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教案管理会计教学辅导第一讲课程简介管理会计是从传统的会计中分离出来的、与财务会计并列的一门独立的新兴学科。它适应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而产生,巧妙地把“管理”与“会计”结合起来,成为现代管理科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实现企业管理现代化的手段。本课程共分十二章。
第一章总论
一、管理会计的含义管理会计是指在当代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以强化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实现最佳经济效益为最终目的,以现代企业经营活动及其价值表现为对象,通过对财务等信息的深加工和再利用,实现对经济过程的预测、决策、规划、控制、责任考核评价等职能的一个会计分支。
第一章总论
二、管理会计的职能1预测经济前景。2参与经济决策。3规划经营目标。4控制经济过程。5考核评价经营业绩。
第一章总论
三、管理会计的内容现代管理会计的基本内容包括:
1、决策会计
2、规划控制会计
3、责任会计
第一章总论
四、管理会计的原则1最优化原则。2效益性原则。3决策有用性原则。4及时性原则。5重要性原则。6灵活性原则。
第一章总论
五、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关系
(一)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联系
1、同属于现代企业会计
2、最终目标相同。
3、相互分享部分信息,它们的信息是互通的。4财务会计的改革有助于管理会计的发展
第一章总论
(二)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1会计主体不同。2具体工作目标不同。3基本职能不同。4工作依据不同。5方法及程序不同。6信息特征不同。7体系的完善程度不同。8观念取向不同。
第二章成本性态分析
一、成本的概念及分类
(一)成本按核算的目标分类:业务成本、责任成本和质量成本。
(二)成本按其实际发生的时态分类:历史成本和未来成本。
(三)成本按其相关性分类:相关成本和无关成本。
(四)成本按其可控性分类:可控成本和不可控成本。
(五)成本按其可辨认性分类: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六)成本按其经济用途分类:生产成本和非生产成本。
(七)成本按其可盘存性分类:产品成本和期间成本。
第二章成本性态分析
二、成本性态与相关范围
(一)成本性态就是在一定条件下成本总额与特定业务量之间的依存关系。根据成本性态分析成本可以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三大类。
1、固定成本。
2、变动成本。
3、混合成本。
(二)成本性态的特点由于相关范围的存在,成本性态具有相对性、暂时性和可能转化性的特点。
第二章成本性态分析
三、成本性态分析的方法成本性态分析是指按照一定程序和方法,最终把全部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大类,并建立相应的成本函数模型的过程。成本性态分析的方法,主要有技术测定法、直接分析法、历史资料分析法等。需要重点掌握的方法是高低点法、回归直线法。
1、高低点法
2、回归直线法高低点法应用举例:某公司2000年7-12月合同的维修工时和维修费如下:月份789XXXX1112合计维修工时400XXXX3000500XXXX480025600维修费220XXXX2000260XXXX250014000要求:采用高低点法进行成本性态分析。解:高点(5000,2600);低点(3000,2000)单位变动维修费b=(2600-2000)(5000-3000)=0.固定成本a=y1-b_1=2600-0.35000=1100元或a=2000-0.33000=1100元代入模型:y=a+b_=1100+0.3_
第二章成本性态分析
2、回归直线法回归直线法是根据若干期业务量和成本的历史资料,运用最小平方原理计算固定成本a和单位变动成本b的一种成本性态分析方法。r=n_y-_2-(_)2】b=n_y-2-(_)2a=y-_2y-_2-(_)2建立成本性态模型:y=a+b_
第三章变动成本法
