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金融不良资产收购处置中的现存问题与对策分析

2021-06-14 来源:意榕旅游网
纳税Taxpaying经济纵横

金融不良资产收购处置中的现存问题与对策分析

熊莉婷

(江西省金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江西南昌33000)

摘要:随着现如今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金融业也产生了一系列的改变,相关问题日益严重,为整体金融业带来了一定的考验和挑战。尤其对于金融不良资产收购处置等一系列工作来说,其自身的特殊性等方面的内容十分之强,在相关工作中也面临着诸多的实际性问题。要有效分析这些问题,从而进一步在行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做出一定程度的改变和处理,进一步令其自身进行稳步的提高。本文就金融不良资产收购处置中的现存问题与对策进行分析。关键词:金融不良资产;收购处置;现存问题;应对策略我国整体的金融体系相对较为稳定,同时在整体的金融体系中,也是具备着一定的特点的。关于不良资产,一般来说都是以商业银行的整体不良贷款为主。而对该类内容进行处理的过程中,往往会面临很多的困难。在不良信贷风险渐渐严重的背景下,相关收购处置工作也面临着诸多的实际性问题。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有效的分析,从而进一步提出有针对性的策略解决现有障碍。一、金融不良资产收购处置中的现存常见问题分析(一)重组收益标准问题该类问题是相对常见的一种,而该类问题的出现,则是由于常见的一种收购处置方式的原因。就目前角度来看,相关工作开展进行的过程中,一般都是以收购重组的手段最为常见,该类手段也是目前处理金融不良资产的常见手段,然而越是常见的手段,所造成的实际问题越会相对常见。一般来说,在相关工作开展进行的过程中都需要与债务人约定一定的数额,进一步再由债务人来支付重组收益。然而该类业务自身是缺乏一定的保护的,国内也无相关法律来保护和维护该类过程的合理有效性,没有法律条款来约束和保护整体业务的过程,监管部门对于该类部分来说也是相对较为空白的一个阶段。这样一来,一旦产生一定的纠纷和法律争议之后,该类标准就会出现浮动,出现一定情况的变化。由于法院主观方面处理该类问题是具备着一定的差异的,所以在相关工作中,其自身的行为规范、判定标准,都会受到不同方面一定程度的影响。由此看来,该类标准问题,也是在现实工作中相对较为常见的一个问题。(二)诉讼或执行主体变更的问题诉讼或执行的主体变更,相关工作开展和进行的过程中,往往也是缺乏有针对性的法律条文约束和保护的。在整体的过程中,虽然最高法所出台的有关法律对诉讼后主体变更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约束,但是针对不良资产方面的处置并没有更为针对性的规范和约束。由于没有相关的法律条文的约束和保护,在诉讼的过程中就不会有一个详细、固定的标准,其自身标准针对性也不强。然而在相关工作开展进行的过程中,进行执行又会面临诸多的实际性问题和困难,这些问题与困难直接影响着相关工作进行的有效性。产生了纠纷之后,一系列的纠纷,也为当事人诉讼利益保护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同时相关费用等内容也是不容小觑的。而整体的工作,也会面临很多风险,相关业务顺利进行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阻碍。(三)抵质押权登记等方面问题该类问题也是整体收购处置工作中相对常见的一个问题,尤其该类业务自身是具备着一定的特殊性的,相关业务操作的过程中,会要求债务人以房产、股权等内容,做一定的抵押担保。然而由于自身业务等多方面的特殊性,相关工作的开展和进行也会面临诸多的实际性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或干扰着整体业务顺利有效地开展和进行。往往在相关法律中,如《物权法》、《担保法》等内容,是缺少明文规定的,进一步会直接影响到相关的法律权益以及业务的顺利有效开展。尤其该类业务开展进行的过程中,由于并没有明确相关的细节问题,所以为后来的所有工作开展都带来了一定的实际性困难。针对这一系列的问题,必须要进行合理有效的分析和解决,提出针对性的措施,分析有效的应对策略,进而进行解决。二、金融不良资产收购处置中的现存问题的应对策略分析(一)重组收益标准问题应对策略针对现如今现有的问题,要进行有效的改善,才可以确保整体工作的实际有效性及相关业务进行的流畅性。在整体业务开展进行的过程中,要对重组收益标准进行合理的评估,一方面要有政策法律依据,另外一方面还要有相关的市场化定价机制。只有多方面的充足保障,才可以进一步确保相关工作自身的整体有效性,可以促进其合理法律依据等多方面的进展,确保重组收益自身的合理性和双方的合法权益。除此之外,在整体协议方面也要进行合理有效的调整,该类协议自身是有效的法律依据,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在整体工作开展进行的过程中,如存在债务人违约,就必须要履行相关的协议,支付相关收益及约定的违约金。在整体的经济体制和社会的大环境、大体制下,双方必须合理有效地遵循相关的信用原则,履行双方义务。总的来说,该类工作所面临的实际性问题中,要将所有的后续问题防患于未然,履行协议双方的义务和权力,才可以进一步确保整体问题的有效性。由此可见,该类工作和相关业务自身是具备着一定的特殊性和实际意义的,相关工作必须要履行诚信,才可以进一步将所有问题有效规避。(二)诉讼或执行主体变更的问题的应对策略分析该类问题由于会涉及诸多法律层次的问题,需要有法律的保护和约束,才可以顺利有效地开展进行相关工作,所以解决问题需要找到问题的根源,从源头的角度出发进行合理有效的解决,才可以辅助其自身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相关的法律政策和法律法规等方面,有待进一步完善,而完善的内容应该围绕着诉讼、执行等多方面的内容。尤其针对已设计诉讼或执行的相关内容来说,要按照债权提出变更诉讼和执行主体的请求时,法院方面应该给予一定的关注和支持。而对于已合法取得生效的法律文书,也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只有通过这样的渠道和手段,才可以进一步保障相关协议的政体合法性,确保有关工作自身的合理有效性。从实际角度来说,其自身整体等多方面的内容,都需要法律的支持和关注,才可以进一步确保有关工作自身合理有效的开展。尤其相关协议生效之后,要严格按照生效法律文书来执行,对于相关提出强制执行的请求,法院方面应该给予支持和同意,才可以确保整体的执行有效性,确保其自身发展等多方面的健康发展。该类工作自身是具备着一定的复杂性的,相关业务也需要法律的支持和保护,有关的协议等多方面的内容,也需要给予高度的关注和重视,才可以进一步促进其自身的合理有效提(下转第214页)

