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迎接2009年高考,实现高考既定目标,结合本年级具体情况,就高三语文复习备考拟订如下计划:
一 现状分析
从近期几次测试的情况分析来看,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得还不够扎实,具体表现在试卷第一卷前五道小题上。中等水平的学生往往在四个选项中,能轻易排除两项,但对剩余两选项难以辨别,耗时较多,失分严重。第二卷诗词鉴赏和现代文阅读能力薄弱,缺乏系统的鉴赏知识和应对策略,答题意识和解题技巧不足,存在“重理解轻表达”倾向。古诗鉴赏失分较大,学生面对一首古诗,往往不知道从哪里入手去鉴赏,鉴赏些什么内容,即使能大致读懂诗的意思,对诗后的题目也束手无策,不知如何组织语言来表达自己对诗歌的理解。文言文阅读笔译部分问题比较严重,重要实词和虚词掌握还没有系统化,特殊句式的识别与翻译中的落实还是有差距。语用题目譬如情境仿写、评论观点、提炼信息题,往往不得要领,只是凭感觉做,这样很容易失分。作文审题能力有待加强,素材积累薄弱,大部分学生的写作
视野狭窄、思想深度不够、语言表达缺少感染力。
二 总体思路
从08各地语文高考卷反馈的信息来看,命题人对考生的文化底蕴和文学功底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在复习备考中要特别关注学生语文学科能力培养,尤其重视现代文阅读与鉴赏、古典诗词鉴赏、作文这三个版块的训练与突破。克服“重做题轻读书、重语基轻作文、重识
记轻阅读、重理解轻表达、重资料轻教材、重课外轻课内”的错误思想。
第一轮教材复习在关注基础梳理时,应该特别注重向写作迁移,可从结构、思想、素材、语言等方面入手,加大教材在作文备考中的整合。重点把握这些关键词:素养、审美、个性、人格、人文、文化、尊重、体验、合作、交际等,因为无论是在语言表达、现代文阅读还是
作文上,与这些关键词相关的文章往往都是考试热点材料。
第二轮复习实行倒金字塔型复习,把现代文、古诗文阅读、语用题、提前复习。依据考纲,每个点要训练到位。科学类阅读,应着重训练对文章信息的提炼及根据所知信息进行推论。因为高考基本上是按照这个思路去设计题目的。文学类阅读,应着重训练学生在总体把握文章大意的基础上,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文章的表达技巧。诗歌鉴赏从两方面去训练,一是从哪里入手鉴赏,二是怎样组织语言把自己对古诗的理解表达出来。文言文的阅读,主要是实词的积累。虚词的运用、词类活用、古今异义和特殊句式等,应主要训练,在此基础上,理解人物的行为实质和思想内涵。加强文言文翻译训练。语用题目譬如情境仿写、评论观点、提炼信息等题,应对所给材料有足够的理解,才能仿得像,评得精,抓得准。因此,应着重训练对题意认真分析,对原材料仔细揣摩,然后慎重下笔。考点拉网复习形成系统后,
再结合典型模拟题讲练结合,从做题实践中逐渐理性化,以求突破。
第三轮综合复习要在系统、准确、熟练、规范上下功夫。特别在答题上一定要按要求在指定的区域内、用学科语言作答,书写要规范。评讲试题时,避免出现对答案和就题论题的情况。评讲课,一要注意突出重点。错误面大的题目、分值大而得分率不高的题目、新题型的题目、思维难度较高的题目应该成为评讲的重点。二要注意将错误原因的分析和运用基础
知识解答结合起来,使训练起到强化知识巩固和运用的作用。
在高三复习备考中作文复习单列,贯穿每个阶段复习始终。作文素材提供按照唐风宋韵、走进名人、热点聚焦分期滚动出版,力争解决学生素材的难题,同时增强文化底蕴,提升文化品位。作文技能训练划分板块,按序进行,分散穿插在其它知识点的复习过程中进行。针
对学生实际情况,作文的训练分级走。
基础等级:面向全体同学,着重审题立意训练、素材积累与运用、文体入格训练。写作流程中拟题、开头和结尾的技能训练。这样力保大部分同学能得保险分(44分左右)。 发展等级:对一些冲击高分层的同学,要求他们在上面基础上增设文章的亮点尤其是文
采提升训练,以求获得发展等级的高分。这样力求一部分同学能过50分。
每月大型联考之后,认真进行质量分析,采取后续措施。每次模拟考试之后要认真采集数据进行学生个人和班级集体的质量分析,全面清楚地了解每个小题的答题情况和每个学生
的薄弱环节,从而对一个阶段的复习作个小结,发现问题,及时采取后续措施。
三、具体要求
(一)语文知识和语言表达