一、变动成本法的理论前提(是以成本性态分析为前提的)变动成本法的理论前提就是成本按照性态进行分析,产品成本中只包括变动生产成本,而不应包括固定生产成本,固定生产成本必须作为期间成本处理。
第三章变动成本法
二、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区别1应用的前提条件不同2产品成本以及期间成本的构成内容不同3销货成本以及存货成本水平不同4常用的销货成本计算公式不同变动成本法下本期销货成本单位变动生产成本本期销售量完全成本法下本期销货成本单位生产成本本期销售量5损益确定程序不同6所提供信息的用图不同
第三章变动成本法
三、两种成本法营业利润差额的变动规律
1、差额简算法的应用要求能够在应用变动成本法确定营业利润的基础上,利用两种成本法确定营业利润差额的简算法,求出完全成本法下的营业利润。完全成本法下的营业利润变动成本法下的营业利润按简算法计算的营业利润差额完全成本法下的期末存货成本变动成本法下期末存货成本期末存货应吸收的固定性制造费用变动成本法应用举例:某企业产品有关成本资料如下:单位直接材料成本为10元,单位直接人工成本为5元,单位变动制造费用为7元,固定性制造费用总额4000元,单位变动性销售及管理费用为4元,固定性销售及管理费用为1000元,期初存货量为0,本期产量为1000件,销量为600件,单位售价为40元。要求:分别按两种方法的有关公式计算下列指标。(1)单位产品成本;(2)期间成本;(3)销货成本;(4)营业利润解:在变动成本法下:单位产品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性制造费用=10+5+7=22元期间成本=4600+1000+4000=7400元销货成本=单位产品成本_销量=22600=13200元营业利润=40600-13200-7400=3400元在完全成本法下:固定性制造费用=固定性制造费用性销售及管理费用=4000=4单位产品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性制造费用+固定性制造费用=10+5+7+4=26元期间成本=4600+1000=3400元销货成本=26600=15600元营业利润=40600-15600-3400=5000元分析:由于产品成本的构成内容不同,导致期间成本不同,销货成本也不同,最终导致营业利润的差异。因为两种成本计入当期利润表的固定性制造费用的水平出现差异。这种差异又体现为完全成本法下期末存货吸收的固定性费用
第四章本量利分析本量利分析(CVP分析)就是成本业务量利润之间依存关系的简称,是在变动成本法的基础上,以数量化的会计模型与图形来揭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销售量、销售收入、利润等变量之间内在规律性联系,为会计预测、决策和规划提供必要财务信息的技术方法。
第四章本量利分析
一、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公式营业利润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收入-(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单价销售量-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固定成本(单价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固定成本P=(p-b)_-a
第四章本量利分析贡献边际三种表现形式的公式为:贡献边际(Tcm)=销售收入-变动成本=p_-b_=单位贡献边际销售量=cm_=销售收入贡献边际率=p_cmR单位贡献边际(cm)=单价-单位变动成本=p-b=贡献量=T献边际率(cmR)=贡献收入100%=T=单位贡献100%=00%
第四章本量利分析当我们求出贡献边际指标后,可以将本量利的基本关系式写成:营业利润(p)=贡献边际-固定成本=Tcm-a=cm_-a=单位贡献边际销售量-固定成本
第四章本量利分析与贡献边际率密切相关的指标是变动成本率。变动成本率是指变动成本占销售收入的百分比。公式:变动成本率=变动收入100%=单位变动100%贡献边际率与变动成本率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属于互补性质,变动成本率越高,贡献边际率越低、盈利能力越小;反之,变动成本率越低,贡献边际率越高,盈利能力越强。因此,贡献边际率与变动成本率的关系可以表示如下式:贡献边际率变动成本率1
