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掾在古文中是什么意思

2023-09-09 来源:意榕旅游网

掾在古文中是什么意思

掾在古文中意思

古籍释义

康熙字典

《唐韵》以绢切《集韵》《韵会》兪绢切,缘去声。《说文》缘也。一曰官属。《玉篇》公府掾史也。《六书故》掾乃属官通称。《前汉·萧何传》为沛主吏掾。《音义》正曰掾,副曰属。《後汉·百官志》公府掾比古元士三命者也。

又《马援传》此丞掾之任,何足相烦。《晋书·元帝纪》辟掾属百馀人,时人谓之百六掾。

又《正韵》倪甸切,音砚。义同。《正字通》秦汉官皆有掾属,今州郡佐贰曰掾,读若钏,卽穿字去声。正韵切音非。

又《集韵》重缘切,音传。掾,驰逐也。◎按史记货殖传,椽其闲,此引作掾,误。

常用词组

掾吏

yuànlì

[colleagues under official] 分曹治事的属吏,官府里的办事员

应元起掾吏。——清·邵长蘅《青门剩稿》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