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供应链管理”课程改革林青秀
(广东海洋大学管理学院,广东湛江520488)摘要: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宏观供应链战略的全面铺开,对供应链领域专业人才需求呈持续增长趋势,新的市场需求下对传统“供应链管理”教学改革的呼声也随之增高。以工商管理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为根据,立足于学生的就业需要,运用“供给侧改革”思维,重构课程内容,确定职业能力需求,据此开发职业技能培养路径,结合供应链管理课程内容与职业能力培养构建“横梯式”教学方案,突破职业能力培养瓶颈,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达到教与学的良好互动平衡。关键词:供应链管理;应用型人才;职业能力;教学方法中图分类号:G642.411问题提出“供应链管理”是一门专业知识涉及面广、学科交叉性强、应用能力综合性高的课程,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着教学模式侧重理论、教学方式单一、学生存在认知偏见导致积极性低等问题。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宏观供应链战略的全面铺开,对供应链领域专业人才需求呈持续增长趋势,而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现更是对供应链的协调控制能力提出了巨大考验,更进一步展现出中国高素质高能力供应链管理人才的匮乏,新的市场需求下对传统供应链管理教学改革的呼声也随之增高。历来已有众多学者关注此问题。现有相关文献,对本科“供应链管理”课程的教学改革基本持比较一致的观点,认为要以培养职业能力为重点,以就业为导向,进行教学方法创新,以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强化供应链实训能力的建设,特别是参与式、体验式、案例式教学方法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3]。相关文献多集中在教学方法的创新上,鲜有注意到与教学内容的结合。有学者提出要构建与物流职位结合的“宽平台、多方向”的专业课程体系[2],事实上供应链管理是从采购/供应管理、生产运营管理、物流管理分别向相邻的领域扩展而成,物流职位并不是其唯一就业方向。另有学者对比了现行比较流行的四种供应链管理教材总结出四大内容模块并提出相应的教学方法[4],但却未结合本科学生的培养目标及职业能力进行讨论。2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供应链管理”课程改革思路“供应链管理”课程内容庞杂是公认的事实,而且作为一门“年轻”的学科,随着众多专家学者在此领域的“深耕”,其理论的内涵外延在不断丰富与扩充中,内容庞杂无法避——————————————————————————*[基金项目]广东海洋大学2019年校级质量工程暨“冲一流”与“创新强校工程”一般类教改项目“供应链管理课程本科教学体系及内容探索”(编号:570219026)文献标志码:ADOI:10.15913/j.cnki.kjycx.2021.05.028免,甚至有增无减。另一方面,作为工商管理专业的基础课程,“供应链管理”也具有实践先行的特点,其管理实践中迸现的思想火花往往是理论集成的重要来源,因此,基于职业能力的培养要求,在授课内容上不能只关注于现有教材里那些传统的精炼的理论内容,也要适当整合管理实践,将应用热点、痛点等带入课堂,这样才能既紧跟时代潮流、及时掌握行业前沿,又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与探索,一举多得。类似于市场营销学中“以顾客需求为中心”的理念,以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以满足用人单位的人才需要为根本目的,关键之处在于要明确就业市场对职业能力的具体要求。职场对人才培养的要求非常务实,特别是职业能力方面,区别于传统的专业技术能力,职业能力有更明确的指征、更具体的范畴、更细致的边界及更清晰的情境,这也是大学教育区别于高职高专教育的一个重要体现。因此,供应链管理课程体系方案要立足职场能力需求,识别人才需求方对职业能力的具体诉求,才能有的放矢,实现人才供应与需求的精准对接[5]。供需双线的连接依靠的是教学方法的匹配与创新,构建以学生为主导、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始终的课堂教学,要注重专业内容、职业能力、教学方式方法的融合,在尊重学习规律、基础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通过灵活多样又高度匹配的教学方式,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课堂参与度,从而改进教学效果。基于此思路,本文以本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为根据,立足于学生的就业需要,运用“供给侧改革”思维,重构课程内容,确定职业能力需求,据此开发职业技能培养路.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74·2021年第05期