第四章本量利分析
二、保本分析保本分析(收支相等、不盈不亏、利润为零时)保本分析的内容主要包括:确立保本点、评价企业经营安全程度和保本状态的判断三方面。保本点(BEP)就是能使企业达到保本状态时的业务量的总称,就是企业的收入正好等于全部成本的这个点。也叫盈亏临界点。
第四章本量利分析(1)单一品种产品保本、保利分析为了以后学习保本、保利分析的需要,管理会计学专门设置了单一品种保本分析这种比较典型的形态进行分析。单一品种保本分析就是研究企业恰好处于收支相抵、不盈不亏、利润为零的状态下的本量利关系。单一品种的保本点具体有两种表现形式:保本点销售量(保本量)和保本点销售额(保本额)。
第四章本量利分析在确定保本点时,可以采用图解法、基本等式法和贡献边际法。基本等式法:保本量(_0)固定成本(单价单位变动成本)b保本额(y0)单价保本量=p_0贡献边际法:保本量固定成本单位贡献边际保本额固定成本贡献边际率R
第四章本量利分析(2)企业经营安全程度评价具体有安全边际量(MS量)、安全边际额(MS额)和安全边际率(MSR)等表现形式。安全边际量=实际或预计销售量-保本量=_1-_0安全边际额=实际或预计销售额-保本额=y1-y0安全边际率=安全边或预计销售量100%=M100%=安全边或预计销售额100%=M100%因此,安全边际量与安全边际额的关系如下:安全边际额(MS额)=单价安全边际量=pMS量
第四章本量利分析(3)保本状态的判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不盈不亏、收支相等、利润为零、贡献边际等于固定成本、安全边际指标都为零、保本作业率为100%时,就可以断定这个企业保本了。
第四章本量利分析2保利分析保利分析就是在保本分析的基础上,为确保预先确定的目标利润能够实现,而应达到的销售量和销售额。(1)保利点的含义计算公式保利点:指在单价和成本水平确定的情况下,为确保预先确定的目标利润能够实现而达到的销售量和销售额的总称。
第四章本量利分析保利点的计算公式:保利量(_)(固定成本目标利润)(单价单位变动成本)=(a+T-b)保利额(y)(固定成本目标利润)贡献边际率=(a+Tp
第四章本量利分析(2)保净利点的含义及计算保净利点就是实现目标净利润的业务量目标净利润是企业在一定时期缴纳所得税后实现的利润目标。因为只有税后利润,才是企业可能实现支配的利润,这部分利润才能用于分红、发放股利或形成企业留存收益等。保净利量(_)(固定成本目标净利润(1所得税率)(单价单位变动成本)=(a+T-t-b)保净利额(y)(固定成本目标净利润(1所得税率)贡献边际率=(a+T-tR单一品种保本分析应用举例:某公司只产销一种产品,本年单位变动成本为6元,变动成本总额为84000元,获营业利润18000元,若该公司计划下一年度变动成本率仍维持本年度的40%,其他条件不变。要求:预测下年度的保本销售量及保本销售额。解:销售收入=XXX%=210000(元)销售量=840006=14000(件)单位售价=210XXXX4000=15(元)单位贡献边际=单价-单位变动成本=15-6=9(元)固定成本=2100XXXX000XXXX8000=108000(元)保本量=固定贡献边际=XXX=12000(件)保本额=固定边际率=108000(1-40%)=180000(元)
第四章本量利分析
三、多品种保本分析综合贡献边际率(某种产品的贡献边际率该产品的销售额比重)某种产品的销售额比重=该产品的销产品的销售额合计100%多品种的保本额固定成本综合贡献边际率多品种保利额(固定成本目标利润)综合贡献边际率多品种保本分析应用举例:某厂地计划期内固定成本21600元,同时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假定产销平衡),其产量、售价和成本数据如下:甲产品乙产品丙产品产量(件)500XXXX1250销售单价(元)257.5单位变动成本(元)204.53要求:计算该企业的多品种的保本额。解:甲种产品的销售额比重=该产品的销产品的销售额合计100%(500XXXX0025+10007.5+12504)100%=125XXXX0100%=50%乙种产品的销售额比重=750XXXX0100%=30%丙种产品的销售额比重=500XXXX0100%=20%甲产品的贡献边际率(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单价100%(25-2100%=20%乙产品的贡献边际率(7.5-4.5100%=40%丙产品的贡献边际率(4-300%=25%综合贡献边际率(某种产品的贡献边际率该产品的销售额比重)多品种的贡献边际率205XXXX2520%=27%多品种的保本额固定成本综合贡献边际率2160XXXX0000(元)甲产品的保本额=XXX%=40000(元)乙产品的保本额=800000%=24000(元)丙产品的保本额=800000%=16000(元)
