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孩子的友善品质
为国教子,以德育人,各位家长朋友们大家好,本周我给大家分享的主题是
“
处世之风- 如何培养孩子的友善的品质”。
我相信,很多家长都看过《家有儿女》这部情景剧。剧中的家庭是
一个新组建的家庭,宋 丹丹饰演的刘梅作为一个母亲,她不论做什么,都是想和小雪拉近距离,取得小雪的信任与依
赖。虽然每次都笑料百出,但是小雪从刘梅的努力中感受到了刘梅对她的关心,以及刘梅对她 的用心,这就是刘梅对小雪释放的友善,最终得到了小雪的
一声:“妈妈”。这一声呼唤中, 包含着小雪浓浓的感恩和感动,同时也是小雪对刘梅释放的友善信号。我们可以看到,做到对 家人“友善”,塑造友善家风一点都不难。 有一句俗语说:“予人玫瑰,手有余香”,其实就说明了这样
一个简单的道理:与人为善, 与己为善。下面,我就详细的分享下,如何塑造
“友善”的家风。
1、拥有同理心。
多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比如:配偶、孩子。在这里,我需要强调一下,“
同理心” 并不等同于“同情心”。很多人如果认为二者的内涵是一样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 简单来说一下同情心和同理心的区别:有同情心的人考虑的是:如果我是他,遇到他经历 的事情“我”会有什么感受;而有同理心的人考虑的是:如果我是他,遇到他经历的事情“他” 会有什么感受。这两者的细微差别就造成了有的人特别善于安慰别人,有的人虽然很善良,可
是他们安慰的话听上去很空(因为他们考虑的是,如果我遇到这样的情况,怎样才能让“我” 感觉好一点,而不是怎样让“他”感觉好一点 )。
举例:
如果孩子缺乏同理心,他会产生这样一种心态:“既然没有人在乎我的感受,我又为什么 要在乎别人的感受呢?”所以,当孩子受伤的时候,可以给他
一个安慰的拥抱,让孩子感受到 你可以理解到他的痛、他的难过,而不是说:
“多大点儿事儿,有什么大不了的?”
当孩子难 过的时候,家长可以默默的陪伴在他们身边,告诉他们你对他当时的理解,把他繁杂的情绪说 出来,让孩子知道:爸爸妈妈是真的理解他,包容他;当孩子犯错误,家长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找到孩子犯错误的原因,绝大多数情况下,孩子犯的错误的原因是他好奇某一样事物
……
当然,夫妻之间也要有同理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站在对方的角度看问题,明白彼此对 这个家庭的付出,理解彼此肩上的重担
……这样才能减少摩擦,增进感情。
2、制定
一个“友善计划”。 这个“友善计划”不同于曾经大家做过的“优点计划”。“优点计划”就是要记录身边人 的优点,发现身边人的闪光点,而“友善计划”是记录你今天对身边的人是否友善,比如解决 孩子犯错误的问题是否友善;是否用同理心替对方着想……这份表格其实就是一种自我反思。 我们知道,只有不断的反思才会有不断的进步,所以,当“友善”成为我们的一种习惯的时候,
这个计划的记录就可以停止了。
3、时刻提醒自己:1、2、3,好好说话。
很小的时候读过这样一段小故事:说有一个年轻人,新婚不久,就跟着一位智者出远门学 习,学了三年,年轻人想家了,想回去看一看妻子,在回家之前向智者拜别,问智者有没有什 么交代的,智者说:“希望你回去的时候,不管遇到什么事情,就要三思,让自己冷静下来再 采取行动。”年轻回答自己记在心里了。凭着记忆中的道路,他回到了家。刚到家门口,他就 听到一男一女在说话,同时还看到有个孩子在屋子里跑来跑去。他瞬间火冒三丈,以为他的妻 子在他出门学习期间与人通奸,还有个儿子,刚好看到门口有一把斧头,他二话不说提起来就 要进去砍人。刚走两步,他忽然想起来智者跟他交代的话。于是他让自己冷静下来,放下斧头, 往家里走去。这时他的妻子看到了他,欣喜万分的跑出
