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矿根据《关于在全省开展煤矿瓦斯治理专家会诊工作的通知》精神,积极响应文件要求,并对矿井进行了自评:第二节 管理职责
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煤矿安全规程》和上级有关方面的规程、指令、决议、通知和矿的安全综合管理工作,经常深入现场,检查安全隐患,发现问题及时落实到各个有关单位进行处理,坚决做到了先安全后生产、不安全不生产。 第三节 管理制度 1、建立健全了以矿井主要负责人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瓦斯治理责任体系,保障瓦斯治理规划、目标、措施的制定实施和体系、机构、投入的落实;以总工程师为核心的瓦斯治理技术管理中心,设立了由总工程师直接管理的设计、地测、生产技术、“一通三防”等技术部门和机构;建立健全防突安全生产责任制。 2、健全了瓦斯治理工作机构。设立通风、安全监控等机构,配足专业技术人员和工作人员;并配了通风副总工程师。 3、建立健全瓦斯治理管理制度。如通风、瓦斯、防突、监测监控系统、安全培训、安全投入、安全仪器仪表、设备管理、隐患排查整改、安全会议和瓦斯治理目标考核责任制等管理制度。 4、矿井主要负责人每月至少组织专题研究一次瓦斯治理工作,定目标、定责任、定进度,及时研究解决瓦斯治理工作中的突出问题,确保职责和制度的落实;我矿建立和完善瓦斯事故应急预案,落实应急措施;建立隐患排查制度;建立瓦斯等有害气体的检查制度,落实巡回检查规定;建立瓦斯超限追查制度;建立排放瓦斯管理制度;建立通风系统调整管理制度;建立巷道贯通管理制度;建立机电设备使用管理制度,及时淘汰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设备,杜绝了失爆现象。 第四节 管理机构 为更好的落实瓦斯治理工作,矿成立瓦斯治理领导小组 组 长:童树林 副组长:陈XX 成 员:许XX、苏XX、朱XX、安XX、汪XX、黄XX、孙XX、孟XX、朱XX。 第五节 执行监察 为提高对职工安全生产重要性的认识,矿制定安全目标四级控制;矿部、生产工区、班队、职工逐级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明确目标,加强三班管理,以安全、技术、不定期不定时对井下作业场所进行全面检查,对查出的问题均按“四定表”的形式限期整改,通过检查、整改、复查、反馈四环节落实。 第三章 生产布局 第一节 采掘工作面现状 我矿目前有两个采煤工作面(385m~365mDS21采煤工作面、212m~170mDS20采煤工作面)、四个掘进工作面(385mDS21顺槽、360mDS21风巷、275mES24顺槽、235mES24风巷)。 第二节 生产准备 我矿水平、采区和掘进面的接替与衔接严格按照《煤矿生产许可证》载明的能力,合理确定采掘面参数,按照矿每月编写的采掘计划表进行了合理安排。 第三节 生产组织 按照《煤炭生产许可证》载明的能力编制生产计划和组织生产;我矿遵照高瓦斯管理,做到各采区的同一煤层只布置1个采煤工作面进行生产,杜绝了超能力、超定员组织生产,坚持正规循环作业,工作面进度与支护、通风等工序相协调,保证了各辅助环节及时跟进到位。 第四章 矿井通风 第一节 通风系统 1、.矿井有完整的独立通风系统。改变全矿井通风系统时,严格按照了《煤矿安全规程》(以下简称《规程》)规定编制通风设计及安全措施,并履行报批手续。巷道贯通前,按《规程》规定,制定安全措施并组织实施。 2、矿井生产水平和采区实行分区通风,消除了扩散通风,无串联通风。杜绝了采煤工作面利用局部通风机通风。 3、矿井、采区通风能力满足生产要求。每年安排采掘作业计划时根据核定矿井生产和通风能力,按月、季、年度对矿井及采区进行通风能力核定,按实际供风量核定矿井产量,按规定进行通风阻力测定,矿井通风阻力符合《煤矿井工开采通风技术条件》(AQ102XXXX2006)的规定。矿井开拓、准备采区以及采掘作业前,准确预测瓦斯涌出量,并制定了风量计算和配风标准,编制通风设计,保证采掘面风量充足。严格按《规程》建立和执行测风制度,保证采掘工作面及其他供风地点风流稳定可靠。废弃巷道、盲巷和与采空区联通的巷道要及时进行封闭。我矿没有出现亏欠通风工程。掘进工作面采用了局部通风机通风。 4、每个采区和分层开采采用联合布置的采区,并设置专用回风巷;采区进、回风巷贯穿整个采区,杜绝了一段为进风巷、一段为回风巷。 第二节 通风设施 按规定设置和管理风门、风筒、密闭等通风设施;矿井主要通风机实现双回路供电;矿井主要通风机和局部通风机要按规定定期检测、检修和维护,实行挂牌管理,专人负责并持证上岗;按规定进行反风演习;设备保持完好,并及时淘汰了落后的设备,禁止使用JBT局部通风机。 第三节 矿井风量 本矿实测进风量是1965m3/min,实测总回风量1987m3/min;矿井有效风量1723m3/min,有效风量利用率87%,矿井负压1320Pa。满足和达到矿井需求。 