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关于中原经济区发展中一些问题的思考与建议

2020-02-08 来源:意榕旅游网
关于中原经济区发展中一些问题的思考与建议

作者:高建国

来源:《科技创新与生产力》 2013年第9期

高建国

(河南大学经济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

摘 要:简要介绍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提出中原经济区规划的指导思想,详细论述了正确理解与实施郑汴一体化,用建设卫星城组合的方式规划建设郑州新市区,建设综合交通枢纽,克服交通运输瓶颈制约作用,促进黄河北岸发展,推进郑州快速发展的若干思路;提出了中原经济区4个分区和1个首府的划分模式设想,指出其利于管理、促进高等教育发展、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中原经济区;划分;卫星城;郑汴一体化;郑州

中图分类号:F213.9 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674-9146.2013.09.028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所发布的《中原经济区规划(2012—2020年)》,其内容全面、详尽、科学,为中原经济区的发展描画出了一幅令人鼓舞的瑰丽蓝图。下面,笔者将就关于郑汴一体化与郑州的发展及中原经济区4个分区的划分与其高等教育的发展等方面,结合应选取什么样的最优举措等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建设中原经济区

为了以下论述的需要,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2年12月3日发布的《中原经济区规划(2012—2020年)》中摘录部分内容如下。

中原经济区是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明确的重点开发区域为基础、中原城市群为支撑、涵盖河南全省、延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区域,地理位置重要,粮食优势突出,市场潜力巨大,文化底蕴深厚,在全国改革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规划范围包括河南省全境,河北省邢台市、邯郸市,山西省长治市、晋城市、运城市,安徽省宿州市、淮北市、阜阳市、亳州市、蚌埠市和淮南市凤台县、潘集区,山东省聊城市、菏泽市和泰安市东平县,区域面积28.9万km2,2011年底总人口1.79亿人,地区生产总值4.2万亿元,分别占全国的3%,13.3%和9%。

中原经济区地处我国中心地带,是全国极具发展潜力的区域。改革开放特别是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以来,中原经济区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具有在高起点上加快发展的优势和机遇。中原经济区的发展优势主要体现在粮食优势突出,产业基础较好,市场潜力巨大,文化底蕴深厚。

提升郑州区域中心服务功能,支持郑(州)汴(开封)新区加快发展,深入推进郑(州)汴(开封)一体化,提升郑(州)洛(阳)工业走廊产业和人口集聚水平;推动多层次高效便捷快速通道建设,促进郑州、开封、洛阳、平顶山、新乡、焦作、许昌、漯河、济源9市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形成高效率、高品质的组合型城市地区和中原经济区发展的核心区域,引领辐射带动整个区域发展。

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加快完善多层次城际快速交通网络,实现以郑州为中心的核心区域9个城市融合发展,进一步增强中原城市群辐射带动作用。深化城际开放合作,发挥轴带集聚功能,推动邯郸、安阳、邢台、鹤壁、聊城、菏泽、濮阳等北部城市密集区提升发展,促进蚌埠、商丘、阜阳、周口、亳州、淮北、宿州、信阳、驻马店等豫东皖北城市密集区加快发展,形成与沿海地区沟通联系的前沿地带。强化交通一体、产业链接、服务共享、生态共建,构建中原城市群、北部城市密集区、豫东皖北城市密集区一体化发展格局,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中原城市群。

关于郑汴一体化与郑州的发展

在推进郑汴一体化与郑州的快速发展中,对于《中原经济区规划(2012—2020年)》的理解要科学、准确,否则,会给建设与发展造成损失。

关于郑汴一体化

郑汴一体化应该如何实施呢?按照惯例,城市的发展通常是在原有城区的边沿地带,根据规划好的区域,一片一片地向外建设。这样做看似可以尽量减少占用农田,保护农业发展。例如北京、上海等城市都是这样做大做强的。此即所谓的摊大饼式的城市发展方式。郑汴一体化好像也在沿着这种模式推进:开封在310国道与连霍高速公路间沿着几条新修的连接郑汴的大道不断向西摊大饼,郑州这块大饼则不断向东摊进,不用多少年,两张大饼就连成了一张长条形大饼,再加上金融同城、公交同城、电信同城的实施,郑汴一体化可以说就实现了。

上面对郑汴一体化的理解与做法对吗?笔者认为是不妥的,其中含有一些错误的成分。因为对于较大的城市而言,摊大饼式的发展会增强热岛效应,加重空气污染,导致交通不畅,造成瓜果蔬菜运进城的距离加大、费用增加,从而使城市的宜居程度明显降低。这当然与促进城市发展的初衷是相悖的。那么,关于郑汴一体化应怎样理解与实施才适宜呢?下面将在对郑州的发展模式进行分析后再给出其答案。

