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成熟不要紧—
一个高级白领的职场亲历》
世界上没有一步登天得捷径,也没有点石成金得法术,唯有靠尝试和积累。不断地尝试失败,于是你积累了经验;不断地尝试成功,于是你积累了信心。人生,就是一个过程,积累、迸发,再积累、再迸发,最终实现完美的自我。读懂了别人的经验,也就缩短了你积累的过程,使你迸发的更快、更精彩!
本书目录:
| ||||||
| ||||||
| ||||||
| ||||||
| ||||||
| ||||||
|
序
1998年,刚从同济大学毕业,世事懵懂,却满怀凌云壮志的我,离开了上海,来到了著名的海滨城市—青岛,在一家知名家电企业开始了自己的职业生涯。在去上海西站的路上,仔细咀嚼着四年的酸甜苦辣,望着窗外欲雨不雨灰蒙蒙的天空,我暗暗发誓,要在这家企业好好奋斗,成就自己的人生,决不再回上海这个伤心地。
但现实很快就给了我重重一击,仅仅两个月的时间,我就离开了那家名声在外的家电企业,转而就职于当时青岛家居行业的航母,并于一年后被扫地出门,不得不重新求职,就职于世界最大的集装箱制造商在青岛设立的一家公司。2001年,自视甚高的我,又一次被现实粉碎了粉色的梦想,带着一颗郁郁的心,离开青岛,重新回到上海,以比在青岛还低的薪水加盟一家高新技术企业,一切似乎回到了起点。我放弃了所有的幻想,决心在这个平台上实现自己的梦想。我的付出与努力,得到了尊重也得到了回报,一年后我的能力得到了企业上下的认可,企业决定给我一个更大的发展平台,帮我创立了一家企业管理咨询公司,我终于走上了自己梦寐以求的金色航程。
回顾五年多的经历,有波峰也有波谷,有成功的喜悦,也有被人弃之如敝履的尴尬,总会生出无尽的感慨。由于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我看到一代代的大学生依然在重复自己的故事,有时真想跟他们谈谈。但有时转念一想,人生不就是个过程么?对刚刚踏入社会的大学生而言,有些事情经历一下,也许成熟的步伐会快一些吧。正是由于存在这样的念头,这本书诞生的日子也就往后托了好久。
前几天回大学办事情,碰见了一个老师。想起毕业时,他谆谆告诫说,社会复杂,毕业生太简单,太理想化,毕业后首先要选择融入社会,之后才能谈有所成就。当时听这话虽然也知道是真玉良言,但内心深处多少有点不以为然,想,有那么严重么,那么多人不都活得好好的么,我迟早也会习惯这种生活的。现在回想起来,真为自己的浅薄感到羞愧,几年的风风雨雨象一个个耳光打在我的脸上。如果人生能够重来,我真想对他们说一声,老师,我错了,我想按您说的做。
岁月流逝,却也没有可供我后悔的余地了,我能做的也就是将我与我的同龄人的经验与教训整理出来,希望让后来的人能少走弯路。但会有效果么?我仿佛看到了几年前在那棵夹竹桃树下以一种貌似谦恭的态度在听老师教导的自己。
| 第一章 初入职场 |
1997年的冬天是我一生中最闲适的一个冬天,但这份闲适让我用了五年的代价来偿还。作为国家高校并轨后的第一届毕业生,我们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许多同学早早得就开始找工作,整天跑各种人才交流会,而我当时连想都没想就打定主意要回山东,所以对找工作的事情一点都不关心。由于同学们大都在四处奔波,课程安排的很少而且学校对我们也不再严加管制,我就整天和几个“志趣相投”的伙伴打扑克、下棋,打发所剩不多的学生岁月。更可笑的是,我竟然从没关心过山东的人才交流会情况,仿佛工作会自行找上门来似的。直
到春节回家过年听同学说起在日照、青岛等地有系列人才交流会,才恍然意识到应该去看看了,而当时我竟然连简历都没准备,毕业生推荐表也没带回家,我就这样两手空空地去青岛参加了第一次人才交流会,到青岛后匆匆地做了几份简历。
