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抗战时期湘中地区教育发展述论

2020-03-27 来源:意榕旅游网
第35卷第7期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0l-35 No.7 2014年7月 Journal ofHunan University ofScience and Engineering Ju1.2014 抗战时期湘中地区教育发展述论 周 明 (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湖南长沙410081) 摘要:抗战之前湘中地区教育发展缓墁,抗战爆发后,湘中地区的教育进入了繁荣发展的阶段。不仅学校、学生数量 急剧增加,且首次出现了完备的现代教育层次与体系,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都取得了前所 未有的发展。战时湘中地区各级各类学校的繁荣发展,不仅为抗战培养了大批人才,同时也促进了湘中社会的发展,为战后 湖南教育的恢复提供了保障。 关键词:抗战时期;湘中;教育 中图分类号:K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219(2014)07-0062-03 所谓湘中,即今湖南省娄底市,下辖娄星区、新化县、 展特点,探索教育发展的深刻内涵,为当今教育发展提供有 涟源市、双峰县、冷水江市,民国时期则分属新化、湘乡、 益借鉴。 安化、邵阳四县。L1 民国建立以后,湘中境内小学堂、私塾、 族塾相继改为小学,由于民国政府鼓励县区办学,境内学校 一抗战时期湘中地区教育发展概况 与学生数量发展迅速,到抗战前夕,境内小学已有小学近 抗战爆发后,湖南省未雨绸缪,于1937年7月将全省 1000所。口 其中由湘中著名教育家罗辅重所创办的陶龛学 划分为湘东南、湘中、湘西等三个教育区。 随着战事的扩 校,因其极具特色的办学方式与教学理念而享誉全国,陶龛 大,湘中一度成为湖南的后方,经济、文化繁荣,教育事业 学校以“血性”为校训,立足乡村,教学做合一,教育教学 获得空前发展,不但省内外多所中小学迁入,本地学校也得 制度独特,学校还创办 陶龛旬刊》,与国内外教育界人士 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交流教育办学经验,由于陶龛学校对乡村教育具有开拓性的 (一)小学教育的飞速发展 贡献,学校享有“北有行知,南有陶龛”的盛誉,多次获得 抗战初期,外邑中学纷纷迁入湘中,附设小学,本籍在 湖南省政府和国民政府教育部的嘉奖。p 0可以说陶龛学校在 外知名人士亦纷纷回乡创办小学。由长沙迁入境内的湖南省 当时湖南小学教育界首屈一指,“我省乡村小学成绩多无可 立第一师范、周南女中、广益中学等,以及在境内新办的国 观,费少效宏首推陶龛学校”【4】。抗战之前,湘中境内中学 立师范学院,都开办了小学。这些学校师资优良,教学设备 教育发展较缓,到1936年,湘中中学仅有3所,且无高中。 较为先进,并致力于探索创新教学方法,为当时境内小学起 分别是1912年正式更名的新化县立中学,1925年由蒋氏长 了模范作用。 J1938年,湘乡娄底境内(今娄星区)新办初 春小学与成氏元英小学合并而成的春元中学,此为湘中私立 级小学15所,1~2年制短期小学3所。【6J1939年后,新化 初中之始,另有1931年新化人唐俊、晏孝逊所创办的私立 县知名人士方鼎英、谢国藻、周方、罗教铎等人回乡创办小 上梅中学。由此可见,抗战之前湘中教育虽有成就,但总体 学,他们以“教育救国”为宗旨,并自任校长。【1 同年,双 水平较低。随着抗战的爆发,日军的步步紧逼,长沙形势危 峰境内已有高级小学16所,初级小学近500所。【8】1940年, 急,大量中小学校不得不迁往较为稳固的后方,湘中地区由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国民政府开始实行 新县制》,推 于区位优势,成为搬迁学校的首选,由于大量外邑学校的涌 行国民教育,规定“一乡一中心国民学校,一保一国民学校”。 