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身的汉语大词典是:(1).佛教语。梵语意译。谓证得清净自性,成就一切功德之身。“法身”不生不灭,无形而随处现形,也称为佛身。各乘诸宗所说不一。《大般泥洹经·如来性品》:“知如来法身,长存不变易。”隋慧远《大乘义章》卷十八:“言法身者,解有两义:一显本法性以成其身,名为法身;二以一切诸功德法而成身,故名为法身。”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劫比他国》:“尝闻佛说,知诸法空,体诸法性,是则以慧眼观法身也。”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二分第十一章:“法身者,圣人成道之神明耳。”(2).指高僧之身。唐卢简求《杭州盐官县海昌院禅门大师塔碑》:“法身魁岸,相好庄严,眉毛绀垂,颅骨圆耸。”(3).旧指修炼得道之身。明张纶《林泉随笔》:“俞氏则谓跨火不焦,入水不濡,道成之后,法身则然,岂可以血肉之躯投畀水火乎?”《西游补》第十六回:“行者一时难忍,现出大闹天宫三头六臂法身,空中乱打。”。
法身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 【点此查看法身详细内容】
⒈佛教语。梵语意译。谓证得清净自性,成就一切功德之身。“法身”不生不灭,无形而随处现形,也称为佛身。各乘诸宗所说不一。引《大般泥洹经·如来性品》:“知如来法身,长存不变易。”隋慧远《大乘义章》卷十八:“言法身者,解有两义:一显本法性以成其身,名为法身;二以一切诸功德法而成身,故名为法身。”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劫比他国》:“尝闻佛説,知诸法空,体诸法性,是则以慧眼观法身也。”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二分第十一章:“法身者,圣人成道之神明耳。”⒉指高僧之身。引唐卢简求《杭州盐官县海昌院禅门大师塔碑》:“法身魁岸,相好庄严,眉毛紺垂,颅骨圆耸。”⒊旧指修炼得道之身。引明张纶《林泉随笔》:“俞氏则谓跨火不焦,入水不濡,道成之后,法身则然,岂可以血肉之躯投畀水火乎?”《西游补》第十六回:“行者一时难忍,现出大闹天宫三头六臂法身,空中乱打。”
二、网络解释
法身梵语dharma-ka^ya,巴利语dhamma-ka^ya。指佛所说之正法、佛所得之无漏法,及佛之自性真如如来藏。二身之一,三身之一。又作法佛、理佛、法身佛、自性身、法性身、如如佛、实佛、第一身。据大乘大义章卷上、佛地经论卷七等载,小乘诸部对佛所说之教法及其所诠之菩提分法、佛所得之无漏功德法等,皆称为法身。大乘则除此之外,别以佛之自性真如净法界,称为法身,谓法身即无漏无为、无生无灭。
三、综合释义
佛教语。梵语意译。谓证得清净自性,成就一切功德之身。“法身”不生不灭,无形而随处现形,也称为佛身。各乘诸宗所说不一。《大般泥洹经·如来性品》:“知如来法身,长存不变易。”隋慧远《大乘义章》卷十八:“言法身者,解有两义:一显本法性以成其身,名为法身;二以一切诸功德法而成身,故名为法身。”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劫比他国》:“尝闻佛説,知诸法空,体诸法性,是则以慧眼观法身也。”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二分第十一章:“法身者,圣人成道之神明耳。”指高僧之身。唐卢简求《杭州盐官县海昌院禅门大师塔碑》:“法身魁岸,相好庄严,眉毛紺垂,颅骨圆耸。”旧指修炼得道之身。明张纶《林泉随笔》:“俞氏则谓跨火不焦,入水不濡,道成之后,法身则然,岂可以血肉之躯投畀水火乎?”《西游补》第十六回:“行者一时难忍,现出大闹天宫三头六臂法身,空中乱打。”
四、网友释义
梵语dharma-ka^ya,巴利语dhamma-ka^ya。指佛所说之正法、佛所得之无漏法,及佛之自性真如如来藏。二身之一,三身之一。又作法佛、理佛、法身佛、自性身、法性身、如如佛、实佛、第一身。据大乘大义章卷上、佛地经论卷七等载,小乘诸部对佛所说之教法及其所诠之菩提分法、佛所得之无漏功德法等,皆称为法身。大乘则除此之外,别以佛之自性真如净法界,称为法身,谓法身即无漏无为、无生无灭。三身分别为法身、报身和化身。法身经常用明镜、明月等来譬喻。如果不受贪嗔痴慢疑五毒的侵害,自性是清净无暇的。这就是法身。
五、关于法身的词语
六、关于法身的造句
1、博主“咚荻”则回复称,没办法,身处尼姑庵。
2、大寒一来,气温陡降,寒潮汹涌,不可不防。愿君保重,适当锻炼,增加营养。滋补得法,身心健康。心情愉悦,走过寒冬!
3、少林武术基本功汇集了少林寺历代秘传练功的方法,其中包括了手法、眼法、身法、步法等组合动作的练习。
4、沙悟净轰然应诺,使出天罡变化,变成雨师法身,一个乌髯怪物,体高百丈,蓬头跣足,指甲长如利爪,遍身黄毛覆盖,手持梭罗宝杖,带领二百妖兵向琅琊断壁杀去。
5、采用视频方式直观的对学校进行介绍和推广,给无法身临其境的学生及家长留下最直观的感受,最深刻的印象。
6、诸佛法身遍满世间,恒常示现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