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弘扬雷锋精神,志愿服务青春同行
于惠舒哈鑫鑫薛瑾
【摘要】雷锋精神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部分,对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推动作用, 而雷锋精神与“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有异曲同工之妙,在新时代的大背景下,践行雷锋 精神就要将雷锋精神与志愿服务的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以雷锋精神为指导思想展开志愿服务活动,但经过 问卷调查及分析后发现志愿服务活动中仍存在许多不足待改正,经查阅相关资料并结合实际后形成了针对 不足现象的对策,将这些不足改正后才能真正地使雷锋精神通过志愿活动的深入开展而不断走向生活、融 入生活,从而将雷锋精神常态化。【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雷锋精神志愿服务常态化
雷锋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彰显着社会主
流道德的价值取向,它与志愿精神如出一辙,弘扬雷锋精 神和志愿精神,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展开,同 时也是社会公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利推手,将 这二者结合起来展开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可以提高高 校学生对于雷锋精神的认知,是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的有效手段。
一、 雷锋精神与志愿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雷锋精神可以简单的囊括成爱国精神、奉献精神、敬 业精神,雷锋精神并不是单纯的理论教授,而是通过日常 中点滴小事的实践,告诉人们模范的行为模式,告诉人们 该如何看待处理一件事情,是规范化人们思想模式、行为 模式的有效手段。
党的十八大报告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指出培 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倡导,确立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的基本内容与基础内涵。雷锋精神是人们思想道德的基 础,弘扬雷锋精神大大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涵盖 的 、 , 的 现了 主义 价值的内涵,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若以雷锋精神为插人点, 可以激发大家对于雷锋精神的认同感,增加大家践行社会 主义 价值 的 情, 对于培育 主义 价值着一定的推动作用。[1]
二、 现行志愿服务活动存在的不足
在大众学习雷锋精神的数十年中,虽然雷锋精神随着时 代的变化以不同的表现形式出现在人们的生活当中,但是其 中心思想并没有改变。志愿服务活动、志愿精神应时而生, 所以志愿精神是雷锋精神众多内涵中的一种表现形式,其二 者之间虽然存在很大的交集,但又并不完全等同。[#]
然而目前举办的某些志愿服务活动拘泥于形式,不具 有创新性,而且在三月份,都积极展开多次志愿服务活动, 其它时间内则间隔很久才会举办一次,这便是严重的“雷 锋三月来四月走”的现象。
三、 解决志愿服务存在问题的对策及方法
(一)加大宣传培育力度,提高学生对于雷锋精神的认知
大部分学生对于雷锋精神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但是 其中也不乏对于雷锋精神的理解模式化、缺少自己认知的 同学。为改善这种情况,加强学生对雷锋精神认识,真正 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应打破原有培育模式, 不再单纯的通过制作条幅、展板单一且过于模式化地宣传 雷锋精神,而是要做到因材施教,将雷锋精神教育与学生 实际相结合,切实展开雷锋精神教育培训讲座,生动地将
生活中各位道德模范的故事与雷锋精神结合起来,加强同 学们的理论学习,使其将雷锋精神牢记于心。
(二) 开展创新志愿服务活动,提高学生对于雷锋精神 的
高校志愿服务要时时刻刻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开 创新性的学 动和志 服务 动, 高学 对于精神的兴趣,使其自主学习雷锋精神,自行践行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3]
(三) 完善志愿服务机制,为学生提供后备保障
志愿服务机制不够完善,用于志愿服务活动的资金不 足,任何活动的展开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资金的短缺大 大地限制了志愿活动的种类,从而导致活动总是扎堆在敬 老院、社区服务中,由此可见为展开创新性的志愿服务活 动,高校应对志愿服务活动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
参与志愿服务的同学本着“一生志愿,志愿一生”的 理念,他们不需要任何回报,虽然雷锋精神在倡导无私奉 献,但是在如今思想多元化、价值观念冗杂的大背景下, 学生由于接受信息过于复杂,存在有一小部分人没有兴趣 弘扬雷锋精神的现象,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应给予不同 形式的奖励。
雷锋精神融人到志愿服务之中是大势所趋,在社会人 际关系日趋功利化的今天,大学生依然愿意积极参加志愿 动 弘扬 精神、 行 主义 价值 , 这离不开高校的宣传与培育。高校应致力于改正不足,完善志愿 服务机制,提供奖惩制度,使大学生将自己个人价值与社 会责任感结合起来,大力推进雷锋精神常态化建设,切实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力构建和谐校园。
参考文献:
[1] 李南君.雷锋精神对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作 用[D].长春:吉林大学,2013.
[2] 赵越.基于道德层面的雷锋精神与志愿精神的共性思 考[J].教育现代化 2017(14):212 ~214.
[3] 陈艺勇.高校推进雷锋精神育人常态化的理论意义和路径 选择[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6):797 ~800.
(作者单位:沈阳工业大学)
作者简介:于惠舒(1980-),女,山东文登人,硕士研 究生,研究方向:材料;哈鑫鑫(1994-),女,辽宁锦州 人,本科,研究方向:焊接技术与工程;薛瑾(1982-), 女,河北藁城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计算机软件与 论。
• 201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