入,抗战时期湘中地区曾一度文化繁荣。在此期间,各级各 境内私学、族学等都改为保国民学校。【9 由挪威信义会在新 类学校艰苦办学、弦歌不辍,书写了一系列动人的教育佳话。 化创办的洋溪、自溪、沙甸、琅塘、圳上等信义小学都并入 本文试图梳理抗战时期湘中地区教育发展脉络,考察教育发 国民学校,经过合并、并入等方式,仅新化县就有国民学校 752所,学生接近9万。L7J国民教育的推行,促进了湘中地 收稿日期:2013--03—12 区小学教育的发展,普遍提高了境内居民的文化素质,为中 作者简介:周明(1988--),男,湖南娄底人,湖南师 等教育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现代史。 62 (二)中学教育的空前繁荣 抗战之前,湘中境内仅有初级中学三所,抗战爆发后, 随着战事的推进,湘中逐渐成为较为稳固的后方,不少省内 外的中学纷纷迁入境内。其中初级中学有武昌私立成达女子 中学、南岳私立青萍中学、长沙私立复初中学、长沙女子中 学、周南女子中学、枫林中学、衡湘中学以及湘乡县立中学 学、理化及公民训育等7系,次年增设童子军专修科及大学 先修班,1940年创办附属中小学,1941年增设国文数学专 修班,翌年,又增音乐专修科与体育师资训练班,至此,国 师办有7系4科3班。同时学校还扩建了宿舍、食堂、游泳 池、发电厂、医务室、实验室等基础设施。不仅如此,学校 名师云集,有教授35人,副教授l6人,包括全国知名的廖 世承、皮名举、储安平以及钱基博钱钟书父子。1944年, 等,高级中学有长沙私立明德中学、联立长郡中学、省立一 中等等,以及国立师范学院附中。湘中境内中学空前繁荣, 不仅是因为外地中学大量迁入,本地中学的数量亦有较快发 湘桂战事又起,长衡沦陷,蓝田形势危急,国师被迫迁往湘 西淑浦,湘中办学结束。【j2J国立师范学院在蓝田办学将近 六年,培养了大批各类人才,极大地促进了湘中地区各级教 育事业的发展。 展,抗战期间境内创办的初级中学有私立达德学校、私立紫 蜂中学、新化县立女子中学、私立双峰初级中学、私立起陆 初级中学、同大中学、连壁初级中学、维新中学、私立赣风 初级中学等,1939年,私立春元中学增设高中部,是为境 内创办高中之始。至抗战结束时,境内共有初级中学约2O 二战时湘中地区教育发展的显著特点 (一)弦歌不辍,艰苦办学 所,高级中学10余所,与战前相比,不管是数量、质量还 是学生人数都有极大的提高。 抗战结束后,外邑中学和本 地所办之学校,相继外迁或停办,亦有留驻湘中,继续促进 抗战之前,“湖南教育发展的质和量,在全国教育界的 位置,素来是很高的,尤以各私立中小学办理的完善为湖南 教育界的一大特色”[13]0抗战初期,湖南远离前线,相对 稳定,北方和东南的一些大中学校纷纷南迁西移,或途经湖 南,或暂驻湖南,给湖南的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是,随 湘中教育事业的发展。 (三)中等专(职)业教育的较大发展 师范教育方面,抗战之前,湘中中、小学如陶龛小学、 春元中学,都曾创办过简易师范,但都规模较小,影响不大, 实力较弱。抗战爆发后,少量外地师范学校迁入,与此同时, 着战事的扩大,湖南亦有沦陷的危险,尤其是省会长沙,靠 近武汉,形势危急,在此种情况下,长沙的各级各类学校不 得不迁往湘中、湘西等较为安全的地区。文夕大火以前,长 沙各学校人员大体已经疏散,但由于经费的拮据,以及新校 境内亦创办了少量师范学校,为农村小学教师的培养提供了 条件。专业技术教育方面,1938年省立高级工业学校由长 沙迁入湘中,开设机械、电机、化工、纺织等专业,境内始 有中等专业学校。同年,著名的私立楚怡高级工业学校由长 沙迁入新化自沙洲,开设机械、矿冶、土建等专业,培养了 大批专业人才。职业技术教育方面,抗战之前,湘中创办过 简易职业学校,抗战时期外地有部分初、高级职业学校迁入, 同时本地也兴办了一些同类学校,陶龛学校、枫林中学亦代 办职业班。总而言之,抗战时期湘中地区中等专(职)业教 育取得了较大发展,为农村教育的发展以及专业人才的培养 址难寻等现实原因,各种图书、设备并未安全转移,因此, 在大火中,校舍、图书、设备等损失惨重,焚烧一空。