211经济纵横

影响。这些内容均可体现在会计核算工作中,即结合企业会计的基本准则与会计制度假设企业始终处于持续经营状态中,企业与合伙人之间订立协议合同,如果在合伙协议中已经明确了具体的合伙经营期与合伙退出期,在需要对合伙企业的经营假设做出相关限制约束,合理调整会计处理方法,分析在不同期间合伙人的损益分配方式,同时实施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案。实际上,某些合伙企业要求合伙人在出资后依然承担印花税成本是不正确的,它违背了税收公平政策相关规定。比如某D企业为合伙制股权投资基金企业,企业在一个月内通过合伙人筹集资本20亿元,同时将这20亿元投入到旗下的两家子基金公司中,再由两家子资金公司投资到不同项目中。该过程中在收到合伙人的出资后,会计需要首先处理合伙人的出资款项并将其合理纳入到“实收资本”与“资本公积”科目中。在如此情况下D企业有可能被税务机关征收至少两道印花税超过200万元。如果按照前文所谈到的将合伙人出资纳入到“合伙人出资”项目中则可以有效规避缴纳印花税部分。三、结语针对合伙制私募股权基金出资的印花税问题非常复杂,它(上接第211页)

高,确保整体的收购处置工作顺利地进行。在整体工作中,法律的支持十分重要。正因这一系列的特殊性,需要通过最高法院出台明确的司法解释,进行合理有效的改善和提高。(三)抵质押权登记等方面问题应对策略分析该类工作自身特殊性等方面的内容较强,为了进一步合理有效的处理相关问题,也需要有相关的法律支持和保护,只有通过这样的渠道和方式,才可以进一步促进金融方面的稳定,创造更大的金融价值。尤其抵质押权方面会涉及到固定资产等方面的内容,也需要积极请求有关部门的支持,如国土资源部门、房管部门和金融办等,这些部门的支持对于有关工作的开展影响意义非凡,其自身的影响价值等方面的内容也是有着非凡的意义的。从实际角度来说,一系列的难题则是在于,整体部门的联动性较差,相关处理工作也会面临一系列的实际性考验。这些问题的解决,必须要加快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政策内容,明确抵质押权登记方面的责任和义务,将相关协议等内容视同主合同,尤其有关工作的开展和进行,必须要给予高度的关注和重视,才可以良性地解决现有的问题及困难。(上接第212页)