第四章本量利分析
四、本量利分析的其它问题1因素变动对保本点和保利点的影响(1)单价单独变动的影响(2)单位变动成本单独变动的影响(3)固定成本因素单独变动的影响(4)目标利润因素单独变动的影响(5)销售量因素单独变动的影响
第四章本量利分析2有关因素变动对安全边际的影响(1)单价因素单独变动的影响(2)单位变动成本因素单独变动的影响(3)固定成本因素单独变动的影响(4)预计销售量因素单独变动的影响3有关因素变动对利润的影响
第五章预测分析
一、预测分析概述管理会计中的预测分析,是指按照一定的原则和程序,运用专门的方法进行经营预测的过程。预测分析具有以下特点:依据的科学性、时间的相对性、结论的可验证性和方法的灵活性。预测分析内容主要包括:销售预测、利润预测、成本预测和资金预测等方面。
第五章预测分析预测分析的步骤:确定预测对象;收集整理资料;选择预测方法;分析判断;检查验证;修正预测值;报告预测结论。预测分析方法主要是通过定量分析法和定性分析法两种方法进行预测的。
第五章预测分析
二、销售预测分析在企业经营预测中,销售预测是处于先导地位的。销售预测的方法包括用于市场调查的方法和用于销售量预测的方法。用于市场调查的方法主要有:全面调查,典型调查法、抽样调查法等。用于销售量预测的方法主要包括:趋势外推法、因果预测分析法、判断分析法、产品寿命周期推断法。
第五章预测分析其中判断分析法和产品寿命周期推断法属于销售的定性分析法。而趋势外推分析法和因果预测分析法属于销售的定量预测分析法。重点掌握定量预测法中的算术平均法、移动平均法和平滑指数法。
第五章预测分析1算术平均法计算公式为:各期销售量之和Qt销售量预测数(Qn+1)=期数n
第五章预测分析2移动平均法计算公式为:销售量预测数(Q)最后m期算术平均销售量最后移动期销售量之和m期
第五章预测分析3平滑指数法销售量预测数(Qt)平滑指数前期实际销售量(1平滑指数)前期预测销售量平滑指数a的取值范围一般是在0.30.7之间,平滑指数越大,则近期实际数对预测结果的影响越大;平滑指数越小,则近期实际数对预测结果的影响越小。
第五章预测分析
三、利润预测分析1目标利润及其预测分析目标利润的确定需要经过以下四个步骤:(1)选择确定特定的利润率标准(2)计算目标利润基数按销售利润率计算:目标利润基数预定的销售利润率预计产品销售额按产值利润率计算:目标利润基数预定的产值利润率预计总产值按资金利润率计算:目标利润基数预定的资金利润率预计资金平均占用额
第五章预测分析(3)确定目标利润修正值(4)确定最终目标利润并分解落实最终目标利润=目标利润基数+目标利润修正值2利用经营杠杆系数预测利润(1)经营杠杆效应的含义(2)经营杠杆系数的计算理论公式:经营杠杆系数利润变量变动率简化公式:经营杠杆系数基期贡献利润
第五章预测分析(3)经营杠杆系数的变动规律只要固定成本不等于零,经营杠杆系数恒大于1;产销量的变动与经营杠杆系数的变动方向相反;成本指标的变动与经营杠杆系数的变动方法相同;单价的变动与经营杠杆系数的变动方向相反;在同一产销量水平上,经营杠杆系数越大,利润变动幅度越大,风险也就越大。
第五章预测分析
四、成本预测成本预测就是企业在掌握未来的成本水平和变动趋势的基础上,以达到加强企业成本管理,为成本决策和实施成本控制提供依据的目的。1成本预测一般包括以下三个步骤(1)提出目标成本方案(2)预测成本的发展趋势(3)修订目标成本
第五章预测分析2成本预测的方法主要有高低点法、回归直线分析和加权平均法。加权平均法是根据若干期固定成本总额和单位变动成本的历史资料,按照事先确定的权数进行加权,以计算加权平均的成本水平,从而确定成本预测模型,预测未来总成本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计算公式:y=a+b六章短期决策分析管理会计的决策分析:指针对企业未来经营活动所面临的问题,由各级管理人中作出的有关未来经营战略、方针、目标、措施与方法的决策过程。决策分析包括短期经营决策和长期经营决策。决策分析必须遵循合法性原则、责任性原则、民主性原则、相对合理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和效益性原则。
第六章短期决策分析
