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如何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

2022-09-05 来源:意榕旅游网
■匪 如何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 李善瑞 (方城县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河南方城473200) 近几年来,我一直从事初中语文教学研究,关注培养学生 实,造成在课堂上学生不能积极主动地探究。因此,语文教师 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的方式,接触过不少初中语文教师, 在教学过程中,就应该主动引导学生用自己独特的视角阅读 通过研究发现,初中语文课堂的研究性学习的着眼点.应在于 教材、思考问题,鼓励学生生发自己不同于老师、不同于教参 引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会必要的研究方法,养 的理解,指导学生学会阅读.而并不是一定要学生接受老师的 成初步的研究能力,具备独立精神.以及相应的实践习惯。通 观点。只有这样,语文课才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才能真 过设置问题情境,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通过实验、操 正让学生有属于自己的思维空间.使学生在主动探索、发现和 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活动,经历探究过 体验的过程中增进思考力和创造力,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所 程,获得知识与能力,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得情感体验,是 以,教师必须切实转变观念,树立服务意识,真正把课堂还给 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一条重要途径。 学生。教师要着力组织激励学生进行讨论研究.刺激学生的发 一、尊重学生,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 现欲,从而让他们的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让他们 过去很多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并没有真正体会 的学习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体现。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 “主导”的实质含义。因此,“学生为主体”并不能得到真正的落 无论会不会答,都应给予热情的表扬和鼓励。表扬他们勤于思 提问时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这样才能起到应有的效果。如何进 低层次的学生去完成。这样做.人人都有参与的机会,都能学 行课堂提问呢,我认为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有所成,获取成功的体验,消除厌学、怕学情绪。此外,教师还 一、提问要把握时机.激发兴趣 要特别注意指定非自愿者来回答问题,留心沉默寡言的同学、 好奇之心人皆有之,强烈的好奇心会增强人们对外界信 不爱思考同学的非语言性暗示,鼓励学生间相互启发,使大多 息的敏感性,激发思维,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力,培养学生的 数同学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 自主学习意识。因此.课堂提问,问题要讲究发问方式。改变提 另外,在考虑提问普遍性的前提下。教师还要考虑示范 问角度,使问题提得巧,发人深思,力求新颖,讲求新意,激发 性.既面向全体学生,又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拥有同等的参与机 情趣,切忌平平淡淡,老调重弹。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不是 会和成功感,为部分优秀的学生设计思维水平较高的题目.给 一开始就感兴趣的,为此,教师应当深入钻研教材,抓住突破 他们施展才华的机会。精彩的答题能产生很好的示范与带动 口,给学生设置问题的“障碍”,形成他们心理上的一种“冲 作用,能促进学生较高水平的思维活动。 突”。当学生急于解开这些“冲突”时,也就意味着进行了思维 四、提问要有启发性。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训练,对课文重点、难点的理解自然也水到渠成。于漪老师在 课堂中的提问,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训练和 教《孔乙己》一文时,就很注意发问的技巧。她一开篇就问学 提高思维能力,因而教师应注意提问的角度和问题的深度。善 生:“孔乙己姓甚名谁?”这样一个看似简单却又难以一下子回 于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可以使学生掌握解决同一问题的 答的问题.很自然促使学生认真地研读课文。她在此基础上, 多种解答方法,既拓宽思维的空间,又培养发散思维能力。