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亚里士多德的德性思想
报告人:崔孟军
【摘要】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论是西方德性伦理的源头,其对后世伦理学的贡献在于,既坚持道德的理性本质,又不是诉诸构建理性,而是主张与情感感受、行为相交融的理性。他认为,伦理德性帮助人们找到“合理原则”,使其行为合乎中道;理智德性使人触及普遍的本质,使人们的行为合乎完满德性。两种德性相辅相成,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德性。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 德性 伦理德性 理智德性
引言
公元前三百八十四年亚里士多德出生于色雷斯的斯塔基拉,这座城市是希腊的一个殖民地,与正在兴起的马其顿相邻,他的父亲是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的宫廷御医。从他的家庭情况看,他属于奴隶主阶级中的中产阶层。亚里士多德一生勤奋治学,从事的学术研究涉及到逻辑学、修辞学、物理学、生物学、教育学、心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美学、博物学等,写下了大量的著作,他的著作是古代的百科全书,据说有四百到一千部,主要有《工具论》、《形而上学》、《物理学》、《伦理学》、《政治学》、《诗学》等。他的思想对人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创立了形式逻辑学,丰富和发展了哲学的各个分支学科,对科学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也是最早论证地球是球形的人。
亚里士多德是现实主义的鼻祖。不同于他的老师柏拉图以自己假定的理想国衡量现实,他主张从现实的国家出发,防止国家堕落和促进国家的发展。他对人性和理性持怀疑态度,主张法治,而法律的来源也不是人的理性或者学者的思考,而是来自于历史和传统中为人
们所遵循和认知的东西,也就是历史的理性。他对变法和改革持一种十分谨慎的态度,非到万不得已不宜改革。同柏拉图一样,他认为城邦高于公民,但是他也主张人有自己的权利。因为城邦不仅是理性的产物,也是人们满足自身需求的产物。因此他要求实现城邦和公民利益的平衡。他还确立了公平的正义和交换的正义的均衡正义原则。一方面对于不同出身、财产、地位、能力的人要平等对待,另一方面对于特殊的任务也可以给予特殊的优待。为此他非常推崇民主制和君主制的结合,在立法问题上实行民主,行政上实行君主制。他希望借此在维护城邦整体利益时保证公民的各种利益,并提出了分权学说。他还是类型学大师,依据统治者人数多少和是否维护全体公民利益把城邦分为六大类。并论证了各种整体的演变,其演变是逐渐变坏,其原因则是那种综合的正义原则被破坏。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最伟大的一位思想家、科学家和哲学家,他本人和他的哲学思想对欧洲乃至世界哲学影响至深,堪称古希腊最伟大的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是许多门学科的奠基人,也是许多世纪以来哲学家们的老师。“哲学”这门学科到他手里才第一次正式同其他学科分开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亚里士多德最终形成了他的德性论(也叫美德论) ,为后世的德性伦理确立了基本的哲学概念和研究的新起点。
一, 德性
德性这一概念,在所有古希腊伦理学体系中都是最根本的概念,本义是指任何事物的特长、用处和功能。在希腊人的最初用法中,它是被用来指武士的高贵行为,例如在荷马史诗里,德性的意义几乎等同于勇敢。苗立田先生认为,德性一词是从战神Arees派生出来的,拉丁语的对应词是 virtue, virtue的词干Vir表示男子,可见从来以战斗求生存的人类,难免把在战斗中所表现出来的英勇气概当作首要德性。严群先生在《亚里士多德之伦理思想》中写道:“virtue一字,希腊文作excellence解。由是观之,virtue一词,盖指一切事物之适当功用。以言人类,则所以实现人生目的之方,换言之,即所以发展理性
之活动者也……”[1]。亚里士多德也认为,马的德性,在于它善于奔跑;眼睛的德性,在于它的视力灵敏。可见,在广泛意义上,亚里士多德也像那个时代的希腊人一样,把德性的概念用于所有生命物及其现实活动。据此,德性在人的例子中便有了特别的意义,他认为“人的德性就是种使人善良,并获得其优秀成果的品质。”[2]
