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教学常规”?教学常规,顾名思义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规范。在现实的中小学教学实践中,学校管理者无不重视教学常规的制定与执行。他们把教学常规看作是学校教学管理实现规范化、制度化的重要保证,是维持正常教学秩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把执行教学常规的好坏作为考核教师的重要依据。教学“新常规”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学校或者上级教育行政部门、业务部门给自己作出的一种“约束性的规定”,它应该具有它的一些基本的特征。首先是规范性和普遍性,教学常规是针对教师制订的行为规范,它使用所有学科教师或者某一学科的教师。既然是行为规范,就要教师务必去这样执行。但教学常规同时又具有另外两个特性:灵活性和有效性。
筑造理想课堂的基础就是以营造好课堂氛围为保证,这要求教师教态亲切自然,营造平等、开放、和谐的教学氛围,根据不同的教学需求,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创设有助于师生对话的教学情境,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激发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我觉得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考虑:
一、师生的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数学课堂教学的良性互动,是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提问活动而进行的思想、知识的交流,因此在数学课堂中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极其重要。
首先,教师应该有良好的素质。语言准确、生动、简练富有逻辑性,知识丰富,举止优雅,讲课幽默,这些是学生喜欢一位老师的基本条件。一旦学生喜欢教师,他们会“爱屋及乌”,喜欢上你的课。教师应该特别注意调整自己的情绪。将不良情绪迁移至课堂,责骂学生、发泄不满,将会诱发学生长时间的情绪低落,既影响当堂课的教学,又波及学生以后长时间的认识活动。长期下去就会造成师生关系恶劣,教学效果不理想。
其次,教师应该有博爱之心。教师对学生要一视同仁,让学生从教师的关心与尊重中,从教师的耐心服务中体会到温暖与期望,从而感到教师的可亲、可信,使师生关系和谐。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能做到全员参与(不是个别尖子学生的参与)、全程参与(不是暂时片刻的参与)和有效参与(不是形式主义的参与)。课间学生之间或师生之间可以就一些数学家、数学小常识、数学趣味题进行讨论,课后深入到学生中去,和他们进行一些知识的交流,或者是帮助学困生解决数学问题,这样既提高了学生数学知识的掌握,又培养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使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人格上平等,让学生消除各种心理障碍,使他们“亲其师而信其道”。
二、鼓励学生多提问题,发表不同的意见,能充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首先, 教师要营造民主平等的宽松氛围,使学生“敢问”。罗杰斯认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他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优秀的表现和发展。专家分析认为,学生在课堂上不愿意提出问题,主要是学生的提问、表达受到各种限制,可能还会招致教师的指责甚至挖苦、批评,于是,因怕给自己惹麻烦而不提问题的学生越来越多。因此,要学生敢问,必须营造民主平等的宽松氛围。那就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小学生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这正是问题意识的表现,教师要充分爱护和尊重学生的问题意识。作为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应积极地看,认真地听,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积极鼓励学生提出不同意见,允许出错,允许改正,对学生提出的一些意想不到的“高见”,要及时采纳并给予充分肯定。有了这样适宜的环境,学生的问题意识就可以获得充分发挥和显示,各种奇思异想,独立见解就会层出不穷。
其次,教师要 精心设计问题情景,使学生“爱问”。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是思维的导火线,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问是学生学习的动力;问是学生学习的起点;问是点燃智慧的火花。巧妙设障布疑,把学生置身于研究数学问题的氛围中,能诱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
最后,教师要潜移默化,让学生养成“问”的习惯。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善于引导学生思考,是教师工作细心的一种素养。当学生还未养成提问的习惯时,教师要从各方面入手,用多种方法,潜移默化,让学生慢慢地养成问问题的习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