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范围
1.1 本规程规定了齿轮泵的检修周期、检修内容、检修方法、质量标准、试车与验收、维护及常见故障处理等内容。
1.2 本规程适用于输送温度低于60℃的各种油品的一般齿轮泵,齿轮泵不适用于输送挥发性强、闪点低、有腐蚀及含有硬质颗粒、纤维的介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4 5 设备型号规格 主要技术性能 5.1 设备型号规格 泵齿轮泵
6 检修周期及检修内容
6.1 检修周期 检修类别 小修 中修 大修 检修周期(月) 4~6 12~18 6.2 检修内容 6.2.1 小修
a) 解体检查各部零件磨损情况。 b) 更换填料和密封垫圈。 c) 检查清洗过滤器。
d) 调整齿轮端面与端盖的间隙。
e) 检查或更换联轴节的弹性胶圈和柱销。 f) 校验压力表及安全阀。 g) 泵与电机找正。 6.2.2 大修
a) 包括小修内容。
b) 修理或更换齿轮、齿轮轴、端盖。
c) 检查修理或更换轴承、联轴节、壳体和填料压盖。 d) 机体油漆。 7 检修方法及质量标准
7.1 齿轮
a) 齿轮的啮合顶间隙为0.2-0.3m(m:模数)。 b) 齿轮的啮合侧间隙如表1规定:
8 表1 单位:mm 9 中心距 10 安装间隙 11 报废间
隙
12 ≤50 13 0.085 14 0.20 15 51~80 16 0.105 17 0.25 18 81~120 19 0.13 20 0.30 21 121~200 22 0.17 23 0.35 c) 齿轮两端面与轴孔中心线垂直度不超过0.02mm/100mm。 d) 两个齿轮宽度应一致,单个齿轮宽度误差不得超过0.05mm/100mm。齿轮两端面平行度不大于0.02mm/100mm。
e) 齿的啮合接触斑点应均匀分布在节圆线的上下,接触面积沿齿宽应大于60%,沿齿高应大于45%。
f) 齿轮与轴的配合为H7/m6。
g) 齿轮端面与端盖的轴向总间隙为0.05~0.10mm。 h) 齿顶与壳体的径向间隙为0.10~0.15mm。 23.1 轴与轴承
a) 轴颈与滑动轴承径向间隙为0.001~0.002D(D为轴颈的直径)。
b) 轴颈的圆度、圆柱度均为其直径公差之半。轴颈表面不得俄 伤痕,表面粗糙度不
大于0.8。
c) 轴颈最大磨损量为1%D(D为轴颈的直径)。 d) 轴承外圆与端盖镗孔配合为R7/h6。
e) 滑动轴承内孔与外圆的同轴度不大于0.005mm。
f) 滚针轴承内套的配合为js6,外圈与镗孔的配合为K7。 g) 滚针轴承无内圈时轴与滚针的配合应为H7/h6。 23.2 端盖与壳体
23.2.1 端盖:
a) 端盖表面不得俄气孔、砂眼、夹渣、裂纹、伤痕等缺陷。加工表面粗糙度不低于1.6 。 b) 端盖两孔的轴线平行度不大于0.01mm/100mm。孔的中心距误差为±0.04mm。 c) 端盖两孔中心线与加工端面的垂直度不大于0.03mm/100mm。 23.2.2 壳体:
a) 铸造壳体加工表面不得有气孔、砂眼、夹渣等缺陷。 b) 壳体内孔的中心线与两端面垂直度不大于0.02mm/100mm。 c) 孔的圆度及圆柱度为直径公差之半。
d) 壳体水压试验为工作压力的1.5倍,保持压力5分钟后降至工作压力,用半公斤手锤
轻击外壳,表面不得渗漏
23.3 轴向密封
a) 填料压盖与轴的径向间隙为0.4~0.5mm。
b) 压盖安装后,压盖端面与填料盒端面的四周间隙应相等。
c) 填料尺寸正确,切口平行、齐整、无松散,接口与轴心线成30°角。
d) 压装填料时,填料圈的接头必须错开,一般接口交错120°,填料不宜压装过紧。 23.4 弹性联轴节
a) 联轴节与轴的配合选用H7/k6。
b) 联轴节找正其径向跳动不大于0.08mm,端面跳动不大于0.06mm。 c) 联轴节两端面轴向间隙为2-4mm。
d) 弹性圈与柱销为过盈配合,弹性圈内、外径误差应符合表2规定。
24 表2 单位:mm 25 柱销圆柱部分公26 10 27 14 28 18 29 24 称直径