高考语文注重考查学生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让那些平时阅读面广、表达能力强的学生能得高分。因此,在教学和复习备考中,要在“用”上花功夫。要善于从学生语言运用的实际和教材、报刊杂志以及现实生活中鲜活的语言实例入手进行分析训练,切实提高学生的语
言运用能力。 (二)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在高考中所占比重大,能力要求高,学生得分难度大。由于现代文阅读考查目标的多元性(主要是阅读能力,如理解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感悟能力、审美评价能力等),大多数学生都感到很棘手,是复习中的难点之一,如果缺乏系统的训练观念,漫无边际或零打碎敲,必然会事倍功半。现代文阅读要围绕考试大纲的能力要求,实施“分项训练”的策略,不能一味地做题讲题、就题讲题。复习中务必做到“三个准确”:一是准确理解《考试大纲》中关于现代文阅读的具体要求,领会其精髓。二是准确地选择训练材料,不求其杂,但求其精;不求其多,但求其真。三是准确地评价学生的训练情况,评价准确才能导向正确,
尤其是主观题的答题要旨要确保准确。
(三)文言文阅读及翻译
高考文言文阅读考查内容紧扣《考试大纲》,主要检测通过课内的学习把知识迁移到阅读课外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文言文阅读试题与课本结合紧密,因此,必须扎扎实实地学好课本。要多整理、多积累,掌握《考试大纲》规定的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为能力迁移夯实基础。文言文翻译要注重落实,尤其是关键词语要落实。在文言文复习中,必须以文言文翻
译为重点。
(四)重要作家作品的识记及名句名篇的默写
目前,暂按省考试院《2008年高考大纲补充说明》中规定的篇目进行复习。要求背诵的35篇(段、首)诗文,一定要不折不扣地背诵。对有些“名句名篇”,不仅要熟练背诵,而且要能准确地默写出来。另外,对在中外文学史上有较大影响的作家、作品,要加强识记。
(五)文学鉴赏
训练的两项基本要求:一要立足课内,巩固知识,学会迁移;二要理解作品,解读内蕴,确切表达。复习的三个基本方法:一是“读”,即读典型精要的鉴赏短文;二是“写”,即写简短而完整的鉴赏文字;三是“练”,即选择适量的符合考纲要求的练习题进行训练。
(六)作文
作文是高考语文的“半壁江山”,作文的成败直接关系到高考语文成绩的好坏,应引起师生的高度重视。作文训练的总体目标是:在文体上,不限中求擅长;在内容上,自由中求最佳;在角度上,稳妥中求新颖;在表达上,得体中求文采;在书写上,规范中求美观。 第一,储备要宽。要引导学生拓宽视野,关注社会,关注人生,了解时代脉搏,注重观察生活、感悟生活、表达生活、评价生活,提高思想认识水平。此外,要多读书报时文,占有鲜活材料。只有生活储备丰富,知识储备充足,才能写出动人的文章,才有了创新的基础。 第二,审读要准。无论是“话题”还是“材料”,审读都是最初的关键一步。对“话题”
或“材料”的准确把握,是写好作文的前提。在教学和复习中,要提高学生审读材料的能力。
审读能力以思维能力为基础,因此,培养思维能力乃是关键中的关键。
第三,要求要严。一方面,要给写作以自由度,由“戴着镣铐跳舞”变为“放飞的风筝”;另一方面,对写作的基本素质诸如标题、书写、用词、标点等各方面要严格要求,字要规规矩矩书写,词要反反复复推敲,句子要认认真真组织,苦练写作基本功。此外,质量要以数
量为基础,作文训练必须达到相当的数量。
四、方法措施
(一)优化备考复习环节。
①优化复习备课,提高语文知识复习的针对性。在指导复习中,要根据考点进行编排梳
理,再进行归类分析,构建基础知识的系统性、条理性、针对性、层次性。
②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复习的实效性。在指导复习中,一定要突出重点。比如,方法指导是重点;语言表述是重点;典型例题是重点;中层以上学生该拿分的题目是重点等等。 ③精选考练题,提高复习的效率。通过规范题目的演练,重点训练学生的答题方法和技
巧,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二)狠抓“双基”,狠抓落实。
①在备课、上课中要做到“五备”和“五突出”。“五备”:备课标,胸有全局;备教材,心中有数;备学生,目中有人;备教法,手中有法;备学法,积极引导。“五突出”:突出重
点难点;突出精讲巧练;突出思维训练;突出因材施教;突出教学效率。
