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泪为谁流》
1. ①为小说定下一个凄凉的基调。或:渲染了悲剧的气氛。②交待悲剧产生的客观原因(如:因为黑夜,儿子看不清来人的面容;因为黑夜,父亲不能发现玉米地里藏着的人)(注:每个要点2分)
2.①宽厚仁慈,充满父爱;②勤劳俭朴,节衣缩食,供儿子读书;③身在乡野,目光远大,以培养儿子成才为已任。(评分标准:答对一点给2分,答对二点给4分)
3.老天爷为这对父子在生活的泥沼中相互理解,相互关爱,苦苦挣扎的意志与真情感动得流泪。(或:老天为这对父子在生活中的悲剧结局而流泪)(评分标准:不要求字面一致,但如只答“泪为父子二人流”则给1分)
4.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题目,答案不强求一致,能言之有据,自圆其说即可。小说中主要的表现手法有:①对举(或对应),将对父亲和儿子的描写两两对举,使父子二人的形象更加鲜明;②倒叙,产生悬念,扣人心弦;③烘托,让黑夜烘托悲剧的色彩;④诗化的语言,使小说充满了抒情色彩等等。(能就其中一点鉴赏得较好的,符合小说实际,就可给满分。只能点其表现手法,而不能作具体评述和分析的,只给2分。分析欠妥,语言有毛病的,酌情扣分。)
2、《天职》
5.“天职”在小说中的两重含义:一是指一个医生应尽的职责,即救死挟伤;一是指爱国者应尽的职责,即同法西斯作坚决的斗争,保卫自己的祖国。(共4分,每一点2分)
1
6.海尔曼是一个医术高超、医德高尚的医生。他心地善良,宽容,为了救助他人,他不计个人恩怨,把救死扶伤当作自己最高的职责,他又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以他的手术刀作武器,沉着勇敢地处死了凶怒的法西斯头目,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6分。答出基本要点即可)
7.小说中的前两件事着力表现海尔曼高尚的品德,特别是他把救死扶伤看作医生的天职这一点,从而对中心事件作了有力的铺垫。这样一位医生却把手术刀变成了武器,这就更加突出主人公的爱国主义精神,使海尔曼这个人物形象更加饱满厚重,有说服力,也强化了小说的主题。(6分,意思对即可)
8.B、C(B.第一处“上帝”是“安排”“海尔曼”救死扶伤,不是“反法西斯”;C句中没有比拟手法,全句也不是突出声音“宏亮高亢”,而是突出“坚定有力”)(共4分。每题2分)
3、《杀羊》【参考答案】
9杀羊时放不放血的手段 如何宰病人的手段。
10、病人看病 医生“宰”人
11、这本是医生看完病后常规的动作,这里是医生在洗去“杀羊”时沾染的“血迹”。形象地暗示出白大褂的杀羊的本质。
12、文中身穿白大褂的“我”。
13、不仅指以杀羊为职业的病人,更是指违背医德、利欲熏心的医生
2
4、《依偎那片阳光》
14、渴望得到世人的理解与关照
15、①炫耀自己 ②讨好别人
16、反衬出老战士处境和内心孤寂
17、我不可能给他任何关照
18、A、D
5、《永远的门》
19.C F (每项2分)
20.开篇的环境描写中,“古镇”、“古井”、“古老的平屋”、“格局多年未变”,暗示着这里的生活、人们的思想感情、思维方式极易成为一种陈旧定势,成为一种难以改变的积淀;“普通的小杂院”“普通人家”则暗示这样的聚居地,这样的人群具有普遍性(2分)。这正是小说主人公郑若奎、潘雪娥,促使其生活、形成其性格、驱使其行为的特定环境。作品这里的环境描写为推进情节、塑造人物、表现主题作了有力的烘托(2分)。
[评分标准]①环境是怎样的,2分;②环境描写的作用,2分。
21.①对潘雪娥而言,郑若奎的去世使她失却了情感上的依傍(2分)。②对小院中的人们而言,郑若奎的去世,使他们对“郑、潘二人产生爱情”的盼望一下子落空了(2分)
3
[评分标准]①指出针对的双方(人们、郑潘二人),各1分:②针对的双方怎么样了,即“缺憾” 的是什么,各1分。
22.纵观全文,推动这篇小说情节发展的线索是小院人们对郑、潘二人的感情变化(2分)。开始,人们热切盼望郑、潘二人能产生感情(1分);接着,人们对二人的缺乏温情表示遗憾与同情(1分);后来,人们为郑若奎的突然去世、也为郑潘二人永远无法结合而悲痛,同时对二人的行为表示敬意(1分);最后,人们看到隔壁上的门,为郑潘二人暗中“私通”而倍感愤懑(1分)。
[评分标准]①“线索”是什么,2分;②“线索”在文中如何体现,4点每点1分:③“线索”的确认不当,本题不得分。
6、《睡美人》参考答案
23、第9段中“这道坚固的厚墙”在问中具体指什么
导演对于b角不如a角的定性思维以及已形成的偏见
24、“将一对“情人”隔开,导演了一出悲剧”这个句子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
将一对排练得天衣无缝的搭档分开,使之前没有让B角来演感到悔恨。
25、女A角具有哪些品质
成人之美、容人之度,在关键时刻愿意牺牲自己成全他人的良好品质
4
26、本文最突出的艺术手法是什么?
动态描写和欲扬先抑
8、《沼泽地》参考答案:
31、由好奇发现它的力量。
被它震撼而对作者肃然起敬。
体味到它的内在生命力而为之深深折服。
32、这位老画家早就疯了;这位老画家生前为焦躁和不安所折磨,沉浸在痛苦和危机之中无法自拔;从这位老画家身后的寂寞中说明他生前更不为人所理解。
33、小说的主要情节围绕一幅题为“沼泽地”的油画展开的,提示故事内容;(2分)象征画家进行艺术创作的险恶环境,更好地表现画家执着的艺术追求;(2分)表达艺术家在严酷的现实中要保持独特个性的艺术观和人生观,深化作品主题。(1分)(5分,意思对即可)
34、身材魁梧,追求时尚,缺乏艺术鉴赏力,浮浅而又直爽。(2分)用记者对画家情况的介绍推进情节的发展;记者对画作的评价,反衬出画家的艺术追求,有利于深化主题。(2分)(4分,意思对即可。)
酒婆答案:
5
1、B C(A项“炮打灯”不是物美价廉的酒,“洒脱放纵”与原文说“晕头涨脑地洒脱洒脱放纵放纵”意义不同。D、老板只是对酒不搀水反而害了酒婆感到别扭和奇怪,并没有内疚和后悔。E、小说主题在于揭示批判“习惯于作假”的社会现象,不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2、她的外貌、拿钱时的动作、“没有知道她叫什么”等,说明她一个穷困、地位微的人。而喝完就走,从不赊账,也不多事,又说明她虽嗜酒却很老实本分。她最后为荒唐的现实所吞噬,是一个非常可怜的下层小人物。
3、小说极力描写酒婆的醉态并且将其写得“好看”,是为了使其醉后的“乐”、“潇洒”与醉前的“黯”、“寒伧”形成对比,表现穷人只有醉后,才能有片刻的“洒脱”。使小说的悲剧意味更浓。
4、(1)洒馆老板几十年以假酒骗人;下层劳动者贫穷、郁闷、麻木,习惯于在虚假中生活。以“首善”称之,表达了反讽之意。
(2)用人们对“假酒”的习惯,表明“假”“骗”文化之深重。酒馆是社会的缩影。结尾写老板的疑问,意在点明主旨——对社会中“假”与“骗”的揭示与批判。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