排队购票,再排队进场,我花了三个多小时的时间才进入会场,看着场内场外数万黑压压的人群,那时你才能真正体会得到,我们这个社会最缺的根本就不是人才,而是机会。场馆内几乎每个摊位前都围满了人,仿佛所有能称作“公司”的单位都可以成为大学生的安身立命之所。我在摊位间徘徊,我坚信以我学校的名气,在青岛这样一个人才交流会上,我应该有一定的竞争优势,所以要慎重地为自己找一个好归宿。我试着在海尔的摊位前挤了一下,但他们那里场面太火暴了,招聘工作人员已经被挤到了墙上,听着他们近乎哀求的喊着“不要挤了,不要挤了”的声音,自命清高的我选择的自然是放弃,小声嘀咕着:“什么样的公司值得这样呀,何必呢”。我看到了邮政,上面竟然写着除各门功课在90分以上的不考虑,想招聘的人是什么脑筋呀,他可能不知道有的老师最高分打80分吧,他可能不知道钱钟书给学生打分无论好坏一律打及格吧,抱着一种“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的心态自己又离开了。最终,我在偌大的交流会场只投下了2份简历。其中一份就是投给了一家我经常在电视广告上看到的企业,之所以能记住那家企业是因为它那早已家喻户晓的广告语,我对这个企业的具体情况一无所知,甚至连它在青岛哪里都没有搞清楚。
正是这次不经意的选择让我轻而易举地进了那家企业;也正是那次轻率的选择,给了我一个教训,那就是:千万不要从广告出发选择自己就职的企业。广告毕竟是做给客户看的,广告最大的意义就是在于向人们炫耀,你看,我多厉害,我有钱做广告,你一定要记得我呀。相信在看了媒体捅出来的标王爱多与秦池的真实故事后,大家对于广告的这种认识会变得更加深刻。大学毕业生初次择业,知名企业固然是不错的选择,但我们一定要注意,“知名企业”不能简单地等同于“好企业”,我们印象中的好多知名企业是由广告堆出来的,如果我们能有机会与这些企业进行一下近距离接触,就会发现其实他们绝大多数也很平常。想一想,一个县级的小酒厂,三两年内迅速窜红,它有这个底蕴么?当然在巨大的广告效应下,这些知名企业比一般的企业有更大的可能取得成功,但这些都是以后的事情,我们也看到了好多知名企业几年后就无声无息了。90年代是保健品行业广告铺天盖地的时候,巨人、三株、太阳神,一夜之间红遍大江南北,但几年之后它们或者迅速回归平庸,或者走向分崩离析,上演了一出出兴衰活剧,甚至连累整个保健品行业直到今天都无法恢复元气。成功与否,对这些所谓的知名企业而言,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如果是因为信奉“一鸟在手,胜于十鸟在林”而选择了他们,那就得好好看看它是只健康的鸟还是只徒有美丽羽毛的鸟。
但当时的我是不会想这些的。两天后我就到了他们公司总部。在一个大会议室里一屋子都是黑压压的人等着面试。一个职员样的人在喊“排队,排队,挨个来,先把简历准备好,跟我谈完了再与我们处长谈。”我没带简历,也不想排队,就到了大家排队的对面去坐了下来。很巧,一会那位处长来了,就坐在我身边,我告诉他我没带简历、没有推荐表,能否允许我自我介绍一下,如果认为我能够满足招聘资格,我可以把资料带过来。那位处长非常客气地问了我的学校与专业,并做了笔录,然后就说我被录用了,十天内把材料寄过来。一切来得太快了,一个如此知名的企业,就这么简单地向我提供了OFFER?我简直有点被胜利冲昏了头脑的感觉。回校后我很快办理好了手续,然后我就再也没有找工作,毕业后满怀憧憬地进入了这家企业。现在回想起来,当时我至少犯了几个错误:
第一个,也是最致命的一个错误,我对这个企业除了只言片语的广告,没有任何的了解。选择一份工作至少要了解它的产品系列,它的企业所有性质,它的企业规模,它的人力资源的现状,而当时这些我都没做。一个企业的所有权性质必然决定着它的企业文化,我签约的这家企业前身是一家集体所有制的濒临破产的小电器厂,凭几个核心人物之力,推出了一个在80年代末具备一定技术优势的产品,一举走向成功,并迅速壮大成中国家电行业一方诸侯。把持这个企业核心领导位置的都是当时创业时的一批元老,随着企业的快速发展,他们一方面引进了大量的大学生充实部分要害位置,一方面在行政、人事、采购等技术含量偏低的岗位上大量使用裙带关系人员。我作为一个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来到这样一个企业,指望在这里从内部奋斗,有一天会达到一个比较高的位置,帮助企业提高整体管理水平,简直是天方夜谈。以后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在我到这家企业一个多月后,总厂的副厂长找我谈话,说成阳有个分厂,生活条件比较艰苦,目前缺一个厂长秘书兼人事管理的,对我而言专业很合适,问我有无兴趣去城阳工作。