爱 接着顺势利导学生认识孔乙己没有名字的深刻性.解决本文 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 的教学难点。可见,抓住契机,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会让学生 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学得主动、积极。教师上课如果能恰当地运用提问,把学生引 语文教学应通过提问.让学生展开想象的双翼.探索大千世界 入积极思维的王国中去.教学就会达到最佳境界。 的奥秘。如让学生根据作品描写的内容对文中人物、情节展开 二、提问要循序渐进.化难为易 想象,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从而加深对作品的理解。例 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时要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做到深 如对一篇课文的段落划分,有时是不只一种划分方法的,教师 浅恰当,难易适中。好的课堂提问就像枝头诱人的果实,既非 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假如按其它标准,又该如何划分呢?学生 伸手可得,又非高不可攀,而是跳一跳就能摘到。对于提问的 通过这些训练,就会明确原来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时不是单一 设计,教师要遵循学生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组成由浅入深、 的 他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自然会举一反三,灵活变通。在 由简到难、先简后繁的阶梯式层层推进和扩展的顺序。按照 学生掌握了课本知识后,我们如果引导学生把这些知识与课 这样一个顺序,教师能节时高效地实现教学目标,而且教师 外相关知识联系起来思考,就能扩大知识的利用价值。如在学 在提问的时候要能够视不同情况,作出灵活的变动,可以重 习了《爱莲说》一文后,可以弓l导学生思考:“莲”的精神品质可 点突破,从重点问题入手,灵活运用各种方法与手段。正如特 以与社会上哪些人联系起来呢? 级教师钱梦龙所讲:“先问一些比较易懂有趣的问题.让学生 另外,提问的艺术还涉及到提问的方式、教师的教态、课 尝到解决问题的乐趣,然后逐步加大难度。这样,同学们就好 文的优劣等诸多因素。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创新 似登山一样.过了一个高峰,又有另一个高峰在自己的面前 源之“好奇”与“质疑”。总之,教师如果在课堂上实施适时适 了,于是他们登高的兴趣会越来越浓,课堂气氛也就越来越活 度而且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就一定能够发展学生思维和提 泼了。” 高教学质量。教学是一门艺术。高效的课堂是一件精美的艺 三、提问要面向全体,分层设计 术品,低效或无效的提问是败笔.而有效提问则能成就精品, 在一个班级中,学生的水平不同,个性差别也很大.思考 锦上添花 分析问题的角度、方式不尽相同。教师在设计提问时要以调动 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为目标,可依据学生“近期发展水 参考文献: 平”的低、中、高把他们分层。在提问时,难问题由高层次的学 [1]徐越化.中学语文教学法. 生去“侦察”,一般性问题由中层次的学生去突破,易答问题由 [2]韦志成.语文课堂改革中的十大关系 毒 试周刊201o年第41期 初中语文教学中多媒体的灵活运用 龙雪凤 (佛山市顺德区南江初级中学,广东佛山528300) 摘 要:多媒体辅助教学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优化 画意。如王湾的《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 课堂教学的手段。本文从多媒体在诗词教学、文言文教学、现 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 代文教学、名著学习、综合性学习、教学中多媒体运用要注意 达?归雁洛阳边。”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 的问题等方面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多媒体的灵活运用。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陶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语文教学 灵活运用 渊明的《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 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发达,多媒体技术广泛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等。一首诗就是一幅画,如果我们 运用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当然它也惠及教育事业。传统的 只是凭着一张嘴、一支粉笔,很难向学生解释清楚其中的诗情 语文教学形式越来越受到冲击,语文教师如何将多媒体技术 画意。