虽然 如此,迁往湘中的各级各类学校依然艰苦办学,为保存教育 火种而苦心经营,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仅以长沙名校联立 长郡中学为例。长郡中学1938年初从长沙迁往湘中蓝田, “迁来这样一个穷苦的乡村里,要找到一所容纳几百人的房 屋,真是难乎其难,千头万绪才就一所公屋一湘乡旅蓝会馆, 和一栋民房,作为我们的学膳宿舍”,“初中部四百多人就 在这栋民房里睡着”,在这样的环境下,长郡学子“生活更 加严肃纪律化”,“勤于学业,读书风气浓厚,升大学考者 必中,而且是好大学”[14]0 1945年4月,日军袭击湘乡, 作出了贡献。 (四)高等教育的初步发展 抗战之前,境内无大专院校。七七事变后,国立唐山交 通大学辗转南迁,1938年初迁至湘潭,同年5月,迁至湘 蓝田岌岌可危,长郡师生只好疏散到各山村,图书仪器分散 寄存,寻觅不到合适校舍,再加上天气开始炎热,只好在野 外上课,等危机解除,又返回蓝田。【l5J长郡中学艰苦办学 的情形,同样也是明德、楚怡、周南等名校办学的真实写照, 中杨家滩,学生分批徒步迁往,择当地大宅“佩兰堂”“师 善堂”办学,继续上课。【l川同年10月,武汉沦陷,湘北震 动,1 1月长沙发生文夕大火,人心惶惶,交通大学被迫撤 这些学校的学子翻山越岭,从长沙徒步来到湘中,从头开始, 艰苦办学,弦歌不辍,谱写了一段段可歌可泣的教育佳话。 (二)奋发图强,投身抗战 离杨家滩,仅在湘中办学半年,此为境内出现的第一所高等 学校。1938年7月,国民政府教育部颁布《师范学院规程 , 决定筹建全国第一所国立师范学院,由于湘中蓝田远离抗战 前线,又有铁路、公路和水路航道,地理位置优越,因此国 立师范学院临时院址设于此地,1O月筹建完毕,12月1日 正式开学。【ll】国立师范学院租用“李园”为临时校舍,环 境优美,房屋足用。初创时设国文、英语、教育、史地、数 抗战初期,张治中任湖南省主席,为了培养学生的抗战 意识,动员群众抗战,他决定停办高中一、二学期,进行特 殊的战时教育,再把受训后的学生,分配到湖南各县,宣传 组织各界群众,积极参加抗日救国活动。长郡、周南、明德 等中学的学子到达湘中后,开展丰富的宣传活动,以话剧、 63 文艺演出、演讲等方式宣传抗战、动员群众,学生毕业后, 参军抗战的也不在少数。L1 国师学生分组分区域范围,去 农村进行宣传,唤起农民对抗战的关注与同情,Ilq湘中陶 龛学校试办战时农村中学实验班,“一切以抗战为中心,在 和抗战有关的工作方面进行教育,实施军事训育与军事管 山蛮精神,熏陶了湘中地区的教育家们,也体现在了他们的 教育实践活动中。因此,可以说湖湘文化与梅山文化的深刻 内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湘中地区的教育发展。 抗战时期湘中地区教育的繁荣发展影响意义深远。大量 学校的迁入,使湘中境内学校、学生数量急剧增加,推动了 湘中地区文化教育的发展。各级各类学校的兴办,完善了湘 中境内的教育体系,完成了湘中教育的近代转型。学校艰苦 办学,学子投身抗战,发展了基层教育,发动了群众积极参 加抗战救亡活动,掀起了全面抗战的高潮,为抗日战争取得 最后胜利,为中华民族保存文化火种,为后来湘中教育事业 的继续发展,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理,把民族抗战的基本认识、战时常识、抗战有关的技术, 加以灌输,研究如何增强抗战的力量,如何增加战时生 产……如何组训民众,如何服务军人、难民、伤病”【l 。 可以说,这不仅仅是陶龛战时农村中学实验班的指导思想, 同时也是在湘中办学的其他学校的指导思想,在这样的思想 指导下,进行抗战救国活动,为抗战的最终胜利,作出了他 们的贡献。 三战时湘中地区教育发展的原因及其影响 抗战时期湘中地区的教育之所以繁荣发展,原因有很 多。首先,各级政府重视教育发展。1940年,国民政府开 始实行 新县制》,颁布 中国国民党抗战建国纲领及战时 各级教育实施方案纲要》、(<国民教育实施纲要》、 乡镇 中学学校实施要则 、 保国民学校实施要则》等,实行“政 教合一”,“管、教、养、卫合一”,同年,湖南省政府颁 订 湖南省实施国民教育五年计划纲要 、 湖南省各县保 国民学校及乡镇中心学校实施办法>)等文件,f3 这些政策的 颁布实施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保障。