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哟来哟,珍贵‘崖蜂蜜’,只卖10元一斤了!”7月17日上午,在市中区梅家山菜市旁,一种颜色发红、看上去如石头一般的“珍贵崖蜂蜜”吸引了不少市民围观。而销售这种蜂蜜的商贩为一名穿着少数民族服装的妇女,据其介绍,她销售的蜂蜜是从凉山州悬崖边采摘的野生蜂蜜,食用后能治疗肠胃炎、气管炎、风湿病等症。
仔细观察这些蜂蜜,发现“每一块”看上去都有砖块一般大小,在不少蜂蜜上,还粘着一些苔藓类植物。记者拿起“一块”蜂蜜,发现整个蜂蜜闻起来有一股浓烈的香味,用手掰下一些粉末品尝,发现味道极甜,并没有蜂蜜味道。
记者询问这些蜂蜜如何食用,只见这名商贩从身后背篓里拿出菜刀和锤子,不停地将这些如砖块大小的蜂蜜“切割”成小块形状:“泡开水、煮粥、炖汤都放一小块,味道会比普通蜂蜜鲜美。”在不少围观的市民中,有两三位还一边购买一边赞叹:“这么珍贵的崖蜂蜜才10元一斤,很难得碰到,不买太可惜了。”
世上怎么可能有这种蜜呢?所谓的岩蜜,硬如石头,刀切不动,必须砍。一刀下去,留下一个白印……深谙蜂蜜知识的人一看就知道这100%假蜜,但顾客不懂,依然有人信,还天真地以为买到了世上最纯最真的野蜂蜜。
这种所谓的岩蜜,又被卖家称之为“野蜂蜜”。很大一坨,坚硬如石。上面有青苔,旁边有蜂巢,甚至还有树根、稻草,不一而足。
如何判定这是假蜜?
1、自然界没有如此坚硬的蜜。在网上查了下说有这种蜜,但产量非常少,价格那也就相当高了对吧!
2、如此坚硬,蜜蜂如何吃?蜂蜜是蜜蜂的食粮,说句不客气地话,我们人类是最不地道的掠食者,从蜜蜂口中夺食。如此坚硬的蜜,我们拿刀才能砍得动,蜜蜂如何能吃?神奇的自然界,蜜蜂不会造出自己不能吃的食品,如果有这种笨蜂,也早被优胜劣汰的进化规律所淘汰。
3、蜂蜜都是酿在巢里的。从图上可知,大块的硬块中,并没有蜂巢,只是旁边有巢,巢中却没有蜜。我们便是奇怪了,难道又出现了一种蜜蜂?
4、岩蜜是如何成形的?既然没有蜂巢,敢问这硬砖状的土蜂蜜是如何成形的?蜜采下来都是含水量很高的蜜汁(酝酿两天达到39波美度的蜜尚且稀薄如水),在蜂巢里经过七天的酝酿,蒸发去多余的水分才成浓稠的液态蜜。液态蜜也要经过很久的放置才会结晶。这种没有蜂巢,平地而起的硬蜜,是如何成形的?是如何神奇的蜂种能将采回来稀如水的蜜汁直接转化成结晶蜜,或者直接不借助容器将水般稀薄的蜜汁,层层累积起来?看起来太特么神奇了。
从蜜的特性分析,假!假!假!
如果上面的内容再加个第5条,那就是市场分析。这种蜜我们只在集市上见过小贩在卖,你从未在专卖店里见过。如果真的有这种蜜,强大的市场趋动力,为什么不会有些蜂产品企业做出来一些产品,放专卖店销售?
好吧,我们假设产量低,不足以上实体专卖店。但是,你在淘宝却异乎寻常地找不到这种蜜?淘宝号称无所不卖,况且卖假蜜的店也不在少数,为什么这种岩蜜却没有人卖呢?答案只有一个:他们宁愿用大米糖浆造假蜜卖,也不敢用这种假得离谱的岩蜜忽悠人!
那么,我们再从蜜的特征角度来分析
1、蜂蜜的结晶是葡萄糖结晶。既然都是葡萄糖结晶,为什么99.9%的蜂蜜都是结晶成松软的固态蜜,而独独此种蜜却坚硬如石?是什么样的蜜种导致如此硬刚刚的结晶?是什么样的葡萄糖让此蜜如此孤独求败?或者是,葡萄糖在什么状态下可以结晶成这么硬?是否还有第二个例证来证明:葡萄糖结晶确实可以结这么硬?
2、所有的结晶蜂蜜,都会天热变软,天冷凝结。这是蜂蜜的特性。敢问,经过了一个夏天,此蜜为何纹丝不动,依然坚硬如石?丝毫不见变软和融化,这又是什么样的蜂蜜?
3、在假蜜鉴定办法中,有一条是晒糖块。就是说,如果糖造的假蜜,会越晒越硬,而真蜜却怎么晒都不会变硬。这个用来鉴定假蜜不靠谱,因为纯糖造的假蜜此方可以验出,但糖和蜂蜜的混合假蜜,却鉴定不出。但此鉴定方法用于鉴定岩蜜,太他妈管用了。为什么其他蜜再晒也不会变硬,而此蜜不晒就硬,晒晒更硬,如此符合假蜜标准的“岩蜜”怎么可能是蜂蜜?
到底有没有“岩蜜”的存在?
蜂蜜行业人士说在云南、广西一带有类似这样的岩蜜,但数量极少,每块只有几十克到一百克,由此可见市面上那么大块的岩蜜可以确定都是假的。
这种假岩蜜是怎样造出来的?
对于街头上卖的所谓岩状野蜂蜜,基本可以达成共识:糖做的假蜜无疑。这种硬蜜是如何做出来的呢?很简单,用普通白糖加色素、大碱、水熬化,中间夹入胡蜂房,稍凉后粘上苔藓就成了。懂蜂蜜的很容易将这种假蜜断定出来:糖块中间是人为加入的蜂巢;外部是人为粘上的苔藓植物;糖块的质间有气泡痕迹,说明是加入了强碱。这种假岩蜜成本一斤只要几元钱,造假后一斤卖出了数十几块。
若只是糖,我们就不说啥了,而这种假岩蜜,却危害不小:吃了假的岩蜜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中毒症状。因为加入了超量的大碱,过量食用会灼伤你的消化道。当然,即使没有这两条,其卫生状态也是让人担忧的。
所谓说的那些神奇的效果就不用说了,假的不能再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