②在课堂教学、考练中要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讲解和训练,重视基本知识点、考点的讲解和辨析。重视知识形成的过程和环节,重视细节问题,下大力气落实“双基”。例如文言文做题经常出错,有几种可能,一种是考生自认为懂了,但是实际没有懂。另外一种情况,是只懂一个大略,而题目总是在很具体或者很细微的地方考察,由于学生粗枝大略,在做题上很难获得很高的正确率。还有一种可能,考生对题本身的要求没有懂。最后一道利用文言文筛选信息的题目,往往是对文意的把握,如果考生没有全局观念,或者不能准确理解题目要求也答不好。这几种情况都属于文言基础不扎实,因此教师在讲解时,应引导学生
有重点地积累和巩固实词虚词。
③研究08年各地高考语文试题,着重关注湖北省近三年的试题,比较考点异同、考查频率、考查方式,结合考试大纲认真研究命题规律,及时把握考试动向和命题趋势。还要吸
收其它省市试卷精华,应用到教学中去,实现有机渗透,提高知识面。
④重视教材,回归课本,贯彻“以纲为纲,以本为本”的备考方针。高考尽管脱离课本考,但是实际上课本有很大的作用。语文考试包括基础知识、阅读鉴赏和作文三个方面,三者都离不开语文的专项知识,尽管考题里不涉及术语,但是在理解题目和回答题目中必不可少地需要运用语文的专项知识,这些是语文课本上非常重要的内容。利用课本上的材料,进行信息阅读的训练(毕竟课本在文章的规范性上与高考用的现代文阅读的文本是非常接近
的),实际上比那种不太好的模拟试题的意义更大。
(三)规范五种基本课型
1、复习课。
高考是“依纲命题”,并不以哪个版本的教材为依据,但在复习中,特别是一轮复习中,我们则必须做到“依本(教材)复习”。对一轮语文教材的复习根据市编学案采用大模块、小单元策略。每个小单元都要从两方面切入,一是知识切入,主要包括字音、字形、词语(近义词、虚词、成语、熟语、文言实虚词、句式),二是能力切入,主要是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知识切入以学生动手为主,教师辅助,能力切入由教师分析设定,学生跟进。每一单元要找准恰当的能力切入点,切入点一般是体现考点的单元训练重点,然后以此为主线,把本单元的有关内容贯穿起来,使整个单元紧紧围绕在培养一种能力、掌握一种方法上。这条主
线可以适当向外扩展,能扩多少就扩多少,不求面面俱到。第一轮复习课依托课本,是感性的、琐碎的,一般分四步走:一是呈现考点和考题,二是探究思路和方法,三是验证巩固和提高,四是教师答疑和补充。通过这四步,旨在让学生对各考点形成一定的应对措施。
2、检测课。
每个单元或专题结束后都进行双过关检测,第一次检测要求覆盖面广,尽量涉及到各个知识点,第二次检测要求针对第一次检测暴露出来的问题设计题目,以达到纠正的目的,在
精不在多。 3、讲评课。
逐题讲解不可取,耽误优生,浪费精力,致使厌学,是典型的少慢差费的教学。我们的做法是先拿出一定时间通过让学生自由探讨的方式解决误答率不太高的题目,这种小范围的讨论既节约了时间又达到了互补效果,可能比老师讲解更好一些。第二环节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自由提出不明白的疑难问题,然后让其他同学来解决,因为一个题目不可能全体学生都不会。假如全体学生都不明白,那么再通过老师提示,引导启发学生通过讨论、争论的方式解决。这往往放在误答率较高的高难度题目上,其优点是对症下药,针对性强,学生
印象深刻。 4、阅读课。
采取开放性阅读和指导性阅读相结合的方式。开放性阅读一般放在自习课上,为了避免盲目性和随意性,必须要求教师提前规定阅读范围及内容。例如:印发校本教材或鼓励学生读书看报,开拓视野,了解时代信息,把握时代脉搏,学习别人的语言风格、章法技巧,为写作积累素材,补充新鲜血液。指导性阅读放在正课上。每周一般要有两三篇典型的阅读文章印发给学生,教师在课堂上指导学生阅读。选文可以按照阅读训练的内容分类,也可以按照阅读训练的重点分类。不必在每次指导阅读时,都将理解分析、归纳概括、赏析评价几种能力一起训练,也不必每次训练既有记叙文又有议论文、散文,要重点突出,能力集中。
5、写作课。
写作课也有开放性写作和指导性写作。开放性写作要求学建立周记或随笔本,愿意写什么就写什么,一般是对生活的感悟。每周收阅一次,可不加批语,但必须浏览,从中选出三五篇优秀周记下发读一读,以激励学生的兴趣。指导性写作要求教师进行科学合理的训练。作文批改和讲评要采取灵活的方式,把教师从繁重的效果不大的全批全改中解放出来。每个月要有重点的全批全改一次作文,另外的作文可以采取集体批阅修改和互相批阅的方式。把学生的作文选出上中下三类各两三篇,然后印发给学生,讲评课分四步走。第一步,让学生把这些文章读一遍,将他们分成上中下三类。第二步,让多个学生谈自己的见解,陈述自己为什么这样分类,优秀作文好在哪里,差作文差在哪里。第三步,在大部分学生对作文评价分类达成共识的前提下,讨论如何将中等和差等的作文改成优秀作文或相对优秀的作文。第