门来迎接,他同时也很开心,正准备给 妻子一个拥抱的时候,妻子向后转身,叫那个孩子出来,说:“看,这就是你的爸爸。”接着 又出来一个男人,年轻人定睛一看,原来这个男人是当年远走他乡的大哥,来家里是为了送一 些礼物。一波接一波的惊喜冲击着年轻人缓不过神来,原来他当年刚出去学习不久,妻子就发 现自己已经怀有身孕,所以,这个小男孩已经三岁了。年轻人这是也是
一身冷汗,他不由得庆 幸:幸好自己听了智者说的话,不然会酿成多大的灾祸啊! 其实故事的道理很简单,就是希望人们可以在遇到事情的时候可以先冷静,再处理。正如 古人所说:三思而后行。同样,当我们遇到孩子调皮、与配偶产生矛盾的时候,大家可以在心
里默念:1、2、3,好好说话。默念的过程就是让自己冷静的一个过程。科学表明,人在冷静、 理智的时候,会犯错的几率会很小,而冲动的情况下处理事情,往往会造成更大的矛盾,正如 我们常说的:冲动是魔鬼。
4、积极回应对方的
“友善”。 再给大家讲个故事:公交车上,一位小女孩儿腼腆地站起来。她让刚上车的一位老年人坐 下后,小女孩儿就靠在座椅的旁边。一开始,她为了做好事而快乐,还有一份因被人关注而生 的羞怯。渐渐地,她似乎有心事,几次欲言又止。过了好一会儿,她动了动那位老人的胳膊, 声音虽然小,但是可以让听者为之一怔,她说:“爷爷,你为什么不和我说谢谢呢?我等了三站呢,可是你连对我笑都不笑一下,为什么啊?”旁边的人都笑了,可是这位老人没有笑,他 扭脸看向了窗外,无动于衷。 大家可以想一想,曾经自己是否也像这位老人
一样,无视了他人的友善?对友善没有一点 应有的回应? 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当别人释放的“友善”信号得不到回应的时候,对方对你 的友善也就到此为止了。因此,积极回应他人的友善,也是自己友善对待他人的一种表现。
当然,友善还是需要底线的。
1.“友善”的底线是什么?
《家有儿女》中,刘梅和夏东海家有一个邻居,什么东西都找他们借,而且不还,最后还 是小雪出面,拒绝了邻居家,他们才把东西还回来。刘梅和夏东海一
味忍让的友善和“予人玫 瑰,手有余香”,其实已经不再是我们所提倡的
“友善”了,它是一种无底线的表现。 友善的底线是什么?那就是:不伤害别人,不伤害自己。 清代文人陈继儒在《小窗幽记》中说:“留七分正经以度生,留三分痴呆以防死。”借用
古人的意思,说到底,就是我们讲友善:七分对他人,三分对自己。
举两个例子:
(1)老人摔倒扶不扶?要扶。但是我们不能不顾一切的扶,因为不是所有的人都是友善的 老人。那么我们怎么办?第一、可以请同学拍照、录视频,作为
一个证据;第二、可以同时拨 打 110 和 120;第三、可以叫上更多的同学
一起来帮忙,我的建议是 8 个以上。
(2)当美国交换留学生章颖莹在好心给司机指路的时候,对司机的邀请多
一份警戒之心,可 以礼貌而坚定的拒绝陌生人的邀请,考虑到自己的生命安全,她也许会有另一种美好的人生可 以继续。
英国作家狄更斯曾说:爱,能使世界转动。友善,其实就是我们对他人的爱的表现。有了 友善,世界才能转动,社会才能充满爱。孩子从哪里学会什么是爱?答案毋庸置疑:家。我们 只有形成友善的家风、爱的氛围,才能让孩子切身感受到爱是什么,友善是什么,他们才能用 同样的态度对待他人,从而迈出处世的第一步。同时,我们所释放的友善却不是无限量、无底 线、无原则的友善,因为过度的友善,是对“黑暗”的纵容。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此结束了,培养孩子友善的品质,对于他一生都会有帮助! 相聚
英睿德,共筑家庭教育!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