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辩论中正确运用“苏格拉底三段论”
辩论的方法有很多,“苏格拉底三段论”是辩论中常见的一种方法,那么如何在辩论中正确运用“苏格拉底三段论”呢?今天**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辩论赛中正确运用“苏格拉底三段论”的小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如何在辩论中正确运用“苏格拉底三段论”
三段论推理是演绎推理中的一种简单推理判断。它包含:一个一般性的原则(大前提),一个附属于前面大前提的特殊化陈述(小前提),以及由此引申出的特殊化陈述符合一般性原则的结论。
所有的人都是要死的【大前提】,苏格拉底是人【小前提】,所以苏格拉底是要死的【结论】。
这就是著名的 苏格拉底三段论 。由此可见,三段论是由一个大前提(陈述大概念的命题);一个小前提(陈述与大概念有关的具体实例的命题);和一个结论(由大前提和小前提推出的结论)组成的。
在辩论中,我们使用三段论时,并不需要完全将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说出来,反而可以视情况省略某一部分,这就是简易三段论。简易三段论因为 简 会使辩论简洁明了,因为 易 常常被广泛运用。下面,我们就通过三个例子,来说明这简易三段论是怎样运用的。
在有些三段论推理中,因为大前提和小前提包含着结论,或者暗示了结论,结论无需多说已经跃跃欲出,在这种情况下,辩论时就可以省略结论。省略结论可使辩论不重复累赘。
中日甲午海战后,日相伊藤博文到中国游历,在武昌时,与张之洞有过一些接触。辜鸿铭当时是张的幕僚,作为见面礼,他送了伊藤博文一本自己刚出版的英译本《论语》。
伊藤博文早知道辜鸿铭是中国的先锋大将,便趁机调侃道: 听说你精通西洋学术,难道还不清楚孔子之教能行于两千年,却不能行于20世纪的今天吗?
辜鸿铭见着拆招,回答道: 孔子教人的方法,就好比数学家的加减乘除,在数千年前,其法是三三得九,如今20世纪,其法仍然是三三得九,并不会三三得八。 伊藤博文听了,一时无言以对。
辜鸿铭用 社会科学的方法和自然科学方法一样 作大前提,以 自然科学的加减乘除不会变 做小前提,隐晦含蓄地得出了 孔子教人的方法也一样适用 的结论,不但驳斥了伊藤博文关于孔教过时的谬论,还给伊藤博文留了面子,可谓一举两得。
在辩论中,运用简易三段论要注意,简易三段论省略大前提也是有前提的,大前提必须是人所共知的,或者不言自明的;小前提如果包含在大前提中是可以省略的,如果没有包含在大前提中,或者人们不能从你的辩论推理中知道小前提,也是不能省略的。如果可以省略大前提、小前提,但却为了多说几句,把他们又加在推理之中。这样就会使辩论显得重复、累赘、啰嗦。这样不但不能把道理说透,有时还可能适得其反,增加辩论难度,减弱辩论的力量。
在某些三段论推理中,因为大前提包含着小前提,或者暗示了小前提,小前提是显而易见的,在这种情况下,辩论时就可以省略小前提。省略小前提可使辩论言简意赅,要言不烦.
一休禅师自幼就很聪明。他的老师有一只非常珍爱的茶杯。一天,一休无意中将茶杯打破了,他感到非常懊悔。但就在这时候,他听到了老师的脚步声,连忙把打破的茶杯藏在背后。
当他的老师走到他面前时,他忽然开口问道: 人为什么一定要死呢?
这是自然之事。 他的老师答道: 世间的一切,有生就有死。
这时,一休拿出打破的茶杯接着说道: 你的茶杯死期到了!这是没办法的事,老师你别伤心。
老师此时才知上当,但回想自己的话,他并没有责怪一休。
这段对话中,包含了一个省略小前提的三推论推理。一休为了替自己开脱,先以老师的话 世间的一切,有生就有死 为大前提,当然,世间的一切肯定包括了茶杯,那么, 茶杯有生就有死 这个小前提,就无需特别说明,被一休直接省略掉了。然后,聪明的一休就推出结论: 你的茶杯死期到了!是没办法的事 ,让老师无法怪罪自己,最终没有得到惩罚。一休的这句反驳既含蓄、幽默,又简洁不罗嗦。
有些大前提是人所共知的,是不言自明的,或是公理,在辩论中运用三段论推理时就可以把这样的大前提省略不说。
20xx年一月,希拉里在加利福尼亚州做了一场演讲,演讲完后回答听众提问。这时一名男子居然公开向希拉里求婚: 亲爱的,嫁给我吧!
面对仰慕他的这名男子,早已 名花有主 的希拉里婉转而又不失幽默地说: 这是我听到的最友善的示意,但是如果那样,我会因重婚罪而被捕。
希拉里的这句话,大前提是 我已经结婚了 ,小前提是 如果我答应了你的求婚 ,结论是 我会因重婚罪而被捕 ,是一个简单的三段论推理。但由于大前提 希拉里已经结婚,是人人都知道的事情,不必再一次强调,希拉里于是省略了这个大前提,使这句反驳显得简洁明了,又意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