一、相关收入和相关成本1相关收入是指与特定决策方案相联系的、能对决策产生重大影响、在短期经营决策中必须予以充分考虑的收入。2相关成本是指与特定决策方案相联系的、能决策产生重大影响的、在短期经营决策中必须充分考虑的成本。
第六章短期决策分析相关成本要重点分析增量成本、机会成本、专属成本在短期经营决策中的影响。(1)增量成本是指单一决策方案由于生产能量利用程度的不同而表现在成本方面的差额。(2)机会成本就是在经济决策中应由中选的最优方案负担的、按所放弃的次优方案潜在的收益计算的那部分资源的损失。(3)专属成本是指能够明确归属于特定决策方案的固定成本或混合成本。
第六章短期决策分析3无关成本是与特定决策没有关系的成本项目。无关成本中应重点区分沉没成本和共同成本。(1)沉没成本实际上就是历史成本,是指由于过去决策所引起并已经实际支付过款项的成本。(2)共同成本是应当由多个方案共同负担的注定要发生的固定成本或混合成本,是与专属成本相对立的成本。
第六章短期决策分析
二、短期经营决策方法应重点掌握四种决策方法:1单位资源贡献边际法是指以有关方案的单位资源贡献边际指标作为决策评价指标的一种方法。单位资源贡献边际单位贡献边际单位产品资源消耗定额2差别损益分析法。适用于两个互斥方案的决策,通过比较两个方案的差别收入和差别成本,从而确定差别损益。
第六章短期决策分析3相关损益分析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多个方案的决策分析,最终选择相关损益最大的项目作为最优方案。4成本无差别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各备选方案的相关收入均为零,相关的业务量为不确定因素时,通过判断处于不同水平上的业务量与成本无差别点之间的关系。成本无差别点两方案相关固定成本案单位变动成本之差
第六章短期决策分析
三、短期经营决策的应用1新产品开发的品种决策2亏损产品是否继续生产的决策亏损产品是否继续生产应用举例:某企业组织多品种经营,其中有一种变动成本率为80%的产品于2002年亏损了10000元,其完全销售成本为110000元。假定2003年市场销售成本平均不变。要求:(1)假定与该亏损产品有关的生产能力无法转移,2002年是否继续生产该亏损产品。(2)假定与亏损生产能力有关的生产能力临时用来对外出租,租金收入为25000元,但企业已具备增产一倍该亏损产品的能力,且无法转移,2003年是否应当增产该产品。首先要看是实亏还是虚亏解:(1)该亏损产品的销售收入=110XXXX0000=100000(元)该亏损产品的变动成本=100XXXX0080%=80000(元)该亏损产品的贡献边际=100000-80000=20000(元)因为亏损产品的贡献边际大于零,所以该亏损产品应该继续生产。它属于虚亏。(2)机会成本=25000元新的贡献边际=20000-25000=-5000因为该亏损产品的贡献边际20000元低于机会成本25000元,所以该亏损产品不应该继续生产。而应对外出租。
第六章短期决策分析3半成品是否深加工的决策4是否接受低价追加订货的决策5零部件自制或外购的决策
第六章短期决策分析
四、定价决策分析定价决策方法指企业在进行定价决策时,按照一定程序和模型,最终作出的特定价格定量选择分析的技术手段。
1、以成本为导向的定价方法:(1)总成本定价法(2)收益比率定价法(3)成本加成定价法
2、以需求为导向的定价方法:(1)最优售价决策的边际分析法(2)调价决策的无差别点法
第六章短期决策分析
3、以特殊要求为导向的定价方法:(1)保利定价法(2)保本定价法(3)极限定价法
第七章长期投资决策要素
一、长期投资决策的概述:
1、长期投资的含义:长期投资是指投入资金多,获取报酬或收益的持续期间超过一年以上,能在较长时间内影响企业经营获利能力的投资。
2、长期投资决策的分类:
3、各类长期投资决策的特点:
4、长期投资决策的意义:
第七章长期投资决策要素
二、长期投资项目的相关概念:
1、投资项目含义:投资者在进行投资时,必须弄清楚自己因该投资什么,何时投资、回收期是什么时候,这些就是管理会计所要研究的投资项目问题。项目计算期、建设期和生产经营期之间有这样的关系式成立:项目计算期(n)=建设期+生产经营期=s+p
2、一个项目的投资额用原始总投资与投资总额这两项来反映。
3、投资者投资入资金的方式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一次投入,另一种是分次投资。
第七章长期投资决策要素
三、现金流量的含义和内容
1、含义:在长期投资决策中,现金流量是指投资项目的现金流入量与现金流出量的统称。
2、作用:
3、影响现金流量的因素:第一;不同投资项目之间存在的差异。第二,不同出发点的差异。第三,不同时间的差异。第
