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精选河北清西陵导游词

2022-04-08 来源:意榕旅游网

  各位游客朋友们,在石牌坊东侧,陵区风水墙之外,有一座规制独特,自成体系的陵墓,它就是昭西陵,孝庄文皇后的陵寝。

  我们知道孝庄文皇后,姓博尔济吉特氏,名叫布木布泰,生于1620xx年,死于1687年,享年75岁。她是清太宗皇太极的妃子,顺治帝的亲生母亲,康熙皇帝的祖母。福临继位后尊其为皇太后。玄烨登极,尊她为太皇太后。孝庄文皇后,一生历经三朝,辅佐了顺治、康熙两位皇帝,在清朝的建立、巩固和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被史学家誉为清初杰出的女政治家。

  我们现在所在的就是孝庄文皇后的陵寝——昭西陵了,但是各位可能会好奇,昭西陵为什么孤零零地修建在清东陵陵区之外呢?

  几百年来,在民间流传着许多传说,其中流传最广的是“太后下嫁”。据说,皇太极死后,年轻的孝庄耐不住宫中的寂寞,竟不顾太后之尊,下嫁给她的小叔子,当时的摄政王多尔衮,自绝于前夫皇太极,所以不能附葬昭陵而玷污先皇的“万年吉地”,更因后世天子对其不守妇道深恶痛绝,就将其葬在东陵风水墙外,罚其为后代儿孙看大门,当门卫。

  另一种说法则是有着迷信传说的色彩了。据说当时杠夫抬着孝庄文皇后的棺椁浩浩荡荡的从北京出发去往辽宁的昭陵,也就是孝庄文皇后的丈夫皇太极的陵寝。在送葬队伍途径遵化清东陵的时候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孝庄皇太后的棺椁突然加重,136个杠夫竟然被生生的压着抬不动,当时负责的官员决定稍作休整后再继续行进。当杠夫休息完毕后再抬棺椁的时候,竟然发现孝庄皇太后的棺椁

  就像长在地里面一样,纹丝不动。当时领头人才发觉不对劲,马上快马加鞭回京报告给康熙皇帝。康熙皇帝听到后一时也难以决断,疲劳不已,便趴在龙案上睡着了。在睡梦中康熙皇帝梦见了自己的祖母孝庄文皇后,此时的孝庄皇太后慈祥的对康熙说:“我今日棺椁下落之处就是我的陵寝所在地。”康熙被惊醒后发现是祖母托梦,便命人在清东陵的风水墙外侧修建孝庄文皇后的陵寝。

  以上的说法都不同程度的带有野史传说的色彩,只能当个故事听听,不可以当做正史来看待。按照满族一直的传统,在丈夫去世后,嫂子是可以嫁给小叔子的,只是在清朝入关之后收汉文化的影响之后才发生转变,因此,就算是“太后下嫁”,也是合乎传统的并不会成为阻止孝庄太后葬入清东陵的理由;另一方面,就算“太后下嫁”不合礼制,这也是清朝皇室的家丑,俗话说“家丑不可外扬”,,因此,清朝只会想方设法遮丑,而不是光明正大的进行惩罚,因此以上的说法都没有历史根据。

  那究竟孝庄文皇后葬在清东陵风水墙外侧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

  根据近年来我们查阅的大量历史资料,昭西陵建在风水墙外的真正原因有3点,第一点是因为孝庄文皇后生前留下的遗嘱。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孝庄文皇后临终前,曾面谕康熙帝说:“我身后之事特以嘱汝,太宗文皇帝梓宫安奉已久,卑不动尊,此时未便合葬,若另起茔域,未免劳民动众,究非合葬之义。我心恋汝父子,不忍远去,务于孝陵近地安厝,则我心无憾矣。”这给康熙皇帝出了一个难题。为什么呢?因为顺治皇帝已经先于孝庄在清东陵的中心位置建造了孝陵,无论将孝庄葬在陵区之内任何地点,都卑于孝陵,与其辈分不相适宜。最后康熙皇帝只得将大红门外东侧定为孝庄的临时安葬地,并建造了暂安奉殿,临时停放孝庄文皇后的棺椁。康熙一生都没有解决孝庄的建陵问题。雍正皇帝即位以后,认为自孝庄文皇后暂安在清东陵大红门外以来,国运昌盛,皇帝子孙繁衍,说明暂安奉殿确实是风水宝地,于是决定将暂安奉殿改建为陵,将孝庄的棺椁葬入地宫。

  第二,孝庄文皇后是入关以前的皇帝皇太极的皇后,关里关外不是一个体系,将昭西陵建在风水墙以外以示区分;

  第三,大红门东侧地势较高,土质好,而且居于左边,位置尊贵。后代儿孙来清东陵谒陵祭祖都要最先拜见这位辈份最高的一国之母。

  以上三点解释才不失历史的公正。而皇太极的陵称昭陵,因孝庄的陵寝在昭陵以西,所以称昭西陵。

  与清东陵其他陵寝相比较,昭西陵有许多独特之处,一是隆恩殿为重檐庑殿顶式的建筑,这与其他陵寝是有区别的。重檐庑殿顶是古代建制中等级最高的,在清东陵中,只有大红门采用了单檐庑殿顶,其他建筑均采用的歇山顶或其他级别较低的建制;第二点不同之处就是昭西陵有内外两道围墙;三是三座门建在大殿前;四是没有马槽沟和各种桥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