从古希腊人和亚里士多德的德性定义中可以看出,德性概念的内涵在古希腊时期尚未分化开来。在亚里士多德和许多哲学家那里,人的德性通常是相对于灵魂的理性部分和欲望部分而言的。亚里士多德认为 ,德性是指灵魂方面的优秀,而不是肉体方面的优秀,人的生活 ,是依靠灵魂而不是其他的东西,所以“德性就在灵魂中”。灵魂分为理性和非理性(欲望)两个部分,与之对应的德性也分为理智德性和伦理德性两类。其中,理智德性是思维,理智的活动通过思维来实现,如理智、明智等;伦理德性则来自风俗,由习惯养成,如节制、慷慨等。恰恰在这里,亚里士多德认为,只有理性灵魂和非理性灵魂相互结合和化通从而达到一种优秀的状态 ,才能称其为真正的德性。这正是他认为苏格拉底关于“美德即知识”不够完全的原因和答案,即美德虽然离不开理性的指导,但是美德并不完全等同于理性。因此 ,亚里士多德认为,应该把伦理道德和理智道德相融通,使人们既有智商也有情商,且智商与情商并重。情感、欲望等非理性灵魂要接受理智形式的指导,或者非理性中包含着理性的成分,否则,就不是纯粹的道德。
二, 伦理德性
亚里士多德说,伦理德性既不出于自然,也不反乎自然,它是在灵魂中生成的。灵魂的欲望部分通常呈现三种状态——感受、潜能和品质。感受没有高尚和卑劣之分,如愤怒、恐惧、喜悦等 ,仅仅与快乐和痛苦相伴随,因此,德性不是感受;潜能是与生俱来的,没有善恶之别,因此,德性也并不是潜能。由此得出,德性只能是品质,而所谓品质,是指人的 自然状态的情感、欲望、智力等先天素质,通过练习、陶冶而相互协调、涵容和化通,
从而达到某种带有普遍性的状态。伦理德性是作为灵魂欲望部分的优良实现活动的品质,是指在社会生活环境中,受到社会共同体的行为方式、节制态度的熏陶而形成的对人与事的合适反应的品质,是关乎感受和行为的品质,是关于痛苦和快乐的德性。
亚里士多德认为,伦理德性是由风俗习惯沿袭而来的,把“习惯”改写一下就是“伦理”。其实,没有一种伦理道德是天生而来的,凡是自然存在的东西的本性就是不可以用习惯来改变的:“我们的德性既非处于本性 ,也非反乎本性生成,而是自然地接受了它们,通过习惯而达到完满。”[3]并且,由于社会历史的局限性,亚里士多德甚至认为,品质要追随着不同的实现活动,德性实现要参与城邦政治,即做勇敢的、善良的公民。因此,伦理德性的达成必须具备社会习俗的背景,他认为,由于社会生活的延续性 ,传统风俗习惯规定着人的精神的拓展方向,使他们获得自我意识的结构性。而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它的风俗习惯本质上是普遍的,因为它是人们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形成的,并由许多人在实践中延续着,选择着,直至流传下来。
伦理德性既然是由风俗习惯沿袭而来的,那么,人们的心灵在受到普遍教化以后,就会去除情感中的简单感受、欲望中的直接冲动等个别性品质 ,而保留比较适当的东西。亚里士多德在道德选择问题上提出“中道”说:保留和去除既不能过度,也不能不及,德性是一种具有选择能力的品质,并且有过度、不及和中间三种性格。过度与中间都被亚里士多德视为恶的,只有中间才是道德的选择。即作为最高的善和极端的美,伦理德性就是中道。在不同的行为和感受中,“中道”有多种表现形式,如居于恐惧和逞强之间的勇敢,在财富问题上居于慷慨和大方之间的大度等等,同时,“过度、不及和中间,每一种都以某种方式和另两种相反对,两个极端与中间相反对,它们之间又相互反对,中间也和两个极端相反对……” [4]。因此 ,在每一件事物中找到中间,需要一定的技巧,两权相害取其轻,选择“适当”的,就是中道的。不过 ,并非全部行为和感受都可能有个中道,有些行为和感受的实现活动就是罪恶,如偷盗、杀人、歹毒等。
综上所述,伦理德性具备以下特点:一,伦理德性是在人伦关系中形成的。从亚里士多德要求公民都做城邦中善良的公民开始,这种关系就是在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形成的,它培养的是人与人之间在交往过程中的规范意识,启发人们追求普遍的、“善”的品质。二,伦理道德不是指某种知识,而是指要生成优 良的品质,使人们行为正当。“我们探讨德性是什么,不是为了知,而是为了成为善良的人,若不然这种辛劳就全无益处了。”
[5]
意即,一个人不是先成为有德性的人再去做有德性的事,相反是通过做勇敢、正义等德
性的事而成为德性的人。三,伦理德性不仅在于行为具有某种性质,而且要出于某种心的状态。只有当一个人知道他要做的行为,并且自愿地、因其自身的原因、且出于一种确定的品质而选择它时,这个行为才是德性的。
三, 理智德性
理智德性是思考、反复思维的德性,是人的灵魂中的理性部分的优秀品质。亚里士多德把理性也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我们用它来思辨那些具有不变本原的存在物,另一部分我们用它来思辨那些具有可变本原的存在物。”[6]前者是一种科学认识,后者是对可变事物进行推算或考虑,因为谁也不会去考虑那些不可改变的事物。理智德性又分为理论理性的德性和实践理性的德性。所谓理智德性,就是指理性的这两部分的优秀功能得到了发挥的状态和品质。理性可以在日常行为和生活中对欲望和情感起到指导作用,例如,一个人可以掌握数学知识和几何知识,并能进行推演和运算,这表明人是有理性能力的;再如,我们通过日常生活中人们对于欲望的趋避,可以得知人们必然会进行肯定或者否定的判断。 亚里士多德说:“设若灵魂通过肯定和否定而探索真理的方式有五种,这就是:技术、科学、明智、智慧(努斯) 、理智,因为判断和意见可能有失误。”[7]这些方式中,既有理论理性也有实践理性。