四步,让学生从中选定一篇,做修改尝试。
(四)细化考点,分层推进
1、识记能力
字音:近10年高考字音题汇编;课本上常见读音汇总;统读音表;其他2500常用汉字
读音分类总结(多音字、形声字)
字形: 高考字形范围;错别字归总分类记忆,注重辨析能力的提高;高中语文第四册
附录中《容易写错的字一览表》和《容易用错的成语一览表》) 近10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名句默写汇总;落实鉴赏与背诵统一
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及用法积累。
2、应用能力
高考判断和修改语病的基本原理与简洁方法,注重分类归纳,提高基本能力;
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题的置疑点;探讨出题方式;
语言表达题的命题走势及应试策略 。
3、理解能力 古代诗歌阅读 文言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 4、鉴赏能力 古代诗歌鉴赏 文言文鉴赏 现代文鉴赏 5、表达能力 答题语言的组织 鉴赏短文的组织
作文 ,在全面计划的前提下,每周写一篇,保证练习的数量和序列。
6、应试与临场发挥能力
考试模式的理解 答题技巧思路的回顾 综合思维能力 五、注意事项
1、注意精练习题和强化弱项 。
词的音、形、义应以常见常用为原则,偏、难、怪的不必涉及;标点和病句重在类型的掌握,再配合适量的练习;保持现代文阅读的数量;写作文边写边改。 语文学科的二轮复习和模拟考试同时展开。语文学科的二轮复习首先要研读新考纲,明确考试要求,整体把握复习内容,然后将其分类细化。针对不同内容的不同特点、要求,复习时应各有侧重;强化弱项。二轮复习有一轮复习的基础,不必再贪多求全,对于已掌握的知识能力可以少花费甚至不花费时间和精力,而是针对自己的弱项,有重点地复习,专攻某一项或某几项。找出知
识上的缺漏和能力上的不足,有针对性的复习才是最有效的复习。
2、注意将板块训练和综合训练结合起来。
第二轮的板块,一般是指的考点,第三轮的板块,往往是指小的综合或专题训练。将整体和部分结合起来,让学生建立一种整体阅读或整体答题的概念,在整体思维的框架下突破考点,或将一组考点组合起来,如语言知识和语言运用部分、文言阅读部分、现代文阅读部分等等,以免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或者突破了局部,而生疏了整体。这样将考点板块训练与综合训练结合起来,既照顾到学习内容的不同特点,又保证了学生能力的全面形成。
3、注意知识技巧训练和能力养成相结合 。
每一个考点和综合训练,都有相应的知识点以及相关的解题技巧,这些确实需要给学生点破和指导,但是,如果一味追求精讲精练,教师把一个个知识点和解题技巧反反复复地咀嚼,然后喂给学生,就会弱化学生的应考能力。要注意把研究性学习与合作学习的思想引入高考备考中,每个考点的复习,每组知能训练板块,都以学生自己看书做题为主,老师个别答疑为辅,最后利用测验讲评进行集体指导和小结。因为高考需要的是考生深入敌后孤军作战的应考能力,考生在考场上不可能凭借任何参考材料,也不可能有老师的指点,而只能靠自己独立作战的能力,这种能力形成的最佳方式是过程教学,让学生在老师指导下融入自我体验,自身感悟,独立探索,而逐渐形成实战解题能力,从而在高考中临阵不慌,从容应对。
4、注意知识技能的培训和心理素质的培养相结合。
复习过程中,总会安排若干次测验,应该要求学生把这些测验当成高考,让自己在考场
上紧张起来,告诉他们,只有平时的紧张才能换来真正高考时的不紧张。并且引导他们体验这种假设性考场解题的心理状态,如果做得得心应手,千万戒骄戒躁,因为往往自己感觉最容易的地方也是最容易丢分的地方。如果做题遇到困难,应该设想相应的情感体验去化解自
己的紧张不安从而找回做题的信心。
另外,我们教给学生的解题方法必须是建立在考场这个现实基础之上的方法,传授给他们的解题技巧也是建立在考场这个特定场合之下的技巧,这自然就能坚定学生在考场上做题的信心。我们注意培养学生做题时的应考实战,即使因为知识的缺陷无法十分肯定个别答案,
也要通过分析推论,甚至猜测来完成答题过程。 5、应考知能的训练和应考习惯的培养相结合。