ScienceandTechnology&Innovation┃科技与创新径,结合供应链管理课程内容与职业能力培养构建“横梯式”教学方案(如图1所示),突破职业能力培养瓶颈,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达到教与学的良好互动平衡。“横梯式”教学方案考虑课程内容、职业能力和教学方式三方面的特点,在庞杂的专业知识与职业能力需求两“岸”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做“桥”,让原本相互脱离的供与需有机结合,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人才供需的深层交流,打造健康有效的人才孵化摇篮。图1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供应链管理”课程改革思路
3“横梯式”教学方案实施策略3.1立足教学根本,重构课程内容现行主流供应链管理教材基本把内容分为四大模块[5],本文认可尊重此框架,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目前的一些管理实践总结[6-10],将课程内容调整为:①供应链管理导论,一章;②供应链管理策略,包括供应链战略、供应链复杂度及理,包括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采购、物流、生产、库存四章;④供应链管理的支持系统,包括供应链管理的绩效评价、信息支持系统、组织运营三章。与传统供应链授课内容相比,改革后的课程内容增加了供应链管理策略模块的内容,首次在供应链战略环节系统介绍供应链的复杂度现象、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复杂性是供应链的特点,往往也是造成供应链实践绩效不佳的主要原因。该部分内容补充具化了供应链战略,把庞大、系统的供应链战略从更多更广的维度进行分解与解读,有助于学生对战略、策略的理解与认识。3.2应对职场需要,确定职业能力需求通过对相关专家、用人单位的半结构访谈,绝大多数受访对象都认为相比于专业技术而言,沟通能力、表达能力、持续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适应能力、分析能力、冲突/问题解决能力、独立工作能力、职业道德、时间管理能力、自我定位能力等非专业技能的职业能力才是必备的。其中沟通/表达能力是指能通过口头和书面的形式,清晰有效、通俗易懂地在组织内部和外部等正式或非正式场合表达观点、想法,书写/编辑会议纪录、通知公告、方案、备忘录、信件、报告等清晰明了、准确无误。持续学习能力指能持续接受并学习新知识和技能,养成主动的、不断探索的、自我更新的、学以致用的和优化知识的良好习惯。团队合作/适应能力指能与不同种族、年龄、性别、宗教信仰、生活方式和观点等代表不同文化的同事和客户建立合作关系,能适应多元化的环境、场景、项目与工作要求。分析/解决问题/独立工作的能力指获得、理解和使用知识,冷静、客观、合理、准确地分析问题,抓住主要矛盾,基于系统、综合的评价做出决策,解决问题,特定情况下能独挡一面、完成份内工作。职业道德/时间管理能力指有社会责任感、正确的价值观、科学的环境观、诚信品质、服务意识、良好的职业形象/工作习惯、高效的时间管理等,具有大局意识,认识到企业是员工实现利益和价值的载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是捆绑统一的,保证组织的高效率运转。自我定位能力指会客观分析评估个人各项知识和技能,明确自己的优劣势、清晰自己的价值点,准确认知自己,找到正确的方向,寻找一个适合的位置,以理性的态度追求更好的生存状态。3.3对接路径在明确教学内容与职业能力诉求后,根据每章节的核心内容及知识点要求,开发职业技能培养路径,结合相应的教学方法,针对1~2项职业能力进行着重认知与训练,具体匹配策略如表1所示。供应链管理导论在于引导学生认识供应链、供应链管理,把握从“纵向一体化”到“横向一体化”的思想转变,理解外包、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可以通过专题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思考竞合的关系,然后从组织行为引申至个体行为,探讨个体在环境变化中的行为选择,毕竟个体在环境中的生存动机相比企业更加复杂、更加灵活,锻炼学生对所处情境的判断能力,加深其对独立工作与团队合作的关系的认识与把握。供应链战略核心内容是通过供应链战略与竞争战略的匹配进行供应链设计与构建,可以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完整系统的案例内容有助于学生深度了解其背景、情境、决策、管理策略、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管理三章;③供应链流程管.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75·科技与创新┃ScienceandTechnology&Innovation执行难点、效果等,从而能更好地学习掌握战略匹配的方法,并拓展其应用范畴,举一反三,提升自我定位能力。供应链复杂度及管理策略这一章可先让学生认识复杂度的问题及其原因,然后围绕“如何解决供应链的复杂度问题?”主题进行小组竞赛,引导学生探索有效的管理策略,锻炼其分析章节供应链管理导论供应链战略供应链复杂度及管理策略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管理
