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我国蜂产品遭遇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及对策建议

2024-07-16 来源:意榕旅游网

 

我国蜂产品遭遇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及对策建议

1潘伟光   2洪志刚*

1 浙江大学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发展研究中心    2 衢州市农业发展银行

 

 要:我国是世界蜂业大国,蜂产品近年来在国际上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这既有国内蜂产品自身生产质量环节的内部原因,又存在一些国家利用技术性壁垒进行贸易保护的外部原因。建议采取增强食品安全意识,控制蜂产品质量标准,实行多元化经营,加快蜂业生产的规模化和组织化发展,利用WTO贸易争端解决机制等措施加以防范。

关键词:蜂产品   技术性贸易壁垒   对策

 

Abstract: China is a main country to produce production of bee in the world. In recent years, it encounters 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TBT) one reason lies in the quality of production. For outer reason, it is due to protecting the market by utilizing TBT. In order to prevent TBT, strengthening the idea of food security, controlling the standard of production of beedeveloping the scale&organiazation of production,using Dispute Settlement Body of WTO and other countermeasures should be adopted.

Key words: production of bee; 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 countermeasure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国际贸易投资自由化的迅速发展,国际贸易中的关税壁垒正在逐步取消,配额等传统的非关税壁垒的限制也日益缩小。但是,各国和地区在生产、经营、管理上技术标准、技术水平、技术传统上的不同形成了技术性贸易壁垒,正逐渐成为我国出口贸易的主要障碍。

在农产品贸易领域,近年来,我国农产品屡遭技术壁垒的影响,严重影响了农产品的出口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本文以我国蜂产品为例,对我国当前遭遇的农产品贸易壁垒进行分析,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提出防范技术性贸易壁垒,提高我国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一、我国蜂产品出口状况及所遭遇的技术性贸易壁垒

(一)我国蜂产品国际竞争力状况

我国一直是世界的蜂业大国,我国蜂蜜生产量居世界首位,蜂蜜出口量居世界第一。2001年蜂蜜世界市场出口总量为36万吨左右,我国蜂蜜出口10.69万吨,占世界出口总量的30%,出口金额9882万美元。蜂蜜主要销往日本、欧盟、美国等国家和地区。蜂蜡出口2001年占世界总出口量的37.5%,占世界总出口值的23.8%[1]

从衡量国际竞争力的TC指数看,蜂蜜、蜂蜡的TC值近十多年一直较为稳定[2],见表11990~2001年蜂蜜TC值平均为0.942,蜂蜡的TC值为0.832

   中国蜂蜜的TC指数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蜂蜜

0.957

0.953

0.932

0.940

0.932

0.929

0.949

0.933

0.953

0.932

0.936

0.961

蜂蜡

0.817

0.797

0.696

0.825

0.774

0.905

0.922

0.931

0.864

0.815

0.800

0.835

资料来源:根据FAO数据库计算整理。

 

根据TC指数的含义,一般可以认为,TC≥0.8的产品为具有高比较优势或强竞争力的商品;0.5≤TC<0.8的产品为较强竞争力的产品;0<TC<0.5的产品为竞争力低的产品;-0.5≤TC<0的产品为竞争力差或低比较优势的产品;-0.8≤TC<-0.5的产品为竞争力极差或高比较劣势的产品;而TC<-0.8的产品列为无竞争力的产品。由此可以判断,蜂产品是我国强竞争力农产品。

(二)蜂产品出口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案例

2002125日,欧盟理事会以浙江舟山地区的冻虾仁氯霉素含量超标为由,通过《关于对产自中国的进口动物产品实行某些保护性措施的决议》(2002/69/EC),决定自131日起暂停从中国进口供人类消费或用作动物饲料的动物源性产品,受到进口限制影响的中国产品包括兔肉、禽肉、蜂蜜、软体动物肉类、甲壳类、冻虾、对虾和宠物食品等。

欧盟提出,蜂蜜中氯霉素检出量不得超过0.1ppb,即10万吨蜂蜜中氯霉素含量不能超过1克,这个标准比原先严格了100倍。随后,英国食品标准局在市场抽样检测中查出我国蜂蜜含欧盟禁用药物——氯霉素残留。220日,英国食品标准局发布公告,建议英国商店停售所有产自中国的蜂蜜。与此同时,英国蜂蜜进口协会也建议所有的会员停止销售任何含有中国蜂蜜的混合蜂蜜,寻找其他蜂蜜进口渠道,直到中国的兽用药达到标准。2月底,欧盟通知其各成员国,对所有工厂、仓库及以包装上市的中国蜂蜜进行强行检查。