注意在整个复习测验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书写习惯,到了高三,对于书写,我们不要求写得多么好,有书法的功力,而着重要求书写得清楚美观整洁,从而给阅卷老师良好的第一印象,而不至于厌改厌读。再比如作文构思,不提倡太含蓄,太曲折,太越格,要注意让阅卷老师在匆忙一瞥的情况下,就能看到文章的亮点,不至于误解作文内容。再比如,答题时间的安排和保险系数的把握,有的考生做选择题时犹犹豫豫,似是而非,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填涂答题卡因紧张而错位,完卷后检查时将正确答案改成了错误答案,等等。我们在平时测验时有针对性地进行必要的训练,以养成学生正确的应考习惯。
六、备考进度
第一阶段(08年9月至11月):完成第一轮课本及读本(部分)基础知识的全面复习。 第二阶段(11月至09 年2月中旬):完成第二轮考点专题复习 ,重点是:语言表达、文言文翻译、古代诗歌鉴赏和现代文阅读。指导思想 :查漏补缺,攻破难点,狠抓热点,
强化训练;
第三阶段(09年2月下旬至4月底):综合训练。现阶段,语文复习思路是,归纳高考试题规律,强化答题意识,积累答题技巧,查漏补缺。要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全面复习和专项突破相结合,分析不同学生的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做题方案,狠抓落
实。
第四阶段(09年5月初至高考前):结合新信息,强化答题技巧,“保温”训练。 总之,高考是一场效率与效果的竞争,而不是单纯的智力与能力的抗衡,更不是单一的意志与毅力的竞逐。学生乃至教师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时尽”的常数,而不是可以任意挥霍的“无穷匮”的资源。因此,制定详细计划,进行科学备考显得尤为重要。以上计划仅供参考,相关内容尚需在实践中加以调整和改进,希望得到各兄弟学校同行之间的交流、指导。
2008-9-8
指导思想
随着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考纲、新课标、新高考模式、新命题角度对中学语文教学和高三语文备考都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我们备考小组成员应该与时俱进,顺应高考改革趋势,在全面总结以往成功经验、充分调研各校高三语文复习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在市区教研室领导的指挥和我校高考备考领导小组的鼎力协助下,竭尽全力发挥全组语文教师的集体智慧,针对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依托精选的优秀复习资料,制定合理的复习备考计划,有条不紊地推动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高考应试能力的提高,力争通过师生一年的共同的努力,实现来年高考我校语文学科上线率和优分率都有新的突破,为明年我校高考再创佳绩作出最大的
贡献。
二、教学内容
1、高中语文教材第五册、第六册重要篇目的教学。
2、高中语文读本第五册、第六册相关内容的选讲。
3、高中语文教材第一册、第二册、第三册、第四册要点的回顾与整理。
4、高中语文考点知识系统梳理、高考应考技巧指导与能力训练。
三、教学设想
这一学年的教学任务繁重,我将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合理安排
教学进度,以期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1、高中语文教材第五册、第六册的教学,我们将择取重要的篇目,培养学生各类文章的阅读能力,围绕高考考点要求,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相应的主观阅读题答题能力。
2、高中第五册、第六册语文读本的落实中,配合第五册、第六册教材各单元的教学,分专题深入探究。延伸性文章,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鉴赏性文章,帮助学生丰富文化底蕴;知识性文章,包括语言、文学、听说读写及思维方法诸方面,帮助学生充实语文知识,增强各种能力。充分借助读本,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阅读习惯,通过比较、分析与归纳,借鉴或吸取有益的养分,从而提高语文素养,发展学生个性,培养语言综合能力。