四、相关因素的不确定性。
第七章长期投资决策要素
4、现金流入量及现金流出量现金流入量是指能够使投资方案的现实货币资金项目增加的项目。现金流出量指能够使投资方案的现实货币资金减少或需要动用现金的项目。
第七章长期投资决策要素
四、净现金流量的计算净现金流量就是现金流入量与现金流出量的差额。计算公式:任意一年的净现金流量=该年的现金流入量-该年的现金流出量净现金流量具有以下两个特征:第
一、无论是在经营期间,还是在建设期间,都存在净现金流量这个指标。第
二、不同阶段上的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项目发生的可能性不同,从而各阶段上净现金流量在数值上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第七章长期投资决策要素计算不同阶段的净现金流量的公式如下:建设期某年的净现金流量该年发生的原始投资额经营期某年净现金流量税后利润折旧回收期净现金流量税后利润折旧回收额
第七章长期投资决策要素
五、货币时间价值的计算
1、货币时间价值定义:货币时间价值就是作为资本或资金使用的货币在其运用过程中随时间推移而带来的一部分增值价值。
2、货币时间价值特点:
第七章长期投资决策要素
3、复利终值与复利现值。为了更好了解货币时间价值,应当区分出终值与现值的不同含义以及相应的计算公式。复利终值就是一次性收付款在一定时间终点发生的数额,实际上就是本利和的概念。复利现值就是一次性收付款项在一定时间的起点发生的数额,实际上就是本金的概念。
第七章长期投资决策要素具体计算公式如下:复利终值(F)=复利现值(1+利率)时期=P(1+i)n(1+i)n又叫一次性收(付)款项终值系数,简称为终值系数。因此公式也可写成:复利终值(F)=复利现值终值系数=Pi,n)
第七章长期投资决策要素复利现值P=复利终值(1+利率)-时期=F(1+i)-n(1+i)-n又叫一次性收付款项现值系数,简称现值系数,公式可写成:复利现值P=复利终值现值系数=Fi,n)
第七章长期投资决策要素4年金终值与年金现值年金就是在一定时期内每隔相同时间就发生相同数额的收款或付款它一般具有连续性、等额性、同方向性的特点年金的形式有多种,如普通年金、递延年金、先付年金、永续年金等形式。其中普通年金是最基本的形式。
第七章长期投资决策要素(1)普通年金就是从第1期开始,凡在每期期末发生的年金,又叫后付年金。以后凡涉及年金问题如果不另外说明的都是指普通年金。普通年金终值也称为年金终值,它的计算公式如下:年金终值FA=A【(1+i)n-A(i,n)【(1+i)n-金终值系数,记作(i,n)年金现值PA=A【1-(1+i)-A(i,n)【1-(1+i)-金现值系数,记作(i,n)
第八章长期投资决策分析
一、长期投资决策评价指标及其类型长期投资决策评价指标是指用于衡量和比较投资项目可行性优劣,以便据以进行方案决策的定量化标准与尺度,它是由一系列综合反映长期投资的效益和项目投资产出关系的量化指标构成的指标体系。进行长期投资决策,应当应用长期投资决策评价指标来衡量和比较投资项目的可行性或优劣。
第八章长期投资决策分析
2、长期投资决策评价指标的类型:(1)按照在计算过程中是否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分,评价指标可以分为折现评价指标和非折现评价指标。(2)按指标的性质分类,可以分作正指标和反指标两大类。(3)按指标本身的数量特征不同分为绝对量指标和相对量指标。(4)按决策中所处的地位不同,指标可以分为主要指标、次要指标和辅助指标。
第八章长期投资决策分析
二、长期投资决策评价指标及其计算
(一)非折现评价指标(又称静态评价指标)非折现评价指标是指在计算过程不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因素的指标,主要指标包括:投资利润率、年平均投资报酬率、原始投资回收率和静态投资回收期等。
第八章长期投资决策分析
1、投资利润率及计算公式:投资利润率(ROI)=年利润或年均总额_100%
2、年平均投资报酬率:年平均投资报酬率(ARR)=年利润或年均均原始投资额_100%
3、原始投资回收率:原始投资回收率=年经营净现金流量或年均经营净现金投资额_100%
第八章长期投资决策分析
4、静态投资回收期:静态投资回收期的计算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公式法,一种是列表法。(1)公式法原始投资额包括建设期在内的投资回收期投产后每年相等净现金流量(2)列表法通过列表的形式计算“累计净现金流量”来确定回收期