因为专业对口,我想都没想,就答应了下来。但到了之后我才真正明白什么是国有企业。分厂的党委书记给我们一行四个毕业生安排工作,把我安排到技术部去从事技术研发工作,而安排另外一个青岛大学机械类专业的毕业生去做厂长秘书与人事管理。我提醒那位党委书记,我从高中开始就读文科,物理、化学知识基本已经还给老师了,我这样一个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去搞技术是否合适。老头慈眉善目地对我说,没错,技术也不神秘,别把它看得太难了,只要用心去学就行了。事后我一起去的同事告诉我,原来是青岛大学那个毕业生通过一个熟人与分厂分管人事工作的综合管理办主任搭上了关系,走了分厂领导的门路,做出了这个人事决定。得知了这个消息,几天后我就辞职离开这家公司。
第二个,我在选择企业时盲目追求规模,一心想进入大的企业,却没有思考企业所处行业的发展前途及自己能有多大的发展空间。在进入这家企业后不久我很快意识到,选择家电行业是不明智的。家电行业从80年代末90年代初进入一个黄金发展的时期,94、95、96年更是达到了一个顶峰,在这几年里迅速扩张,跑马圈地,创造了大量的职位。这几年加入的大学生被迅速委以重任,许多分厂的处长都是这几年的毕业生,但到98年时家电企业面临着亚洲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出现了卖难的问题,基本停止了扩张,许多96、97年的毕业生都不能迅速找到自己的位置。而当时青岛较具代表性的几个家电企业集团,对人才消费上均出现了极端缺乏社会责任感的一种倾向,公然提出赛马不相马的理论,大量囤积大学毕业生。这个策略对企业而言无疑是省心的,但对每一批“马”而言呢?没有了细心的呵护,只有进化论的生存法则,成材的概率能有多高?当年,我签约的这家企业招收了260多名毕业生,这么大数量的毕业生进入公司,而公司短期内没有进一步的扩张,在任的科长、部长多是1-3年前的毕业生,对大多数的毕业生而言期望从中得到历练,走向更高的管理岗位是不现实的。我以后的经历也在反复证明着这一点。离开后,我在青岛的一家家具商场工作,这是家民营企业,进入这家公司后不多久,总经理就将企业改制、资产评估、产权界定的工作交给了我。我跟总经理说我没有做过,怕做不好,总经理对我说了一句话,至今我还记忆犹新。他说,人的能力都差不多,都是工作中历练出来的,所谓专家不过就是比我们多看了几本书,早看了几本书而已,没有什么会与不会的,努力做,不会的就去学就是了。三个月后我就被任命为这家企业的人事行政部副经理。我第三家单位,是一家在深圳上市的的合资企业,一年多的时间里,我在行政、人事、企业文化工作方面都有介入,并以工作业绩与工作投入取得了很好的口碑,但在任命的时候,我成了部门斗争与部门平衡的牺牲品,最终促使我辞职远赴上海。到上海后,我就职于一家高新技术企业,三个月就被正式任命为人力资源部经理,全面实践了自己的管理理念,半年多后被任命为总经理办公室主任,一年多后被任命为咨询公司总经理。虽然进入一个规模小的企业起步时薪水低一点,但会得到更多的机会,只要你有能力,能把握机会,成功几乎具有必然性。
第三,忽视了对未来同事进行的观察与思考。在签约前几乎没有有意识地接触该公司的任何人员,签约的过程中接触到了几个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应该说,如果发展顺利,他们就会成为以后的同事,对他们我当时也进行了一些观察。比如一直与我直接处理人事手续的那名人事人员给我的感觉是特别的横,有一种盛气凌人的感觉,而有一次办手续过程中我碰见过一个科长,满身挂着粗大的金首饰,从长相与举止,完全是一幅农村妇女形象。当时对这些零星观察中得到的印象没有进行分析,更没有想到对其整个的人力资源现状及从中可能透视出的用人文化进行分析。以后进入这家公司之初又与上面那位科长打过交道。她带我们外出郊游,午餐时有人反应发放的面包与火腿肠不够吃,你猜这位科长大人说什么?“那怎么办呢,吃我的肉?”搞的那位提意见的仁兄弄了个大红脸。后来我听说,这位科长是某要员的家属,在我离开企业前她又被提拔为副处,成为人力资源部的二把手。