供应链环境下的采购管理
供应链流程管理
供应链环境下的物流管理供应链环境下的生产管理供应链环境下的库存管理
供应链支持系统
供应链绩效评价供应链信息系统运行管理
核心内容
“横向一体化”的思想、外包、核心竞争力供应链战略与竞争战略的匹配、供应链设计供应链的复杂度及用户需求管理、延迟制造等策略合作伙伴选择方法、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管理供应商管理物流战略、物流外包与
自营的决策生产计划、生产控制
与协调
供应链不确实性、供应商
管理库存供应链的绩效评价先进信息系统的支持与应用
结构变革
慕课自主学习参观讲座教学方式专题讨论案例分析小组竞赛角色扮演
2021年第05期
/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伙伴关系管理一章主要内容为合作伙伴的选择方法、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管理,在给定情境下让学生分别扮演供应链上的不同节点企业,进行合作伙伴选择、评价、合作等,通过情境、角色体验让其团队合作/沟通/表达能力得到有效锻炼。技能培养路径
对竞合的理解,对独立工作与团队合作关系的
认识与把握
掌握战略匹配的方法并举一反三应用到自身围绕“如何解决供应链的复杂度问题?”主题进
行小组竞赛
在给定情境下让学生分别扮演供应链上的不同节点企业,进行合作伙伴选择、评价、合作等
职业能力独立工作/团队合作能力自我定位能力分析/解决问题
能力团队合作/沟通/表达能力
表1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供应链管理课程改革策略
通过邀请具体职能领域的企业导师来课堂上进行讲座、结合企业参观的形式对具体流程
有具象认知
岗位认知/项目流程理解/实际操控能力
.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供应链的组织与业务流程再造、组织
通过自主学习方式探究适合供应链运作的
支持系统
持续学习/适应
能力
供应链流程管理核心内容为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采购、物流、库存、生产管理,虽然这些章节原先都有专门的独立课程作知识储备,但在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相应工作流程、岗位设置、职权等都会发生变化,因此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邀请具体职能领域的企业导师来课堂上进行讲座、结合企业参观的形式让学生对具体流程有具象认知,从而提高其岗位认知/项目流程理解/实际操控能力。供应链绩效评价、信息支持系统、组织运营管理等内容相比前三模块呈现更庞杂多彩的特点,不同行业、不同战略的供应链其所需的支持系统因涉及具体操作而更形态各异,更具情境性,不一而足,而且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及管理理念的蓬勃发展,其部分内容更新换代速度远高于其他部分。因此可以采用慕课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去探索、了解、发现适合供应链管理的绩效评价、信息支持系统及组织运营的要求、约束条件、使用边界等,以此训练学生的持续学习/适应能力。4结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应立足于学生的就业需要,以满足用人单位的人才需要为根本目的,明确就业市场对职业能力的具体要求,据此开发职业能力培养路径。在此思路引导下,本文首先综合各版常用教材及其他相关书籍、文献对课程内容进行重构,首次系统介绍供应链的复杂度及其管理策略。其次,通过对相关专家、用人单位的半结构访谈,识别用人方对人才的职业能力的具体诉求,使得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具象化。最后根据每章节的核心内容及知识点要求,开发职业技能培养路径,结合相应的教学方法,针对1~2项职业能力进行着重认知与训练,形成“横梯式”教学方案,通过课堂设计与灵活应用教学方法让学生的相关能力得到有效锻炼,突破职业能力培养瓶颈,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达成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助力学科专业的高质量发展。参考文献:[1]杜志平,刘永胜,刘俐.供应链管理课程特点与教学方式探讨[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0(9):74-75.[2]侯心媛.基于工作过程的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改革[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1(20):62-63.[3]王叶峰.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34(4):184-185.[4]刘会新.《供应链管理》本科教学体系及方法的探讨[J].物流技术,2012,31(11):458-460.[5]王志凤,王桂花.基于“专创融合”的专业课程重构研究——以“供应链管理”课程改革为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5):79-83.(下转第79页)·76·2021年第05期