关于郑州发展模式的分析

宜居程度不能由于发展而降低。郑州市区的西部被群山环抱,南部则丘陵起伏,并且市区高楼林立,繁茂的大树密布,使得市区上空的空气流通不畅。市区大量的人工构筑物及柏油路面吸热快而热容量小,在相同的太阳辐射条件下,它们比郊区的绿地、水面等升温快,温度高。再加上市区人口密集,各种车辆特别多,每天都在向外排放大量的热量,结果,在没有大风的晴天,市区白天的气温比郊区可高出1~2 ℃甚至更多,此即所谓热岛效应。不过郑州半盆地式的特殊地形会使热岛效应更加明显。需要说明的是,市区大量的人工构筑物及柏油路面白天吸收储存的太阳能比郊区的多,但夜晚时市区降温的速度要比郊区缓慢,因而在没有大风的情况下夜晚时市区仍比郊区气温高。热岛效应就使得市区上空密度较小的热空气上升,形成一股较强的上升气流,而郊外上空温度较低密度较大的空气则下沉,这样便形成了城郊环流,空气中的各种污染物在这种局地环流的作用下,聚集在城市上空,在没有大风时,热岛效应会使城市空气污染显著加重,以致出现雾霾,使人类的生存环境被破坏,导致人类发生各种疾病,后果严重。

热岛效应的强弱程度,用分别在市区与郊区选定的两个代表性测点的气温差值来表示,并称之为热岛强度。上海观测到的最大热岛强度达6 ℃以上。希望中原城市群的城市之最大热岛强度不要创全国之最。

容易看出,用摊大饼的方式建设起来的大型城市易产生热岛效应,且热岛强度较高,在没有大风的情况下,又会使城市的空气污染显著加重,容易产生雾霾,使人类的生存环境遭破坏,

再加上交通阻塞,郊区蔬菜、水果的产地距市区销地的距离远、运费高,从而导致城市的宜居程度明显下降。

为了使郑州市区在做大做强的同时城市的宜居程度不下降并有所提高,除了规划好市区的道路与绿化带外,最关键的是要力戒用摊大饼的方式来建设城市,而应该用建设卫星城组合的方式来规划、建设郑州新市区。具体地说,就是要将未来的郑州市区建设成米字形卫星城组合型的现代城市。其中,位于中心的是中心城区,周边是各个卫星城区。卫星城的个数并不局限,可根据情况而定。相邻的两个卫星城城区间、中心城区与相邻的卫星城城区间应留有数千米宽的瓜果、蔬菜、农副产品种植带(需事先规划好,并不允许蚕食)。

现在可以回答“郑汴一体化应怎样理解与实施才适宜?”的问题了。首先,郑汴一体化应重在产业对接,优势互补,均衡布局,联动发展。其次,在实施郑汴一体化时,中牟县城城区是郑州东部的一个卫星城,因此,郑州中心城区与中牟县城城区之间、中牟县城城区与汴西新城区之间都应留有数千米宽的瓜果、蔬菜、农副产品种植带(需事先规划好,并不允许蚕食)。这就是关于“郑汴一体化应怎样理解与实施”问题的粗略答案。还要指出的是,开封、新乡、焦作、邢台、平顶山等城市在向大型城市跨越时,也要力戒用摊大饼的方式来建设城市,而应该用建设卫星城组合的方式来规划、建设新市区。

建设综合交通枢纽以克服交通运输瓶颈制约作用。无论是开车(大车或小车)或乘车(火车或汽车)经过郑州,往往会感到比经过其他城市要困难一些,甚至困难许多。这是因为郑州是交通要道,经过的各种车辆太多,所以麻烦就多。也就是说,郑州这个交通枢纽,实际上也在产生着一定的瓶颈制约作用。如何逐渐消除郑州的交通运输瓶颈制约作用呢?这个问题需要从两方面来回答。

第一方面,郑州的准轨铁路运输需要减负,办法是修建新乡至开封、新乡至荥阳、新郑至开封、新郑至荥阳的准轨铁路,凡是仅在郑州转弯的货运列车均不需经过郑州站了,直接通过上面新修的铁路线即可。

第二方面,郑州的四环路供在郑州转弯的客货汽车行驶较为合适,但对于东西向、南北向穿城而过的客货汽车来说,通过四环路行驶是很不适宜的,因为那样会使行车距离增加一倍,使行车时间及废气排放量均增加一倍以上。适宜的做法是:选择东西向、南北向穿城而过的最便捷的线路,在其上修建高架专用通道供大、小客车行驶,在其下修建地下专用通道供货车行驶。