欧盟的这一禁令,引起其他国家纷纷仿效,导致我国蜂产品出口严重受阻。20022月初,沙特宣布禁止进口中国蜂蜜;2月初,日本也开始对进口的中国蜂蜜进行10%的抽样检验氯霉素等抗生素残留;220日,加拿大开始对中国蜂蜜加强抗生素检验,并要求对进口蜂蜜中苯酚和19种磺胺等残留进行检测;5月,美国FDA宣布中国蜂蜜氯霉素残留检测限为0.3ppb。墨西哥农业部62日下令把扣留的356吨受污染的中国蜂蜜销毁或退回中国,主要是在抽样检查中,发现这些蜂蜜中含有链霉素等一些有毒物质的残留物和一些对人体健康和国家养蜂业造成危险的污染物。

蜂产品的技术性标准的改变,形成了新的贸易壁垒,极大地影响了我国的蜂产品出口。2002年我国对欧盟蜂蜜出口额减少83%,损失2960万美元,对美国出口约7614吨,比2001年下降52.35%,出口额约809万美元,下降43.56%。浙江省是我国最大的蜂产品出口省份,全省年蜂产品出口贸易额为2000万美元左右。因此停止对欧盟的出口对浙江蜂农收入的直接影响很大。20021-11月,浙江省蜂产品出口欧盟同比减少271万美元,下降63.61%[3]

二、造成我国蜂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原因分析

从蜂蜜遭遇的技术性壁垒事例分析,造成农产品技术性壁垒原因是两方面的,其中既有国内自身农产品生产质量环节的内部原因,又存在一些国家利用技术性壁垒进行贸易保护的外在原因。具体来说:

(一)农产品安全生产质量标准建设滞后,以质量、安全为重点的意识在农业生产还没有很好树立。

从农业生产的历史过程来看,长期处于短缺状态,农业生产的工作中心是产品的数量问题。直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期农产品出现供需平衡,因此以质量为中心的指导思想没有很好确立,农产品安全生产质量标准建设不尽人意,不能很好适应新形势需要,尤其是不能适应加入WTO后国际上对农业生产质量方面的要求。

主要表现为:1.不良的操作习惯。据了解,少数蜂农在防治蜂病过程中,按过去一贯的做法使用氯霉素、链霉素等药物,造成药物残留超标;蜂农使用的一些破旧蜜桶也造成了蜂产品部分重金属超标。同时,极少数蜂农在蜂蜜中掺杂蔗糖,使蔗糖含量超标。2.蜂产品质量标准相对低下。目前我国有关蜂产品生产的地方标准中,对农药残留、重金属、有害物质的控制缺少明确规定。我国蜂产品国家卫生标准4项,其中欧盟提到的氯霉素残留,没有写进我国的蜂产品卫生标准。而欧盟食品法的规定,从1994年起,氯霉素抗菌素已经就被禁止在食品中出现。3.检测设备、技术相对落后。受设备、技术等限制,欧盟所提出的检测数据在国内仪器还很难检测出来。4.农产品质量体系论证滞后。我国农产品出口企业的ISO国际质量体系论证以及HACCPHazard Analysis and Critical Control Point——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的普及和推广工作在国内进展慢。欧盟93/43号法令规定,要求食品企业必须实行HACCP,这一法令从199512月生效。而美国,在1994年就通过法律,规定海产品要通过HACCP 论证。1996年对食用肉类也提出要求。[4]目前绝大多数发达国家都在实施HACCP,因此没有经过HACCP体系论证,实际上也就等于自动放弃了对美国和欧盟食品市场和其他发达国家的市场。

(二)缺乏专门针对贸易对象国产品标准的研究

由于我国长期游离于多边贸易体系之外,我们没有很好地将技术性贸易壁垒作为重要因素加以监测,对发达国家SPSTBT的动态追踪不够,更缺少专门针对贸易对象国产品标准的研究和服务。

(三)生产环境的污染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乡镇工业进一步发展,三废污染和城市排污量日益增加,加上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如浙江农药和化肥施用量高达18.27公斤/公顷和443公斤/公顷,分别超过全国农药使用平均水平7.5公斤/公顷和国家设置的225公斤/公顷的肥料使用安全上限,导致大气、水质、土地污染进一步严重,而使在其中生产的农产品受到影响。例如,台州一些地方出口新鲜蔬菜中检测出含有汞、铅等重金属污染,宁波蜜蜂采蜜的花源也存在被污染的状况。    