ScienceandTechnology&Innovation┃科技与创新的上链,避免数据被非法篡改、删除、伪造,实现对数据的溯源。4.2实验结果本文完成溯源系统环境的搭建以及软件的开发,如图4所示,利用开发的软件实现对蔬菜食品溯源信息的采集、存储,实现了多源异构数据的融合,并利用本文设计的溯源二维码完成蔬菜食品溯源信息的查询、展示。图4(a)为信息查询界面,消费者可选择输入追溯码或扫描追溯二维码实现对蔬菜食品信息的查询;图4(b)为各参与机构获得监管部门授权后,可通过该溯源系统对对应阶段信息进行上链存储;图4(c)为蔬菜信息展示界面,包括蔬菜的种子、施肥、用药等信息,还包含物流环节、加工环节等信息。统的中心化系统能够防止数据被非法篡改、伪造、删除,并且加入区块链上的组织能够有效解决多源数据问题,打破传统企业数据不连通常规,实现数据的互通共用,提高信息追溯的效率。参考文献:[1]王林生,于玲.基于Android和QR码的有机蔬菜溯源系统开发与应用[J](4):.农机化研究,2018,40220-224.[2]阎世江,张京社,柴文臣.蔬菜溯源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J].北方园艺,2017(4):187-190.[3]赵璐莹,任振辉,王娟.基于物联网的有机蔬菜溯源系统[J].江苏农业科学,2016,44(2):439-441,445.[4]邵奇峰,金澈清,张召,等.区块链技术:架构及进展[J].计算机学报,2018,41(5):969-988.[5]李久林.基于二维码的蔬菜溯源信息管理平台的设计[D].保定:河北农业大学,2015.[6]马鸿健,柳平增,张耘凡,等.蔬菜供应链溯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中国农机化学报,2015,36(6):230-234.[7]张艾理,肖关林,金明建,等.蔬菜质量安全溯源系统研发与应用[J].农业网络信息,2010(4):17-20.————————作者简介:李琳(1981—),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嵌入式技术应用。〔编辑:严丽琴〕(a)信息查询界面(b)信息上链存储界面(c)蔬菜信息展示界面.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图4溯源软件
5结论基于区块链技术建立的蔬菜食品追溯系统,相比目前传(上接第73页)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APJ&dbname=CAPJLAST&filename=CHXG20201102001&v=44qgDeFOLpnk7kGeq1hiRiiZ1EcmIiTSEDKpxxP%25mmd2F2X%25mmd2BDm8SJNMwLMuWioiNSaD73.[4]NGECUWM,NYAMBOKIO.Groundsubsidenceanditssocio-economicimplicationsonthepopulation:acasestudyofthenakuruareaincentralriftvalley,kenya[J].Environmentalgeology,2000(39):567-574.————————作者简介:彭勇(1975—),男,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国土、道路测绘。〔编辑:王霞〕(上接第76页)[6]刘宝红.采购与供应链管理:一个实践者的角度[M].3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9.[7]柳荣.采购与供应链管理[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8.[8]何吉涛.供应链管理:理论、难点与案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9]DITTMANNJP,苏铁军.供应链变革:制定和实施集成供应链战略[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10]殷绍伟.精益供应链:从中国制造到全球供应[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作者简介:林青秀(1985—),女,福建漳州人,讲师,研究方向为企业管理。〔编辑:严丽琴〕·7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