当在债务存在的期间,定期划拨一定数量的资金移交给信托公司或银行信托管理,企业无法偿还债务时可以使用这些资金来偿还债务和利息。这种固定基金的形式不仅可以为债务融资行为提供一定程度的担保,而且可以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效率、保持良好的企业形象和声誉。另外,应当保持合理的货币资金储备;加强对应收账款的催收,提高货币资金的回款,减少对资金的占用;把存货水平保持在合理的区间,提高各项资产的变现能力。企业的盈利能力是企业顺利偿还贷款的资金来源,也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要基础。企业应提高管理的效率并使产品更接近市场需求,坚决杜绝盲目投资,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盈利能力的提升。(四)企业融资战略要与企业发展战略目标同步企业融资就是服务企业实现战略目标,因此,融资需要以支持企业投资的实际增长为基本出发点。企业在融资投资新项目时首先需要对投资项目的可行性进行深入、详细、全面的分析和研究。在此基础上,科学地选择投资方式和投资规模,确保投资规模能够满足企业发展的实际需要,最大限度地避免盲目投资。同时,企业也要客观理性地分析掌握自身的经营发展规律,避免因过度扩张而导致的过度借贷行为,确保把偿债风险降到最低。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在逐步普及,许多企业已经逐渐认识到制定融资策略需要充分考虑企业财务风险,企业应2142019年第14期(总第230期)

涉及合伙企业与合伙人之间相当微妙的利益关系。所以合伙企业还应该明确根据国税局规定解决目前存在于企业内部的印花税填报口径不统一问题,同时基于合伙企业法相关会计准则合理处理合伙人出资部分的印花税缴纳成本部分,充分体现合伙企业的经济形式固有特征。参考文献[1]郑敏.对合伙制私募股权基金出资印花税相关问题的探讨[J].财务与会计,2018(15).[2]赵峻斌.我国有限合伙制私募股权基金的所得税制度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6.[3]史明霞,邢少卿.我国有限合伙制私募股权基金税收问题探析[J].财务与会计,2017(22)[4]马亚红.完善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税收政策的探讨[J].财会研究,2015(11).[5]聂无逸.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相关财税政策问题研究[J].财政研究,2013(11).作者简介:许东关(1981-),男,安徽利辛人,会计师,研究方向:财务管理。总的来说,在相关工作开展进行的过程中,需要给予高度的关注和重视,对于现有问题要进行积极有效的分析和解决。针对这一系列的问题,要有法律方面的支持和提高。三、结语综上所述,金融不良资产收购处置中的现存问题是不容忽视的,尤其相关问题会涉及政策、法规等内容。正因这一系列的特殊性及相关问题,所以需要给予高度的关注和重视,加强其自身业务的合理性,让金融不良资产收购处置更好地进行。参考文献[1]李苏宁.金融不良资产处置中的收购重组问题研究[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7(3).[2]王来华.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资产处置诉讼中存在的法律障碍及对策[J].债券,2017(7).[3]基于重组方式解决不良资产问题的方案——以E财投公司为例[D].江西财经大学,2016.[4]冯兴国.我国金融不良资产评估存在的问题以及建议[J].今日财富(中国知识产权),2017(11).明确融资目标,严格控制融资过程,提前应对筹资风险,通过筹资风险评估和财务风险预警,寻找合适的平衡点切实提高企业抵御债务风险的能力和水平,促进企业保持可持续发展。四、结语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虽然债务融资可以筹集满足企业所需资金,降低资金成本,能够提供财务杠杆效应的优点;但是债务融资是一把双刃剑,也存在会降低企业的再筹资能力,甚至会导致消极的财务杠杆效应,还会引发严重的债务风险的可能性。因此,企业应充分分析其所面临的内外部经营环境,对内要科学规划债务期限,严格控制债务规模;对外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经营管理能力和盈利能力,保持充足的资金来源,防止筹资风险的发生和扩散。参考文献[1]陈婧,欧阳婷.企业筹融资途径与融资风险防范的方法[J].中外企业家,2017(23).[2]谭凯,袁佳.港口型城市贸易融资风险及启示[J].金融发展研究,2017(9).[3]黄子俊.浅析旅游企业投融资风险及其防范[J].当代会计,2015(12).[4]李洋.浅谈企业并购中的融资风险[J].商场现代化,2016(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