30 柱销孔公称直径 31 20 32 28 33 36 34 46 35 弹性圈内径 36 10-0.2 37 14-0.25 38 18-0.25 39 24-0.30 40 弹性圈外径 41 19-0.25 42 27-0.30 43 35-0.40 44 45-0.40 45 试车与验收
45.1 试车前的准备
a) 盘车无轻重不匀的感觉,填料压盖不歪斜。 b) 检查液面高度,泵的吸入高度不大于500mm。 45.2 试车
a) 压力表、溢流阀应灵敏好用。
b) 启动齿轮泵,检查旋转方向是否正确,运转应平稳无杂音。 c) 检查轴承温度,滑动轴承不高于65℃,滚动轴承不高于70℃。 d) 电流不超过额定值。
e) 流量、压力平稳,达到铭牌出力或满足生产需要。
f) 填料密封渗漏:轻质油不大于10滴/分,重质油不大于3滴/分。 45.3 验收
检修质量符合要求,检修记录齐全、准确,试车合格可办理验收手续,移交生产。 46 维护及常见故障处理
46.1 维护
a) 经常检查泵出口压力,不允许超压运行。 b) 检查紧固螺栓有无松动。
c) 检查阀门及附属管路有无泄漏。
d) 检查填料箱轴承、壳体温度是否正常。 e) 检查电流是否正常。 f) 经常倾听泵内有无杂音。 g) 定期清理油过滤器。 46.2 日常维修处理 故障现象 产生原因
流量不足或输出压力不1、吸入高度不够。 够 2、泵体或入口管线有漏气。
3、入口管线或过滤器有堵塞现象。
4、液体粘度大。
5、齿轮轴向间隙过大。
6、齿轮径向间隙或齿侧间隙过大。
填料处渗漏严重 1、中心线偏斜。
2、轴弯曲。 3、轴颈磨损。
排除方法
1、增高液面。
2、更换垫片,紧固螺栓,修复管路。 3、清理。
4、液体加工温。 5、调整。
6、更换泵壳或齿轮。 1、找正。 2、更换。 3、更换。
泵体过热
电动机超负荷
振动或发出噪音
4、轴承间隙过大齿轮振动剧烈。
5、填料材质不合要求。 6、填料压盖松动。 7、填料安装方法不当。 8、填料或密封圈用久失效。 1、吸入油温过高。
2、轴承间隙过小或过大。 3、齿轮径向、轴向、齿侧间隙过小。
4、填料过紧。
5、出口阀开度过小造成压力过高。
6、润滑不良。
1、吸入液体比重或粘度过大。 2、泵壳内进杂物。 3、轴弯曲。 4、填料过紧。
5、联轴节同轴度超差。
6、电动机、电流表出现故障。 7、排出压力过高,或排出管路阻力太大。
1、吸入高度差太大,液体吸不上。
2、轴承磨损间隙过大。
3、主动与从动齿轮轴平行度超差、主动齿轮轴与电机轴同轴度超差。 4、轴弯曲。
5、泵壳内进杂物。 6、齿轮磨损或咬毛。 7、键槽松动或损坏。 8、地脚螺栓松动。 9、吸入空气。
4、更换轴承。 5、重新选用填料。 6、紧固。 7、纠正。 8、更换。
1、冷却。 2、调整间隙。 3、调整或更换。 4、调整。
5、开大出口阀降低压力。 6、更换润滑油脂。
1、更换泵或把油加工温。 2、检查过滤器,清除杂物。 3、更换。 4、调整。 5、找正。
6、修理或更换。
7、调整溢流阀,降低排出压力、疏通或放大排出管路。 1、增高液位。 2、更换轴承。 3、找正。
4、更换。
5、清理杂物,检查过滤器。 6、修理或更换。 7、修理或更换。 8、紧固。 9、消除漏气。
47 齿轮泵完好标准
47.1 运转正常,效能良好
a) 压力、流量平稳,出力达到铭牌能力的90%以上,或能满足正常生产的需要。 b) 轴承温度:滑动轴承不大于65℃,滚动轴承不大于70℃。 c) 运转平稳无杂音。
轴封泄漏:填料密封泄漏量小于10滴/分;机械密封泄漏量小于3滴/分。 47.2 内部机件无损坏,质量符合需求
主要机件的质量、联轴节径向和端面跳动、齿轮的啮合间隙、安装间隙应符合《齿轮泵检修规程》的规定。
47.3 主体整洁,零附件齐全好用
a) 溢流阀、压力表、温度计定期校验,灵敏准确。 b) 主体整洁。
c) 基础、机座坚固完整,地脚螺栓及各部位连接螺栓应满扣整齐、紧固。 d) 机体清洁,油漆完整,符合《设备管道的保温油漆规程》的规定。 47.4 技术资料齐全准确,应具有:
a) 设备履历卡片。 b) 检修及验收记录。 c) 运行及缺陷记录。 d) 易损配件图纸。 48 49 50 51 5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