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UbcH10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检查为原发性肝癌。摈弃标准:①合并其他部位肿瘤;②不稳定的系统性疾病;③未操纵的感染。
1.3主要试剂UbcH10特异的兔抗体抗体、免疫组化通用二抗试剂盒均购自武汉博士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Harris苏木素购自中国北京中衫金桥公司;DAB显色液试剂盒、柠檬酸盐缓冲液均购自北京中杉金桥有限公司。
1.4方法在取得组织样本后在液氮中快速冷冻,并在手术后于-80℃下储存以举行免疫组化分析。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肝癌组织中的UbcH10蛋白表达。免疫组化染色采用链霉卵白素-辣根过氧化物酶(sp)法。石蜡包埋,3μm 厚的组织切片,将切片脱石蜡并使用乙醇溶液脱水。终止内源过氧化物酶活性后在磷酸盐缓冲盐水(PBS)中漂洗后,在柠檬酸盐缓冲液(pH6.0)中处理,然后将切片在室温下冷却。第一抗体是对UbcH10特异的兔抗体(1∶15,AtlasAntibodies,Sigma-Aldrich,USA)。将切片与一抗孵育过夜4℃,然后使用二抗,用二氨基联苯胺显示结果。测验结果通过显微镜计数阳性细胞百分比判定,在光学显微镜下每张切片随机连续计数5个视野(×400)内阳性细胞个数。概括判断标准:组织完全不着色或阳性细胞数缺乏5%为阴性(-);组织阳性细胞数为5%~25%为阳性(+);阳性细胞数25%~50%为中阳性(++);阳性细胞数占50%以上为 —1 —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强阳性(+++),视为UbcH10高表达。
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举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字2检验。以P0.05);不同肿瘤大小、组织学分化程度、
淋巴结是否转移患者中UbcH10表达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肿瘤大小、组织学分化程度、淋巴结是否转移患者中UbcH10表达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肝癌组织中存在UbcH10过度表达,可能与肿瘤发生进展过程紧密相关。
另有研究说明[17],干扰UbcH10基因表达可显著抑制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的增殖活性并增加细胞凋亡。TreffersEE 等[18]研究说明,UbcH10基因过表达小鼠在接触致癌药物后有更高的癌症发病率,并且UbcH10基因过表达小鼠在生长过程有自然形成肿瘤的倾向。
综上所述,UbcH10在肝癌患者肝组织中过度表达,并与肿瘤大小、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相关。UbcH10可作为肝癌患者肿瘤治疗的预后标志物和潜在分子靶点。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