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儿》的体裁到底是什么,作者自己也不知道,不是小说,不是史书,但无论如何,它确实是一部好看的历史,它让我们知道,历史原来很精彩。
曾有人在博客上给这本书写过这样的推介语:文章以通俗小说的方式、用瑞士表匠的耐心、德国制造工人的严谨、法国酿酒师的情怀、美国喜剧演员的幽默……当年明月经过六个月左右的构思,把长达320xx年历史的明朝画卷展现在读者的面前,以当下人的运笔方式、语言形式、创作格式,将明朝历史娓娓道来,用轻松独特的心态、幽默的笔触,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明代历史。
这部书从朱元璋讲起,直至明朝灭亡,对明朝17个皇帝和其他王宫权贵甚至是一些小人物的命运进行了全景的展示。不仅以小说的创作手法,对人物的心理活动予以分析,让人物形象立体丰满;还通过对当时经济政治制度的评述,使历史画面更加鲜活。在全书的结尾,作者加入了自己的人生观点,让人思考什么是理想,什么是谋略,什么是豪杰。借以提醒我们要对历史有敬畏之心,同时也对未来充满希望和追求。《明朝那些事儿》里的一桩桩历史事件,在作者的笔下鲜活灵动,书中的历史人物有追求、有苦恼、有狡猾、有良善,他们有时隐忍、有时妥协、有时犹豫不决、有时斩钉截铁,这一切是史书中读不到的韵味与灵动,扎实的历史中渗透着玩世不恭的情怀,却又形容和判定得恰如其分。有时甚至可以在这些人物身上看到自己,也会不自觉地将自己带入历史的角色中去思考,会被他们的智慧所折服,会为他们的命运感到揪心和遗憾,也想为他们的坚定和勇敢鼓掌欢呼。
整部作品的成功离不开作者扎实的史料收集能力,资料来源包括《明实录》《明通鉴》《明史》《明史纪事本末》等二十余种明代史料和笔记杂谈,作者对于这些传统意义上的史书进行了整理和重新编排,为读者呈现出了精彩的历史。但是不得不说,语言魅力也是成功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用一种讲故事的方式,将每一件事进行梳理,用简单的描述为读者拨出头绪,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也作出过一些猜测,也让读者一起思考,进行参与,将历史故事化,这应该就是《明朝那些事儿》好看的秘密吧。
同样地,在新闻写作中,故事化的新闻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因为它适应新闻娱乐化、平民化和贴近生活的需要,这种写作方式大大提高了新闻可读性。平面化和现场感不强是纸质媒体的缺憾,而故事化新闻写作引用了文学的表现手法,使得平面化的新闻报道变得丰满而立体,极大地丰富了新闻报道的魅力。在新闻写作中运用写故事的方式,将新闻事件向读者娓娓道来,更能够引发读者的兴趣,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获得更大的社会影响力。但新闻与文学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体裁,要求也不一样,过度追求新闻故事化也会带来一些问题,它追求曲折情节的特点容易引发人为安排、主观介入过多等不良后果,同时,新闻的故事化可能会屏蔽部分缺乏曲折情节但影响重大的社会事件,也可能会出现追求情节而损害新闻真实性的行为,这是不利于新闻事业发展的。
在20xx年10月23日晚发生的莫斯科人质劫持事件中,国内新闻媒体为了达到新闻故事化的效果,便使出了浑身解数,对事件过程和细节(即从车臣绑匪绑架人质到俄罗斯特种部队反击成功危机解除)极力地描绘渲染,故事成为媒介报道中唱主角的手法。“惊心动魄”“揭秘”“死亡”“生死恋”等颇能渲染气氛的标题和字眼,自然扣人心弦,但也不免使得新闻报道浅薄化,给原本严肃的新闻题材带来负面的影响。
总的来说,故事化的写作可以使得文本更加精彩,但要非常注意在不同体裁中的灵活使用,在新闻写作中更要把握好分寸,在保证新闻真实的基础上加入一些故事化的写法,使得能够引发受众的兴趣和喜爱。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