而接待我那位自称北京某重点高校毕业生的人事人员一年后好象也没得到晋升。由于应聘的时候,不注意筛选,以后我辞职的时候就受到了惩罚。做了一个多月后,我提出辞职时,那位人力资源部部长连我的辞职理由都懒得看一眼,拍着桌子喊:“辞职,没门,你以为这儿是什么地方,愿意来就来,愿意走就走?要去哪就去哪好了,不要在这叨叨。” 由于他们扣着我的档案不办理辞职手续,又不给我落户,我为这次辞职付出了五年没有户口,没有社会保障的代价,直到现在,我的户口还是一个死结,青岛、学校所在地、老家都不让我落户,报户口无门,我成了阳光中国的“黑人”。
第四、对大企业有畏惧心理,任其摆布。在签约时我曾经向几个相关人员问过进入公司后的职位与待遇问题,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对我的答复一律是待遇公司有规定,职位要见习完后安排。这种说法明显是站不住脚的,从大里说是违反劳动法规,从小里说是对应聘人员的不负责任与不尊重,让应聘人员打闷包应聘,承受择业的巨大风险。但由于急于签定协议和对大企业的信任,我放弃了追问的权力,在协议里面也没有坚持写明相应条款,这为我上文中的遭遇埋下了伏笔。
就这样,以素有的草率与理想主义,我迈出了职业生涯的第一步。几年的风风雨雨,酸甜苦辣,从此埋下了种子。尽管我从不后悔过去的事情,但我还是想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一下,希望大家能从中得到一些启发和教训。希望有个好的前程、拿到高薪的新人,一定要注意对公司的选择。毕竟高薪来自于公司的高效益,如果公司经营状况不佳,追求高薪无异于缘木求鱼。所以考察拟应聘的公司机制是否健全,领导人是否具备前瞻性眼光,产品是否具有前景等因素甚至比我们到一个企业里面埋头苦干、辛勤付出更重要。毕竟在盐碱地上播种,收获的希望是渺茫的。
进入企业几天后,我们200多名毕业生被集中在一起,由人事部门组织签定劳动合同。一个小个子的人事人员把合同条文宣读了一下,就要求每个毕业生签字。我们拿到的是一份时间限死为8年,见习期一年,没有试用期的长合同,离职需按当年平均工资按未履行合同一年一个月工资的标准支付违约金。由于事先没有准备,会场内人声鼎沸,大家对合同条款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异议。由于合同中对工资待遇等描述笼统,大家问题都集中合同期限、违约金与见习期条款等问题上。人事人员态度非常强硬,告诉大家合同期八年与支付违约金是公司的政策,去年还是十年呢,大家只有签与不签的选择,不能更改合同时间。至于见习期条款是国家的规定,不能讨论。合同里面删掉了试用期条款,因为同见习期条款是重合的。如果大家认为企业不适合自己发展,在见习期内可以选择离职。
在这次合同签定过程中充分暴露出了各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部门工作的薄弱。在场来自于全国各地高校的200多名大学生,包括我这个以后投身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尽管吵吵了半天,我怀疑没有一个人对见习期等条款有明确的认识,心存疑虑的人听说见习期相当于试用期,而试用期劳动者本人有权解除劳动合同后,也都在合同上签了字。不管怎么说,对一个刚刚毕业的学生而言,这样一份合同是有点吓人的,我听说有十几个学生现场没有签这份协议,但事后也都签了。毕竟,我们没有退路。如果毕业生不签定这份劳动合同,企业有权将毕业生的档案退回原学校,而学校对这样情况的处理就是打回原籍,那时是一种很严重的事情。在学生碰到这样的企业时,高校就业管理部门政策的实质是把学生当作管理对象的,而把企业当作利益共同盟友。
