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探讨
摘要 目的 研究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作用。方法 120例心血管内科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组60例, 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 观察组实行优质护理, 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并加以对比。结果 护理后,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率为100.0%, 对照组为68.3%,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达到98.3%的合理操作率, 对照组为76.7%,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优良率为90.0%, 对照组为85.0%, 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心血管内科实行优质护理服务, 可提高患者满意度及护理人员的合理操作率,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心血管内科;优质护理服务;应用效果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对医疗机构的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传统护理工作中, 只重视疾病护理, 而当前的护理理念则是依据患者的要求, 对患者的护理不能只局限于疾病的护理, 而应该满足患者心理、生活、情绪等方面的要求, 为患者提供更加贴心的服务[1, 2]。作者对2014年1~12月在本院治疗的6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实行了优质护理服务, 同时研究了开展优质服务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在2014年1~12月来本院治疗的心血管疾病患者中, 随机抽取120例进行研究, 其中男68例, 女52例, 年龄28~77岁, 平均年龄52岁, 体重48~85 kg, 平均体重61 kg。在120例患者中, 冠心病患者64例, 脑出血患者19例, 高血压患者22例, 心力衰竭患者8例, 风湿性心脏病患者12例。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组60例。两组年龄、性别、体重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针对于对照组患者继续应用常规护理服务手段, 而将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观察组患者, 同时对60例患者二次分组, 分别为每例患者确定相关负责人, 保证观察组每例患者都能得到全程护理;同时加强管理观察组患者的疾病情况, 实行消毒与隔离等护理手段, 防止患者发生再次感染;要求护理工作人员及时与患者交流, 随时掌握患者的要求与患者病情的发展情况, 为患者提供最好的服务, 同时针对每例患者进行心理疏导, 保证24 h不间断, 实行全天候服务;要求每位护理工作人员都要制订护理计划, 在护理工作中要有重点有目的, 同时要求医院对护理工作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 做到以人为本;要求护理工作人员把患者当作自己的亲人来对待, 对患者要和蔼可亲, 平心静气, 让患者心情保持舒畅。
1. 3 满意率评定标准 在患者出院前对患者进行满意度的问卷调查, >85 分为非常满意; 70~85分为较满意;0.05)。
3 小结
作者对我国最近几年的护理工作进行了研究, 得出心血管内科方面对患者的护理工作存在一定的困难, 也是护理工作中最艰苦的。本院在最近几年针对心血管内科患者的护理也遇到了诸多困难, 如护理工作人员与患者关系紧张, 护理工作人员认识存在问题, 工作效率较低, 由于上述原因的存在导致此项的护理工作一定处于低迷状态, 为患者增加了痛苦, 同时也增加了治疗费用。再有, 护理工作人员心情也受到了影响, 而且还出现过医患纠纷。自从本院引入优质护理服务以后, 使本院日常护理工作、医患关系都得到了极大改善。在日常护理工作中, 护理人员始终坚持“以人为本”, 在平时护理工作中重视与患者的交流沟通, 了解患者的需求, 及时掌握患者的心情变化情况, 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确定最佳的服务方案和治疗方法。为了稳定情绪波动较大的患者, 护理工作人员会在第一时间通知患者家属, 经过家庭与医院双方的努力, 平复患者的心情, 在日常工作中加强了解, 及时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 缓解患者的精神压力, 加快患者身体康复。
参考文献
[1] 徐英. 探讨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效果. 中国保健营养, 2014(14):1300.
[2] 唐蓉. APN排班模式推进心内科护理服务质量持续改进的效果.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2(6):174-17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