第八章长期投资决策分析
(二)折现评价指标(动态评价指标)折现评价指标需要考虑货币时间价值的因素,指标主要包括四个:净现值、净现值率、获利指数和内部收益率。1净现值净现值是指在项目计算期内,按行业基准折现率或其他设定折现率计算的各年净现金流量的代数和。净现值(NPV)=(第t年的净现金流量第t年的复利现值系数)=(NC+ic)t)
第八章长期投资决策分析2净现值率净现值率是指投资项目的净现值占原始投资现值总和的百分比指标。项目的净现值净现值率(NPVR)100原始投资的现值合计
第八章长期投资决策分析3获利指数获利指数实际上就是现值指数,一般认为就是指投产后按行业基准折现率或设定折现率折算的各年净现金流量的现值合计与原始投资的现值合计之比。投产后各年净现金流量的现值合计获利指数(PI)原始投资的现值合计一般情况下,获利指数1净现值率。
第八章长期投资决策分析4内部收益率内部收益率是指项目投资实际可望达到的报酬率,即能使投资项目的净现值等于零的折现率。内部收益率应满足以下条件:NCFtIRR,t)=0
第八章长期投资决策分析
三、长期投资决策评价指标的运用
1、长期投资决策评价指标的运用应遵循以下原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原则确保财务可行性原则分清主次指标原则讲求效益的原则
第八章长期投资决策分析
2、单一独立投资项目的财务可行性评价对于单一的独立投资项目的财务可行性的评价,一般可以参考以下标准:净现值0净现值率0获利质指数1内部收益率行业基准折现率包括建设期在内的静态回收期n2(即项目计算期的一半)
第八章长期投资决策分析
3、对于多个互斥方案的决策,可以通过比较净现值的大小、净现值率法、差额投资内部收益率等方法确定最优方案。
第九章全面预算
一、全面预算的概述:全面预算是指在预测与决策的基础上,按照企业既定的经营目标和程序,规划与反映企业的未来的销售、生产、成本、现金收支等各方面活动,全面预算的目的是对企业特定计划期内全部生产经营活动有效地进行具体组织与协调。作用:利用全面预算,可以明确工作目标,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能够控制各部门日常经济活动,考核各部门的工作业绩。
第九章全面预算
二、全面预算的体系全面预算主要包括三个组成部分:
(一)业务预算指为供、产、销及管理活动所编制的,与企业日常业务直接相关的预算。
(二)专门决策预算是指企业为那些在预算期内不经常发生的、一次性业务活动所编制的预算
(三)财务预算财务预算主要反映企业预算期现金收支、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各项预算
第九章全面预算
三、传统的全面预算体系及其编制传统的全面预算体系是建立在销售预算的基础上,也就是说销售预算是全面预算的关键和起点。
(一)销售预算销售预算指在销售预测的基础上,根据企业年度目标利润确定的预计销售量、销售价格和销售额等参数编制的,用于规划预算期销售活动的一种业务预算。
第九章全面预算
(二)生产预算生产预算是为规划预算期生产规模而编制的一种业务预算。
(三)直接材料预算直接材料的预算是为规划直接材料的采购活动和消耗情况而编制的,其编制依据是生产预算、材料单耗等资料。预计材料采购量预计材料耗用量预计期末库存材料预计期初库存材料
第九章全面预算
(四)直接人工预算直接人工预算是用来确定预算期内人工工时的耗费水平和人工成本水平的预算。预计直接人工成本小时工资率预计直接人工总工时预计直接人工总工时单位产品直接人工的工时定额预计生产量
第九章全面预算
四、现金预算现金预算主要是规划预算期现金收入、现金支出和资金融通的一种财务预算。现金预算通常由四个部分组成:
(一)现金收入
(二)现金支出
(三)现金收支差额
(四)资金融通
第九章全面预算
五、编制预算的具体方法传统的全面预算方法主要涉及固定预算、增量预算和定期预算。而与此相对应,比较先进的预算编制方法为弹性预算、滚动预算、零基预算。
(一)弹性预算弹性预算是指在成本按性态分类的基础上,以业务量、成本和利润之间的渔村关系为依据,按照预算期可预见的各种业务量水平,编制的能够适应不同业务量的预算。
第九章全面预算
(二)滚动预算滚动预算又称为连续预算,指在编制预算时,将预算期与会计年度脱离开,随着预算的执行不断延伸补充预算,逐期向后滚动,使预算期永远保持为12个月的一种方法。
(三)零基预算零基预算就是以零为基础的编制计划和预算的方法,具体是指在编制成本费用预算时,不考虑以往会计期间发生的费用项目或费用数额,以所有的预算支出均为零为出发点,来规划预算期内的各项费用的内容及开支标准的一种方法。