因为初一学生的语文功底还远远没有达到那个层次.而 灵活运用于语文教学,使传统与现代完美结合呢?我认为,不 多媒体可以帮我们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将作者、写作诗时 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文章,我们应该区别对待,把多媒体技 的时代背景通过画面展现给学生,然后将每一句诗词所能表 术运用在该用的地方。 现的画面也呈现给学生,学生对于诗的内容的理解也就很容 一、在诗词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妙用。 易了。 苏轼在评论王维的诗画时曾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 学生在学诗时眼前有画面,记忆的时候.脑巾也A然会呈 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所谓“诗中有画”,是指语言艺术中有 现出画面来.这样就能很好地记忆诗的内容,而且这种记忆是 着造型艺术的因素,是以抒情方式写景,景在情中,情中含景, 深刻的。这样,经过训练,在以后学习诗词的时候,他们脑中也 使客观的景主观化。所谓“画中有诗”,是指在有形的画面中蕴 就自然能呈现出画面来.对诗的理解就能达到一定的高度。 含着诗的情趣和不尽之意。 二、在文言文的教学中通过多媒体来帮助学生理解、记忆。 不只是王维的诗充满画意,其实,很多古诗词都充满诗情 文言文的学习内容包括作者作品的介绍、重点词语(古 考的精神,鼓励他们敢于在别人未发现问题的地方大胆质疑 什么原因使他一变又变?作者为什么要塑造这个形象?”这 的勇气。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权利和学习个性.真正保证学生 样.在我的引导下.通过一组从易到难、环环相扣的设问,学 的学习主体地位。 生在反复研读课文的过程中对课文的重点、难点有了科学的 二、课堂提问。营造主动探究氛围 理解。 学生们在符合自己身心特点和发展水平的探究活动中, 三、课堂讨论。促进研究深入拓展 常常表现得兴趣盎然、动机强烈、情绪高涨,接受知识和综合 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充分激活学生的思维,尤 运用知识的效率也特别高。“研究性学习”较之其他语文实践 其是创造性思维,促进“研究性学习”向纵深发展,课堂讨论和 活动更需要主体发挥能动性、创造性。可见,调动学生的学习 课堂辩论是一条有效的途径。我在语文教学中,首先真正做到 兴趣对研究性学习来说具有重要的特殊的价值。如:我在讲授 “精讲”.对于学生已理解的坚决不讲,不是教学重点的不讲或 《死海不死》一课时,一开篇就给学生提出这样三个问题:“题 少讲;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引导学生通过与人交流激活思维, 目中两个‘死’是什么意思?”…死’与‘不死’矛盾吗?”“文末的 解开思维的死结.进发创造的火花,发展创新能力。其次,在授 ‘死海真的要死了’。这个‘死’又是指什么?”然后让学生带着 课时,多留给学生主体学习活动的空间、时间。最后,在教学 这一连串的问题去阅读课文,很好地激发了学生对课文的探 中,针对课文中有争议的问题,或是对课文的评述性问题,组 究兴趣。学生急切地研读课文找答案。最后,学生理解了“死” 织开展讨论活动。引导学生多角度地思维、探讨,为学生的讨 的三个不同含义.也掌握了死海的特征,以及形成过程。本来 论、辩论创造机会.引导学生把“研究性学习”引向深入。如:结 一篇看似枯燥无味的说明文,使学生学得饶有兴味,关键在于 束《愚公移山》一课教学之后,我并没有停止探讨,而是根据学 我结合教材实际,抓住了突破El,并把它转化成了学生感兴趣 生提出的问题组织一场“愚公移山还是搬家好”的辩论,引导 的“探究”。 学生就此问题展开激烈的辩论。有的学生认为愚公不必移山, 当然.要上好一节语文课,使语文课堂始终处在一种研 他可以搬家,或可以开山辟路,或是靠山吃饭发展经济;甚至 究性学习的氛围之中,单凭一两个提问是远远不够的,教师 有学生认为愚公“投诸渤海之尾”的做法是利己不利人,是破 需要站在高处,从整节课、整篇课文来谋划,设计出一组有计 坏环境、破坏生态,等等。我对学生的这些多元化思考进行了 划、有步骤的系统化的问题,这样提问才有一定的思维深度, 鼓励性的评价.并对讨论进行总结归纳:在生活中我们不仅应 才可能激发学生研究的欲望,使课堂在研究性学习的氛围之 该“肯干”,而且应该“巧干”。这样,既达到了教学目的的要求, 中从多方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乃至创造能力。又如我在 又避免了学生无的放矢地讨论问题,从而锻炼、提高了学生思 讲授《变色龙》一文时,采用这种分层设问的方式进行教学。 维的准确性。 先提出问题:奥楚蔑洛夫的基本性格是什么?针对这个问题 语文教学实践说明:学生对语文研究性学习这种以获取 学生较容易回答出“善变”来:然后问:他“善变”的特征有哪 知识为目的、以解决问题为中 D的学习方式是有兴趣的,只要 些?学生的热情便高涨起来,纷纷答“变得快”、“反复无常”、 语文教师认识到了这一点,并积极主动地为学生创造良好的 “变得愚蠢”、“好笑”等;在此基础上,再继续问:“他虽变来变 条件,学生就可以在研究性活动中焕发学习热情,进而深入挖 去,但有一点是没变的,那是什么?”学生可以毫不费劲地回 掘教材.质疑解疑.享受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快乐,语文素质也 答出“看风使舵”。最后顺势利导提出更有深度的问题:“是 会得到整体提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