第五章 瓦斯抽采 我矿虽为高瓦斯矿井,但是绝对瓦斯涌出量比较小,根据我矿2009年度瓦斯鉴定显示: 矿井最大绝对瓦斯涌出量为3.7m3/min; 全矿最大相对瓦斯涌出量为12.3m3/t; 分煤层最大绝对瓦斯涌出量为1.16m3/min; 分煤层最大相对瓦斯涌出量为10.05m3/t; 根据以上数据,我矿不具备抽采条件,故我矿在开采过程中没有进行抽采。 第六章 监测监控 第一节 监测监控系统 我矿自2001年8月安装了监控系统,为了符合《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我矿于2008年4月对安全监控系统进行全新更换,做到符合规定要求。 第二节 监测监控数据 我矿安全监控系统的主机及系统联网主机采用双机热备份方式,24 h不间断运行。分站具有数据存储功能,当地面中心主机出现故障、失去通信联络时,分站能存储两小时数据做到实时实地的把井下所有传感器数据通过联网传达到市监控中心。每天的监测日报报矿长和技术负责人审阅。中心站做到了双回路供电并配备不小于2h在线式不间断电源。 第三节 监测监控效果 监控设备传感器的种类、数量、安装位置、信号电缆和电源电缆的敷设等符合规定。开采容易自燃、自燃煤层的采煤工作面必须至少设置一个一氧化碳传感器;开采容易自燃、自燃煤层的矿井,采区回风巷、一翼回风巷、总回风巷应设置一氧化碳传感器;采区回风巷、一翼回风巷、总回风巷的测风站应设置风速传感器;主要通风机的风硐内设置了风压传感器;我矿煤层属于容易自燃,因此在采煤工作面安设了温度传感器;主要通风机、局部通风机安设了设备开停传感器;矿井和采区主要进回风巷道中的主要风门安设了风门开关传感器;被控开关的负荷侧设置了馈电传感器;矿井配备传感器、分站等安全监控设备备件,备用数量达到了应配备数量的20%。;各类传感器安装位置符合《规范》的规定;监测设备的报警点、断电点、断电范围、复电点符合《规范》的规定;监测设备的信号传输符合规定。 第四节 系统维护 1、安全监控设备定期进行了调试、校正,做到了每月至少1次。甲烷传感器、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等采用载体催化元件的甲烷检测设备,每10天使用校准气样和空气样调校1次。每10天对甲烷超限断电功能进行测试。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的分站、传感器等装置在井下连续运行6~12个月,都进行了升井检修。 2、安全监控管理机构由矿总工程师领导,配备了足够的人员;各种要求严格按照了《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建设和管理的通知》执行。 第七章 保障措施 第一节 资金投入 我矿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2008年第22号文件精神,按规定提取和使用资金,对井下运输系统、回风道刷扩、机电设备改造、更新设备,做到专款专用,安全技术和隐患治理,对井下所有巷道都改用工字钢架设,在工程投入方面,毫不吝啬。 第二节 科技进步 科学需要知识,技术需要好的能手,如今在这高科技信息时代,煤矿行业也在逐步迈进,我矿结合实际情况,选送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到大、中专院校去学专业知识和文化课,对下井作业人员送市煤炭局安全培训中心进行培训,近年来本矿又招收几批大、中专专业技术人员,给我矿在今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和坚实后盾。 第三节 职工素质 本矿认真组织落实职工安全培训工作和考核制度,组织学习《煤矿安全规程》,同时在矿区橱窗内张贴关于安全方面的知识和图片,以及公示栏牌上写些安全知识竞赛题,举办安全知识有奖比赛,大大提高了职工的学习热情,及提高了工人对安全的意识,认识安全的重要性,也增强了职工的业务知识和自身素质,始终使职工处于良好心态投入到工作当中,更提高了全矿的安全。 第四节 行为规范 要想把瓦X治理做得更好,首先要建立健全以矿主要负责人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瓦X治理责任体系。要保障瓦X治理规划、目标、措施的制定、机构投入的落实,健全瓦X治理工作机构,配足专业技术人员和工作人员,矿每月至少组织一次专题研究瓦X治理工作,及时解决瓦X治理工作中突出的问题,确保职责和制度的落实,并且也建立和完善了瓦X事故应急预案和应急措施。有效地为下一步瓦X管理做好前期工作。本文如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添加抖音号:51dongshi(抖音搜索懂视),直接咨询即可。
怀疑对方AI换脸可以让对方摁鼻子 真人摁下去鼻子会变形
女子野生动物园下车狼悄悄靠近 后车司机按喇叭提醒
睡前玩8分钟手机身体兴奋1小时 还可能让你“变丑”
惊蛰为啥吃梨?倒春寒来不来就看惊蛰
男子高速犯困开智能驾驶出事故 60万刚买的奔驰严重损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