第十章成本控制
一、成本控制的含义成本控制就是在生产阶段对产品成本的控制,具体就是运用一定的方法对生产过程中构成产品成本的一切耗费,进行科学严格的计算、限制和监督,将各项实际耗费中预先确定在预算、计划或标准的范围内,并通过分析造成实际脱离计划或标准的原因,积极采取对策,以实现全面降低成本目标的工作。
第十章成本控制
二、成本控制的类型、原则和程序
(一)按照控制的时间分类,可以分为事前成本控制、事中成本控制和事后成本控制。
(二)按照控制的原理分类,可以分为前馈性成本控制、防护性成本控制和反馈性成本控制。
(三)按照控制的手段分类,可以分为绝对成本控制和相对成本控制。
(四)按照控制的对象分类,可以分为产品成本控制和质量成本控制。
(五)按照控制时期分类,可以分为经营期成本控制和使用寿命周期成本控制。
第十章成本控制
2、成本控制应遵循以下原则:全面控制的原则讲求效益的原则目标管理及责任落实的原则物质利益的原则例外管理的原则
第十章成本控制
三、标准成本控制标准成本控制是将成本的前馈控制、反馈控制及核算有机结合起来的成本控制系统。它包括事先标准成本的制定、事后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和成本的账务处理等三方面的内容。
第十章成本控制
四、成本差异的类型及标准成本的制定成本差异就是在一定时期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所发生的实际成本总额与标准成本总额之间的总差额。包括价格差异、数量差异;纯差异与混合差异;有利差异与不利差异;可控制差异与不可控制差异。重点掌握价格差异与数量差异
四、成本差异的类型及标准成本的制定
(一)成本差异的类型1价格差异和数量差异价格差异是由于特定成本项目的实际价格水平与标准价格不一致而导致的成本差异。其计算公式为:价格差异(实际价格标准价格)实际产量下的实际消耗量价格差实际产量下的实际消耗量数量差异是由于特定成本项目的实际耗用量与标准耗用量不一致而导致的成本差异。其计算公式为:数量差异标准价格(实际产量下的实际耗用量实际产量下的标准耗用量)标准价格实际产量下的用量差
四、成本差异的类型及标准成本的制定2纯差异与混合差异纯差异就是把其他因素固定在标准的基础上,计算出来的差异。纯用量差异就是标准价格与用量之积;纯价格差异则是价格差异与标准用量之积。混合差异是总差异扣除所有纯差异之后的剩余差异,等于价格差与用量差之积。
四、成本差异的类型及标准成本的制定3有利差异与不利差异有利差异是指因实际成本低于比重成本总额而形成的节约差。不利差异是指实际成本高于标准成本总额而形成的超支差。
四、成本差异的类型及标准成本的制定4可控差异与不可控差异可控差异是指与主观努力程度密切相关的成本差异。它是成本控制的重点,是与主观努力密切相关的成本差异。不可控差异指与主观努力关系不大的剧本差异,因此它的形成或变动主要受客观因素制约,与主观努力的关系不大。
四、成本差异的类型及标准成本的制定
(二)标准成本的制定(1)直接材料标准成本的制定直接材料标准成本是单位产品应耗用直接材料的成本目标,是由直接材料价格和直接材料用量两个因素决定的。直接材料标准成本(某种直接材料标准价格该种直接材料用量标准)
四、成本差异的类型及标准成本的制定2直接工资标准成本的制定直接工资的标准成本是指单位产品应耗用直接工资的成本目标。在采用计件工资形式的企业中,直接工资标准成本直接表现为计件工资单价工资率标准预计直接人工工资总50工时总数单位产品直接人工标准成本工资率标准直接人工工时用量标准
四、成本差异的类型及标准成本的制定3变动性制造费用标准成本的制定变动性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是由变动性制造费用的分配率标准和工时用量标准两个因素决定的。变动性制造费用分配率标准变动性制造费用预算工时总数单位产品变动性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变动性制造费用分配率标准工时用量标准
四、成本差异的类型及标准成本的制定4固定性制造费用标准成本的制定固定性制造费用通常是根据事先编制的固定预算来控制它的费用总额。5单位产品标准成本的制定通过制定以上的直接材料标准成本、直接人工标准成本、变动性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和固定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