3、高中语文教材第一册、第二册、第三册、第四册的复习中,着重要点的回顾与整理,巩固已有的感性认识,同时引导学生尝试着进行理性归纳,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温故而知
新,为总复习打好坚实的基础。
4、高中语文考点知识系统梳理、高考应考技巧指导与能力训练中,主要介绍高考最新信息、发展动态,分析考试大纲,评价近年高考试卷,预测命题趋势,归结语文知识的学习及语文试卷的应考中的实用方法技巧。简言之,就是专题复习,梳理知识,解读政策,预测
命题,指导学法,指点秘笈,示范解法,规范答题,综合训练,提升能力。
四、操作思路
1、暑假期间,完成高中语文第一册至第四册课本知识的系统梳理,按单元整理,浓缩教材精华,重拾感性,提升理性,构建知识框架。重点是文言单元的巩固与文言知识的梳理。
2、暑假期间,完成高中语文第一册至第四册教材中要求诵读篇目的背诵默写过关。重
点是诗词单元的落实,适当补充少许精选名句。
3、2005年9月至11月,完成高中语文第五册教本重要篇目的教学及读本相关内容的
选讲。其间,将穿插语文基础知识专题的复习。
4、2005年9月,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A级)”、“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
(A级)”,武汉市新高三起点调研考试及质量分析。
5、2005年10月,考点“正确使用标点符号(D级)”、“辨析近义词(D级)”、“正确
使用词语(包括熟语)(D级)”。
6、2005年11月,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D级)”、“变换句式(D级)”,武汉市高三
调研考试及质量分析。
7、2005年12月,考点“扩展语句(D级)”、“压缩语段(D级)”、“语句选用与仿用
(D级)”。
8、2006年1月,考点“语句的衔接(D级)”、“语言的简明、连贯与得体(D级)”、
高中语文第六册教本重要篇目的教学及读本相关内容的选讲。
9、2006年2月,考点“文言实词(B级)”、“文言虚词(B级)”、“理解与现代汉语不
同的句式和用法(B级)”,武汉市高三调研考试及质量分析。
10、2006年3月,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B级)”、文言文整体阅读训练。
11、2006年4月,现代文(含科技文、社科文、文学作品)整体阅读训练,武汉市高
三调研考试及质量分析。
12、2006年5月,古诗词鉴赏,名句名篇重温再测,高考全真模拟试题训练与讲评。
13、2006年6月,高考语文答题注意事项的提示与应试技巧的点拨。
14、按照计划逐步推进新课教学与专题复习的过程中,每两周统一安排一套综合测试(含
作文);每个专题复习完后,进行一次专题过关检测。
15、专题复习可采取“以点带面,讲练结合”的方法。即抓住某个知识点的关键,进行点拨,使学生能够掌握规律和方法,以求达到对整个知识点的掌握;解析习题,评讲试卷时,尽量选择典型题目,分析出题意图,捕捉命题规律,预测命题趋势,指导答题步骤,提示答题技巧,训练应试能力。“以点带面”是方法,“讲练结合”是手段。精讲精练,循序渐进,
事半功倍。
16、除调研考试和综合测试的考场作文外,新课教学与专题复习中也将有系列地分十次进行高考作文训练:议论文的审题与立意(符合题意与文体要求,思想健康,中心明确)、议论文的论证结构(掌握议论文的各种结构方式,使结构完整)、议论文的论证方法(运用多种论证方法使议论文内容充实)、记叙文的审题与立意(符合题意与文体要求,思想健康,中心明确)、记叙文的构思与表达(学会选材并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来充实内容)、深刻透彻(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预感事物发展趋向)、生动形象(学会运用各种手法使形象生动、意境深远)、有文采(学会运用修辞使语言生动、文句有意蕴)、有创新(学会命题创新、立意创
新、题材创新)、有创新(学会体裁创新、手法创新)。
17、每次大型调研考试后,都要认真分析试卷及学生得失分情况,逐题分析,逐人指导,总结经验,规避失误,树立信心,寻找对策,帮助学生客观地认识自我,适时调整攻关方向