还有一点必须说明的是,随着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试验区的快速发展,其航空货运量、客运量会迅猛增长,在其东面数十千米处修建一个备降分支机场是必要的(洛阳机场虽然也可作为备降机场,但其距离稍远,交通也显不便)。一个可以考虑的适宜方案是:在开封县朱仙镇南面靠近高速公路与正在修建的准轨铁路附近,修建一个具有两条夹角为数十度的呈放射状跑道,其中一条跑道为军用,将开封的军用机场迁移至此;另一条跑道作为郑州航空港的附属机场。因为开封地处中原农业区的中心,周围良田无垠,灌溉方便,是发展蔬菜、瓜果、花卉、农副产品的最佳选地。由于开封机场是中原地区通航最早的机场,有不少历史故事与其相联系,因而已具有文物价值。在军用机场迁出开封市区后,开封老机场可赋予其两种用途:一是将其办成我国的“机场博物馆”,展览各种飞机以及机场的各种相关设备、机场及飞机的发展史、开封机场史等;二是同时作为供农业、公安、探矿、旅游飞机及单位、私人飞机使用的通用机场。

促进黄河北岸的发展。郑州北面黄河北岸的土地都不归郑州市管辖,为了让郑州与新乡、焦作便于联动发展,建议将郑州北面黄河北岸沿岸的百余平方千米的土地划归郑州与新乡、焦作联合开发建设(以后在需要时还可再扩大范围)。例如可以在黄河南、北两岸适宜的位置修

建两座商用摩天楼,在两座楼的楼顶架设双向跨河观光缆车,乘坐缆车可以鸟瞰大河,饱览中州风光。缆车索道可与黄河河岸成45°角。一些大型活动(如运动会、博览会等)的主会场可设在河岸上适当的地方,并在两座大楼中间、缆车索道的侧下方张挂巨型网状电子屏幕(并不难设计、制造出来),以此作为主会场的背景。用不了多少年,郑州北面黄河两岸便可建设成中原人民的大花园。

中原经济区的划分模式设想与其高等教育的发展

中原经济区中的不少地市尚属于不够发达的农业区,其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更显得落后。也正是因此,才使得半个多世纪以来,这些地区大部分的优秀高中毕业生都考入了外省市的国内知名重点大学,结果是流出去的人才多,流回来的人才少,久而久之,恶性循环,导致这些地市人才不足,科研、创新能力薄弱,经济发展后劲不强。令人遗憾的是,这种状况目前不仅看不到改观,反而有继续恶化的趋势。何以如此呢?且看下面的简要分析。

中原经济区区域面积28.9万km2,2011年底总人口为1.79亿人,比日本的总人口(2012年约为1.267亿人)多出5 000多万人,但面积却比日本的面积(约37.8万km2)少了约8.9万km2;中原经济区的总人口比俄罗斯的总人口(2012年估计为1.431亿人)还多出3 000多万人;我国江西省的人口为4 503.93万人(2012年),基本上为全国各省(市)人口的平均数,中原经济区的总人口基本上和4个江西省的人口一样多。中原经济区的总人口占全国的13.3%,若按人口数平均来算,我国每1%的人口可以有一所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那么中原经济区就可以具有13所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但是,中原经济区却仅有1所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即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创办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郑州大学。然而“985工程”院校及部属的“211工程”院校则在中原经济区里没有一所。由此可以看出中原经济区的优质高等教育是何等匮乏了。

还应看到的是,在邯郸、安阳、邢台、鹤壁、聊城、菏泽、濮阳等北部城市密集区与蚌埠、商丘、阜阳、周口、亳州、淮北、宿州、信阳、驻马店等豫东皖北城市密集区,就目前来看,尚没有一所具有能够争取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行列之实力的院校(且不问“211工程”的大门是否还开启)。当然,在中原经济区其实还有数所具有能够争取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行列之实力的院校,可是这些院校都集中在以郑州为中心的核心区域,分别分布在郑州、开封、新乡、焦作、洛阳。鉴于这种情况,加之科教不仅能兴国,科教也能振兴中原经济区,因而为了能使邯郸、安阳、邢台、鹤壁、聊城、菏泽、濮阳等北部城市密集区的城市与蚌埠、商丘、阜阳、周口、亳州、淮北、宿州、信阳、驻马店等豫东皖北城市密集区的城市都能够很好地接受中原经济区核心区域的9个城市,即郑州、开封、洛阳、平顶山、新乡、焦作、许昌、漯河、济源的辐射带动,以利于北部城市密集区的城市与豫东皖北城市密集区的城市都能够又快又好地融入中原经济区,并促进其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增加这些城市中成绩好的高中毕业生接受优质高等教育的机会,笔者认为,将中原经济区的30个省辖市和3个县(区),划分为4个分区与1个整个经济区的首府是适宜的,这种中原经济区的划分模式设想见表1。在表1中还列出了每个分区的首府及该分区重点建设的一所高校(若有可能,争取该院校进入类似“211工程”的国家重点建设高校行列)。