其次,湘中的区位优势。 近代以来,湖南是教育发达的省份,尤其是民国时期,在全 国名列前茅,长沙的私立名校享誉国内。抗战爆发后,武汉, 岳阳相继沦陷,长沙震动。长沙的各级各类名校被迫迁往外 地,湘中离长沙较近,又是山区,地势险要,又易于隐蔽。 同时,湘中又有铁路、、公路、水运航道,这样的地理优势使 得湘中成为外迁学校的首选,大量外地学校的迁入,也就使 得湘中成了战时繁荣的文化区。再次,湘中教育家群体的努 力办学。抗战以前,湘中的教育家大都在外办学,如曾广钧、 曾宝荪兄妹、陈润霖、周方、邬千于等等,在本地办学的有 著名教育家罗辅重,毁家兴学的蒋孝原,苦心孤诣的曾广济。 抗战爆发后,曾宝荪在迁于湘中办学的明德当教师。陈润霖 把他毕生的心血楚怡工校,迁回了他的故乡新化,在自沙洲 办学八年。邬干于在抗战之初,也在明德教学,后来自己创 办了行素中学。抗战时期,罗精重所办之陶龛,蒋孝原之春 元,曾广济之上梅,都培养了大批人才,为湘中教育事业的 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最后,湖湘文化与梅山文化的熏 陶。源远流长的湖湘文化的基本精神是:忧国忧民,爱国爱 乡,经世致用,讲求实际,革故鼎新,敢为天下先,坚忍不 拔,乐于奋斗等等。湘中地区的教育家们很好的继承并发扬 了湖湘文化精神,在艰苦卓绝的抗战时期,历尽千辛万苦, 筚路蓝缕,磨血育人,他们用行动来体现和诠释了湖湘文化 的真正内涵。此外,从梅山文化方面来说,梅山文化是湘中 地区特有的文化因素。坚韧果敢、不屈不挠、勇于反抗的梅 64 参考文献: [1】梅季.前言[A】.余国纲.湘中教育志[M】.长沙:岳麓书社, 1995. [2】余国纲.湘中教育志[M】.长沙:岳麓书社,1995. [3】湖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湖南省志:教育志[M】.长沙:湖 南教育出版社,1995. [4】教育调查:一个乡村小学的写真:湘乡陶龛学校概况[N】.湖 南教育,1929.05.10. [5】涟源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涟源市志[M】.长沙:湖南人民出 版社,1998. [6】娄底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娄底市志[M】.北京:中国社会出 版社,1997. [7]新化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新化县志[M】.长沙:湖南出版 社,1996. [8】双峰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双峰县志[M】.|匕京:中国文史出 版社,1993. [9】娄底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娄底地区志[M】.长沙:湖南出 版社,1997. [1O】国立唐山交通大学自湘潭迁湘乡[N】.教育通讯(汉口), 1938.10 10. [1 1】周秋光,莫志斌.湖南教育史:第二卷(1840-1949)[M].长沙: 岳麓书社,2002. [12]刘去非.国立师范学院在蓝田[A】.胡康凡.涟源文史第二 辑[z】.内部发行,1993. 【13]仲平.湖南的教育问题[J】.国论,1938,(1O). [14】凤山.长郡:在抗战中进步,在经济在挣扎[J].湖南青年, 1941,(5). [15]长郡校友会.长郡九十年[z】.内部发行,1999. [16】李西涛.农村宣传记[ 国师季刊,1939,(2). 【17]罗辅重.陶龛学校试办战时农村中学实验班[A].陶龛学校 校友总会、娄底市文史委员会.娄底市文史第二辑[z】.内部 发行,1991. (责任编校:周欣)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