与复习进度,力争每个学生都有最大的突破。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教育局的指导精神,遵照学校的指示,严格执行年级的指令,认真研究广东高考特点要求,以备课组为核心齐心协力,共同提高数学科备考质量。
二、目标要求
1. 高考平均分:560分 2. 700分以上:35人 3. 800分以上:1-2人
三、具体实施计划
1. 全年共分三轮:
第一轮基础复习(10月份至3月中旬);以《优化设计》为蓝本
第二轮专题复习由3月28日开始到5月8日结束,历时6个星期
合共42节课。以知识性专题为主(蓝本到时再订),辅以各科任老师50道大题及到时全国各地的模拟试题进行训练,允许各科任根据各班实际情况微调各自复习计划。
5月份各班根据各自特点加入方法性专题或微调训练安排。
学生自主复习(5月15日开始)
2、定期召开备课组会议:每周三下午第二节,共同研究教材、教法、考试大纲等,每单元提前进行集体备课,并设立该单元的备课组长,备好后交全组进行讨论,再由负责该单元备课中的一位老师上一节示范课,尔后进行评课,取长补短,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3、加强训练,巩固复习效果
(1)单元测试:每单元讲授(复习)完后,各班自行安排,统一试题,不统一时间(原则是随堂进行);
(2)滚动练习:为防止学生遗忘复习过的知识,第一轮复习时,每周进行2至3次的训练,原则是选择题和填空题;(在备课组统筹安排下由各科任分单元命题,统一使用。另订《红皮书》补充。)
(3)综合训练:从12月份开始至3月底,隔一周训练一次(统一试题,不统一时间);从4月份开始至5月中旬,每周训练一次(统一试题,统一时间);
(4)全级统一考试:中段考试、期末考试、毕业会考、广州一模、广州二模、考前模。
4、成立审题小组,要求各科任在上交试题前先听取审题小组成员意见,并让审题小组成员审核:成员有陈启祥、卢丹青、谭素玲、吴志维、袁亦武、潘跃威。4.每位老师各自负责自己所任教班的尖子生和临界生,保证尖子生的人数和临界生的上线率。(尖子生中段考后才确定)
5、第一轮复习以优化设计为蓝本,各科任教师在参照蓝本前提下可根据各班实际情况加强基础知识的复习
四、复习计划的时间安排表如下
时间 8月1日~8月12日 8月14日~8月25日 9月1日~9月21日 9月22日~9月25日 9月27日~10月5日 10月6日~10月23日 10月25日~11月6日 11月8日~11月20日 11月20日~11月25日 11月26日~12月8日 12月8日~12月15日 12月16日~12月28日 12月29日~05年1月23日 1月24日~1月31日 2月6日~2月20日 2月21日~2月25日 2月26日~3月5日 3月7日~3月10日 3月11日~3月30日 4月1日~4月9日 4月11日~4月14日 4月15日~4月20日 4月22日~4月26日 4月27日~4月30日 5月1日~5月7日 5月9日~5月14日 5月15日~5月25日 5月26日~5月31日 教学(复习)内容 概率与统计(新授课) 数学归纳法、极限(新授课) 导数(新授课) 复数(新授课) 集合与简易逻辑 函数 数列 三角函数 平面向量 不等式 直线和圆的方程 圆锥曲线 直线、平面、简单多面体 期末复习考试 排列与组合、概率、二项式、概率与统计 极限 导数 复数 广州一模复习、考试及试卷讲评 专题复习: 函数、导数 三角函数 数列、极限、数学归纳法 不等式 概率与统计 立体几何 直线与圆锥曲线 学生自主复习 考前模拟与点拨 6月1日~6月10日
学生自主复习、高考 备课、上示范课、命题安排如下:(注:1、每组第一位老师为组长,2、所出练习是单元测试,要求以高考题型进行命题。3、内容以单元占60%,前面所学占40%。4、可以根据内容适当微调分值)
内容 复数(新授课) 备课、上示范课、命题 黄安繁、张良冲 交题时间 8月4日 8月20日 9月7日 9月14日 9月28日 10月15日 10月28日 11月10日 11月20日 11、26日 12、10日 12月20日 12月31日 1月25日 2月18日 数学归纳法、极限(新) 卢丹青、吴杰 导数(新授课) 谭素玲、余乃灵 概率与统计(新授课) 袁亦武、潘跃威 集合与简易逻辑 函数 数列、极限 三角函数 平面向量 不等式 直线和圆的方程 圆锥曲线 向量、立体几何 吴志维、林合义 陈启祥、朱校 黄安繁、张良冲 吴志维、沈南薰 谭素玲、黄安繁 袁亦武、林合义 陈启祥、朱校 卢丹青、吴杰 袁亦武、潘跃威 排列组合、概率与统计 谭素玲、余乃灵 导数 中段考 吴志维、卢丹青 陈启祥、黄安繁、林合义 待定 永寿中学2006年高考政治备考计划