中原经济区所划分的4个分区与1个整个经济区的首府,可以先以副省级单位来设置。表1中5所重点建设的高校在与有关部委共建的情况下,可以由中原经济区(包括分区)拨款,尽量按照部属“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的规格进行建设。这5所高校中已经成熟的本科专业,可均按照一本线招生。对于周边4省划入的12个地级市与3个县(区)报考的考生,可适当降低录取分数线给予特惠。

河南农业大学与郑州工业大学若联合办学会产生明显的优势,呈现“1+1>2”的效果。建议两校强强联合,组建成“河南农业工业联合大学”,简称“河南农工大学”。果真如此,则

用不了多少年,河南农工大学即会成为我国在关于农副产品瓜果蔬菜的育种、种植、管理、贮藏、加工增值、贸易等方面最具竞争力的骨干学校。

到2020年,争取使中原经济区中科研、教学水平能够超过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水准的大学达到6所或6所以上,以期基本满足中原经济区对优质高等教育的要求,不断增强中原经济区发展的后劲。对于周边4省划入中原经济区的12个地级市与3个县(区)中基础较好的学校,如河北工程大学(位于邯郸)、聊城大学等,及河南省的一些基础较好的学校,还需要给予重点扶持。

中原经济区发展相关问题讨论的结论

依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2年12月3日发布的《中原经济区规划(2012—2020年)》的精神,结合笔者上述分析、探讨,可以得出下面几点。

用建设卫星城组合的方式规划建设郑州新市区。用摊大饼的方式建设起来的大型城市易产生热岛效应,且热岛强度较高,在没有大风的情况下,又会使城市的空气污染显著加重,容易产生雾霾,使人类的生存环境被破坏,再加上交通阻塞,郊区蔬菜、水果的产地距市区销地的距离远、运费高,从而导致城市的宜居程度明显下降。因此,为了使郑州市区在做大做强的同时城市的宜居程度不下降并有所提高,除了规划好市区的道路、绿化带外,最关键的是要力戒用摊大饼的方式来建设城市,而应该用建设卫星城组合的方式来规划、建设郑州新市区。具体地说,就是要将未来的郑州市区建设成米字形卫星城组合型的现代城市(卫星城的个数可根据情况而定)。相邻的两个卫星城城区间、中心城区与相邻的卫星城城区间应留有数千米宽的瓜果、蔬菜、农副产品种植带(需事先规划好,并不允许蚕食)。

正确理解与实施郑汴一体化。首先,郑汴一体化应重在产业对接,优势互补,均衡布局,联动发展。其次,在实施郑汴一体化时,中牟县城城区是郑州东部的一个卫星城,因此,郑州中心城区与中牟县城城区之间、中牟县城城区与汴西新城区之间都应留有数千米宽的瓜果、蔬菜、农副产品种植带(需事先规划好,并不允许蚕食)。

建设综合交通枢纽以克服交通运输瓶颈制约作用。在建设郑州综合交通枢纽的同时,要努力克服其交通运输瓶颈制约作用。

科学划分中原经济区以促进经济与教育发展。中原经济区中的不少地市尚属于不够发达的农业区,其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更显得落后。也正是因此,才使得半个多世纪以来,这些地区大部分的优秀高中毕业生都考入了外省市的国内知名重点大学,结果是流出去的人才多,流回来的人才少,久而久之,导致这些地市人才不足,科研、创新能力薄弱,经济发展后劲不强。为了能使邯郸、安阳、邢台、鹤壁、聊城、菏泽、濮阳等北部城市密集区的城市与蚌埠、商丘、阜阳、周口、亳州、淮北、宿州、信阳、驻马店等豫东皖北城市密集区的城市,都能够很好地接受中原经济区核心区域的9个城市,即郑州、开封、洛阳、平顶山、新乡、焦作、许昌、漯河、济源的辐射带动,以利于北部城市密集区的城市与豫东皖北城市密集区的城市都能够又快又好地融入中原经济区,并促进其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增加这些城市中成绩好的高中毕业生接受优质高等教育的机会,将中原经济区的30个地级市和3个县(区)划分为4个分区与1个整个经济区的首府(如表1所示)是适宜的。到2020年,争取使中原经济区中科研、教学水平能够超过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水准的大学达到6所或6所以上,以期基本满足中原经济区对优质高等教育的要求,不断增强中原经济区发展的后劲。将中原经济区划分为4个分区和1个首府,不仅利于管理,而且能有效地加强各分区经济与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增强其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促进中原文化与中华文化的繁荣。

(责任编辑 邸开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