合同签定后我查阅了有关见习期的条款,知道他们的解释是不对的,见习期内劳动者没有权利辞职。这就是说,企业利用我对劳动法的无知,与我签定了一份对我而言意义甚微的劳动合同。里面没有对薪酬待遇的具体描述,对工作岗位的描述可能是“企业工作”。更可笑的是,人力资源部以盖章、办落户手续为名,将我们签定的合同统统收了过去,直到离职,我也没拿到我的劳动合同。总而言之,我在没有得到任何额外保证的前提下,就把自己的8年的就业自由交了出去,而且为了保证合同的履行,我同意设立大笔的违约金。这就是一个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为自己签定的第一份劳动合同。这份劳动合同给我带来了无穷的祸患,它留下的后遗症部分到今天还没有消除。
作为一个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在我的权责范围内,不诱导别人签定长劳动合同是我一直坚持的原则。我觉得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比劳动者丰富,拿走劳动者的就业自由是不道德的。而利用应届毕业生面临的巨大就业压力与学校就业管理的压力拿走他们的就业自由更是此中最恶劣的行为。因为毕业生刚刚踏入社会,对自己和所选择的企业都没有很深入的了解,这种时候让他为今后十年、八年的生活作一个安排简直就是强人所难。这就如同强迫一个未成年的少女承诺长大以后要嫁给自己一样,利用别人的无知占便宜,这样的企业说得轻一点是对自己极度得不自信,说得重一点,是缺乏以诚信为基本特征的商业道德。
不过社会上的企业是参差不齐的,我们不能希望每个企业都能充分考虑我们毕业生的利益。我们新人要加强劳动法的学习,学会使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我觉得学校应该把劳动法当作公开课进行教授,这样也许能对提升全社会的劳动法执行情况起到点作用。
内容不足,而又时间托得苦长的培训结束后,我与十九位同仁被分派到它的一家下属企业,安排车间实习。
由于恰逢旺季,生产紧张,车间的主管人员不愿意让我们到生产线上打乱生产秩序。工厂就安排我们对全厂进行卫生清洁,我们整天做的就是拖地板、擦窗子,整整两个周,玻璃纤尘不染也得天天如此。站在四楼的窗台上,扳着铝合金窗扇,我觉得自己就象一挂在
窗边的风筝,头脑麻木得都懒得想如果铝合金窗拉槽不结实掉下去会怎么样之类的问题,却想干脆跳下去算了。好容易熬完两个周,我们被派到仓库去,开始还好,仓库积压了一些退货,我们就进行分拆,对一些塑件进行清洁,觉得自己的劳动还是很有价值的。可20个大学生每天能做多少事情啊,这些很快就做完了。仓库管理人员就安排我们倒库,把一个个电热水器从四楼倒到三楼,我们象蚂蚁搬家一样,用了近一周的时间,把偌大一个楼层堆积的货物,置换了一遍。心想,现在还能鼓捣什么呢?也该让我们到生产线上实习了吧。但很快我们接到命令了,把刚搬好的东西在楼层内再重新排位置,其中有一堆公司刚开业时进的不合格原料,我们刚费了两天功夫搬好,又让我们重新搬回去。那东西都是陶瓷的,非常重,有的一个人都搬不起来。有的学生不高兴了,向有关人员反映,得到的自然是一顿批评。领导严厉要求:放下大学生的臭架子,仓库就是为了给你们找点事情做,让自我感觉良好的大学生知道自己也不过如此,没什么了不起的。“不要说你们的劳动有没有价值,公司会发工资给你们的!”你别说这招真的非常有效,那些日子,我们是全厂最苦最累的,但我们的薪水连民工的一半都没有(因为该企业是个集体企业,执行国家对大学毕业生见习期的规定,第一年每月好象是300多块吧),他们从技术学校招的技工同样是刚上班,但他们的工资比我们高好多,所以我们走在到公司的路上,常看到有的工人对我们指指点点,我估计他们说的肯定是我们有多么凄惨,以后坚决不让自己的孩子上大学,每次下班我几乎都是落荒而逃。
车间实习结束后,我被分到了企管部,正当暗自庆幸那些毫无意义的生活终于结束了时,却发现自己连个办公的地点都没有。他们原先有四个办公人员,但只有3张桌子,一个跑外勤的就坐在沙发上办公,客人来了就得让座,他不在的时候我就坐,可我在办公室什么事情都没安排,就只有枯坐在那里。企管部部长看了就不高兴了,说,你傻呆在那里干什么,出去拖地去。一会地板拖完了,他又说了,拿根竹竿,把墙角的蜘蛛网够一下。我抱着竹竿看了半天也没看到哪里有蜘蛛网,部长就又说话了,你怎么这么笨呢,这么高的房子你看得见么,用竹竿只管每个角落够一下就是啦。两天下来,部长看够了我挨批时那张长脸,把我换到了另外一个部门。大家都为我可惜,企管部管采购,是那个企业比较好的一个部门,我为自己缺乏圆滑付出了代价。