(四)进口国对本国市场进行贸易保护的动机

一些国家和地区出于保护本国市场动机,制定过于苛刻的品质条件。我国加入WTO,日本、韩国、欧盟这些我国农业主要出口国和地区等成员利用关税来保护本国本地区市场已很有限,纷纷以食品安全为借口,采取提高产品质量标准等办法,致使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增加。实际上,欧盟目前对中国蜂蜜氯霉素检测限量提高到0.1ppb(10万吨蜂蜜里不能含有1克氯霉素),过于苛刻,且检验方法未经公开论证。据欧盟进口商反映,欧盟食品中氯霉素残留0.3ppb以内可视为未检出。欧洲蜂蜜进口商协会也认为,欧盟对蜂蜜中残留规定过于苛刻,是不合理的,即使是欧盟自产蜂蜜也很难做到。即便是大气粉尘中氯霉素的含量也要超过这一标准。可以看出,有关组织和国家对我国农产品设置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已经成为我国农产品出口的主要障碍。

三、防范蜂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对策

(一)首先,要大力宣传农产品安全工作,让蜂产品和其他农产品的安全、质量标准意识深入人心。发展安全农产品既是加入WTO,应对技术壁垒绿色壁垒拓展国外市场的需要,这也是提高农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的需要,也是是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后对农产品消费的必然要求。因此,要通过安全生产与安全消费的两方面来强化全社会的农产品安全、质量意识。一是通过舆论导向让企业充分认识到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尤其是在进出口贸易中的作用,主动对农产品质量问题更加重视;二是引导消费者认同安全食品、无公害食品的价值,进行安全消费,并以此促进安全食品的生产。

(二)加强对蜂产品质量标准的控制,全面提高蜂产品质量

1.修订蜂产品标准提高蜂产品质量标准,促进国内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 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制定了严格的食品质量标准,以保护国内产品市场。我们应该提倡与国际标准的对接。

2.加强对蜂产品质量过程的控制。加强从蜂蜜花源到蜂药的使用,蜂产品加工等技术环节全过程的全面质量管理,建立良好的操作规范。有条件的企业申请有机食品论证,直接跨越技术贸易壁垒。

3.加强质检体系建设,实行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积极发挥技术监督系统和动植物检验、检疫系统的力量,加强完善现有省部级农产品质检机构,更新添置必要的仪器设备,同时利用检验检疫属于绿箱政策支持范围的有利因素,积极支持出口企业内部的质量检验体系建设。同时积极采取农产品市场准入的质量标准制度等具体举措,工商、质量检测等部门协同,在国内农产品批发市场全面严格执行蜂产品市场准入的质量标准制度,对达不到国内食品安全标准的蜂产品,不能进行交易。

(三)鼓励企业实行多元化经营战略

1.实行产品的多元化。蜂产品种类繁多,用途广泛,企业不应该只局限于生产初级蜂蜜,而要进一步发展蜂蜜深加工工业,扩大产品种类,增加出口品种。

2.积极开拓其他市场,实现市场的多元化。根据各国对进口蜂产品技术标准的差异,要积极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根据对象国的不同,实行差异化的国际营销方式,在巩固与美、日、欧盟等发达国家市场关系的基础上,积极开拓包括独联体、东欧各国、东南亚、中东以及拉美等其他市场,做到东方不亮西方亮

3.要积极开发国内市场。目前我国人均蜂蜜消费量低,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国内消费市场将日益扩大,中国自产蜂蜜扩大内销的潜力十分巨大。

(四)进一步促进和支持蜂业生产的规模化和组织化的发展

1.培育支持大的蜂业企业发展。在WTO框架下进行的国家和产业、产品的国际竞争,关键是企业的竞争。农业企业的成长有助于农业的规模化经营和生产的质量及标准的控制,从而实现农产品竞争力的提升。

2.健全蜂业专业合作组织和协会的功能。通过规范合作组织和协会的组织建设,完善、健全专业合作组织和协会的功能,引导合作组织拓展服务领域,逐步实行质量标准、产品品牌、生产技术、市场信息、产品销售、产品价格等各方面的统一服务。

(五)积极利用WTO贸易争端解决机制,进行诉讼,争取公平的贸易环境。一些国家和地区制定较为严格的质量标准,主要目的在于保护本国的市场。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利用WTO多边机制,争对苛刻的卫生、质量条件进行贸易谈判以及进行一些诉讼活动来保护本国的利益,争取公平的贸易环境。

 

 

 

 

 

[1] 以上数据根据FAO数据库计算整理

[2] TC=(出口值-进口值)/(出口值+进口值)

[3] 参见http://www.zjbee.com/JEJIANG/MAOYU.HTM.

[4] 参见L.J. Unnevehr, H.H. Jensen / Food Policy 24 (1999) 625–635The economic implications of using HACCP as a food safety regulatory standard.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