、辅导、谈心、改作业,迎各种检查,是不是也应该静下心来想一想:“我们多长时间没有磨斧子了?”“教而不研则浅。”“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换一下每人就有了两种思想。”只有在汲取众家之长的基础上,储备好了自身能量,才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东西,才能创造出富有魅力的课堂。
研修学习就是我们磨斧子,我们应该经常用心打磨自己的“斧子”,才能常用常新,才能提高“砍树”的效率,才能拥有收获的喜悦。
在以后的教学中,是不是我们也应该经常问一问自己:“我们有多长时间没有磨斧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