但我要感谢这次车间实习,在踏入社会之初,它告诉我在自己能够制订规则之前,我们要做的就是要遵守前人的规则,否则就要为自己的个性吃苦头。社会上存在着代际偿还的机制,我们回避不了在位人员对我们的歧视与训练,就如同他们当初无法回避这样的歧视与训练一样。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去忍受,去服从,只有学会了服从的人才能去管理别人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在面对刁难与磨练时我们要培养一个良好的心态。记得我们一起实习的有一个学机械的同学,他的目的非常明确,想做一名营销人员,他对实习的态度也值得我钦佩。最苦、最累的活,因为大家之间的冲突而谁都懒得去承担的工作,他都会主动地去做掉,在极度的疲劳下,他的脸色非常苍白,我觉得他透支了自己的体力,似乎随时都会倒下去似的。他付出的也得到了回报,主管实习的人对他评价很高,刻意安排他到销售部去实习,并最终被销售部选用,达到了自己的目的。我们一起的还有一个女生,累得偷偷得哭鼻子,但他在大家面前象个男孩子一样工作,希望大家不要因为她的性别在工作安排上对她形成歧视,她的目的也实现了。而几个象我这样的,标榜个性的人得到的也是最少的。你可以说,社会总是给谦虚的庸才机会,但结果都一样,就是我们得不到机会。
在那段日子里,陆续地听了好多同学或同事的同学实习的凄惨经历,心理倒也很快就平衡了,人的这种比较的心理真的很奇怪的。我听说,我熟悉的一个学新闻专业的心气特别高的女孩子在一家区级电视台见习,整整三个月,没有动手写过一篇文章,她的工作岗位就是厕所,清扫全台的厕所。我以后再也没见过她,也不知道她的近况怎么样了,她那近乎极端的付出是否有了收获。有时侯我常想,我们的社会到底是怎么了,为什么那么多人对大学生有成见,这是每代人踏上工作岗位一定要付出的代价么?大学生一定要把自尊心摔到地上,然后才能溶入社会么?
我想这几年这样的事情应该少了,但如果我们新人真的不幸碰到了这样的“礼遇”,我们不妨多一点宽容和理解,毕竟那些在我们的头上高高举着煞威棒的人也曾受过同样的“礼遇”。忍者神龟,优势群体对弱势群体高调唱得都是很响的,对付他们的办法,最有效的还是顺应他们,快速穿越他们,然后去展开自己的事业
|
|
企业是一个利益单位,这里发生的所有的事情,归结到最后都是一种利益的搏弈。当矛盾激化的时候,企业就要根据利益来进行取舍。所以要想在企业里面安安稳稳地过日子,就要仔细检点自己的言行,尽量不要与别人发生矛盾。
尤其是要掂量好自己的实力,不要去得罪会对自己形成实质性损害的人。其实在企业里面,可以得罪的人只有一种,就是不能对你进行反扑的人。按照这个原则分析,不能得
罪的人就有好多种了:上司,强力部门的管理人员,与权力者接近的人(比如老板司机,秘书,信任的顾问等),心胸狭隘的小人等。其中最最不能得罪的还是你的上司。除非是在痛打落水狗,得罪了上司受损失最大的肯定是你。如果他觉得自己被你得罪的很深,而形势又在他的掌控之中,他必然会考虑对你进行打压甚至清除,这既是报私仇,也是他树立管理威信的需要。对这种公私纠合的事情,连仲裁人员(比如职能部门、上司的上司)都很难做工作。因为从公的角度来做工作,要考虑这是他的“家事”,照顾他的面子;而要是批评他因私废公的话,也站不住脚,怎么说处理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意志开展工作的下属也是上司的权力之一,所以最后的结局往往就是由他去了。再说,他既然是你的上司,与你相比必然有一定的优势。当你把形势搞得剑拔弩张,企业不得不作出选择的时候,你能给企业一个特别的理由,让企业选择你而不选择你的上司么?一般而言,企业的选择必然是放弃你,而且还会批评你,说你不会做人,把事情搞到最糟,谁也没有办法救你。
有些人不以为然。认为我在企业里面老老实实地工作,怎么会得罪我的上司呢?其实在企业里面可能得罪上司的事情还是很多的,有些事情可能你自己都觉察不到。因为企业太复杂,其中许多的利益、矛盾纠葛,许多低层次的员工根本就不会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