其中,科学、技术、智慧、理智属于理论理性。亚里士多德认为,科学明显地是理论
理性,因为“只有出于必然的东西,才能被科学地认识,当然是永恒的东西”[8]。也就是说,科学地认识的东西是不可以改变的,而可以改变的东西又都被列在思辨之外。其次,技术是关于可能改变的事物的,“是一种以真正理性而创制的品质”,因为技术就是创制,而创制并不是实践,在一定意义上说,技术就是巧遇,“技术依恋着巧遇,巧遇依恋着技术”。但是,技术的创制活动毕竟与实践不同,技术的目的在于运用技术而创造出来的成果,而实践的本身就是目的,是人生价值和人生意义的终点。正因为有这样的区别,就需要一种行为活动的本身成为目的,此时,理性就是实践的。明智便是这样一种关于实践的理智德性:善于策划对自身的善以及有益之事,它与科学、技术的区别在于明智本身就是一种德性,“ 明智必然是对人的善,是以理性而实践的真品质”,引是一个人在日常行为中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灵情感倾向和理性素质,是人的性格中固有的东西,不会被遗忘。而科学和技术的知识则是一种可以获得,也可以被遗忘的获得性知识。苗力田先生认为,与明智有相同之处的智慧有广狭义之分,广义上是指一切最完满的德性,包括最娴熟的技术,最精确的科学等,拥有这样德性的人称为智慧的人。狭义上是指在理智德性范围内的全面的知识,只知道一点知识的人不是智慧的人。亚里士多德认为,智慧在理智德性中居于最高地位,是人的最高等的德性,是对科学中的最初原理和普遍知识的把握,是对宇宙万物的真理性知识的探究,明智则只处理与人有关的事务,只追求人自身的好处或善。
亚里士多德认为,明智与伦理德性是相互依赖而密不可分的,他强调,明智必然是对人的德性,似乎是人的世界中的治理者。人在进行选择的时候,要有理智为伦理行为提供德性原理。他说,明智就是善于运用理智策划对 自身的善以及有益 的事情,就是善于考虑并且做出正当的选择,因为行为良好就是目的本身。从这个意义上说,明智又是实践的,是关于对人的善和恶的真正理性的实践品质,明智的人总是能够审慎考虑而促使好的结果出现的人,明智的人所作的判断,是关于行为的,也与情感感受相关。明智并不要求人们掌握全面的知识,而仅以个体为对象。
可见,德性是包涵了实践智慧的德性,实践智慧也是包含了德性的实践智慧。实践智慧是关于道德的知识, 它帮助我们决定在与道德有关的事务中如何行动。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实践智慧就是一种有教养的知觉,它能够判断在特定的情境中德性的实践所要求的是什么。有实践智慧的人就是可以通过经验来判断事物的正确与否的人,有实践智慧的人能够看出什么对他们自己是好的,以及在一般的意义上什么对于人是好的。亚里士多德引导人们通过具有实践智慧的人来把握实践智慧,一个有实践智慧的人同时也是有德性的人。这正是实践理性的意义所在。
四, 伦理德性和理智德性的关系
首先,把人当作偏重动物的人来看,伦理德性就是美德,其标准是中道,由实践智慧所规定;把人当作偏重理性动物的人来看,理智德性就是美德,其基础是明智,由理性智慧所决定。其次,伦理道德只考虑具体环境中的事实,以个别事物为对象,是人们长期经验积累的结果,故能帮助人们找到“合理原则”,使人的行为合乎中道;理性智慧则追求事实的原因和普遍的本质,它所确定的德性(美德)就是知德,即思辨,为求知而求知,为思考本身而思考。最后,二者相得益彰。没有明智就没有伦理道德 ( 明智是理智德性的品质),因为没有明智就不存在主要的善;同样,除去伦理道德也就不存在明智,因为德性提出目的,明智提出到达目的的选择。
【总结】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论是西方德性伦理的源头,《尼各马可伦理学》是其道德观的集中体现。他立足于现实生活,为自己当时所处的社会寻找道德出口,并分析人的道德性,其意在于把灵魂的非理性的部分也包括在道德完善的过程中,不过这并非从一种超经验的原理引申出来,而是从人本身的天性引申出来,从而为后人研究德性、习成德性夯实了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严群.亚里士多德之伦理思想[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2][3][4][6][7]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苗力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5]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全集(第八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