--------------------------------------------------------------------------------
发表日期:2005年10月4日 作者:周欣 已经有452位读者读过此文
2005 年高考,全咸阳市文科综合成绩很不理想,特别是政治成绩比去年下降较为厉害,我校政治单科成绩也下降较大,针对这种情况和我校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我们高三政治备课组经过仔细研究情况,充分考虑到各种因素,按照学校的实际和复习意见,特对本年度复课工作以下
安排:
一、指导思想
针对我校学生实际,本年度高考复习工作应以“立足基础,深挖课本,构建网络,提高能力”,为指导思想,以抓好课堂为核心,以作业为手段,以能力为目标,以教师为引导,以学生为主体,全做
好新课的传授和知识的复习,为打好高考这一仗作出努力.
二、阶段划分
本年度的复习工作拟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暑假开始到第一学期结束,主要工作是搞好新课的传授和政治常识、经济常识、
以及哲学常识的复习工作,具体复习计划如下:
暑假授课内容
时间 内容
7月15日至8月12日 政治常识前言及第一二课
第一学期教学安排表
周次 教学内容 节数
1
政党及其特征,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
7节 2
党的建设,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7节 3
邓小平理论和党的路线,政党制度
7节 4
民族的基本知识宗教的基本知识
7节 5 国际关系 7节 6
我国的对外关系
7节 7
商品和商品经济
7节 8
货币,价值规律
7节 9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7节 10
我国的市场经济
7节 11 期中考试 7节
12
企业和经营者
7节 13 三大产业 7节 14
财政税收和纳税人
7节 15
银行和储蓄者
7节 16
商品服务市场和消费者
7节 17
走向世界的中国经济
7节 18
唯物论和辩证法
7节 19
人生观和实践论
7节 20
总复习经济常识和哲学常识
7节 21 期末考试 7节
第二阶段,从第二学期开学到四月中旬。本阶段要以课本为中心,划分专题,构建知识网络体系,
突出围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科学的发展观为重点,紧紧抓住基础知识中的重点和难点,力求教师讲清,学生弄通弄懂,为下一阶段的复习工作作好准备.这个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教材,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打通知、识之间的横向的和纵向的联系,构建起知识网络体系,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始终不再为没有把某个知识点记准而苦恼,也就是说,这个阶段力求做到“全、准、精、细”,做到不留死角,不漏知识点,不遗留模糊点,以便为下一步的练测
和提高做好准备。
第三阶段, 从第二学期四月中旬到五月中旬。本阶段主要是练测和提高阶段.这个阶段,要以学生为主,教师帮助学生在练测中发现问题,查找漏洞,及时补上.教师的主要工作是做好习题的讲评工作,要有重点的讲,人针对性的讲,要在讲的过程中多从方法和思路上着手,要培养学
生准确,高效的做题习惯,力争一击而中。
三、收尾工作
从五月中旬到六月二日左右。本阶段主要是查阙补漏和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教师要利用一切机会向学生做工作,帮助学生 堵上漏洞,树立信心,轻装上阵,使学生能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和能力在高考中发挥出来,为自己和社会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为自己的深造和人生打开一扇新的窗户! 2005年10月4日星期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