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2024-02-12
来源:意榕旅游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ll2 云梦学刊JOURNAL OF YUNMENG 2008年7月 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张大明 (岳阳楼区旭日小学,湖南岳阳414006) 摘要:随着开放的迅速扩大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学校德育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领域。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怎样提高德 育工作的科学性和时效性,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学校;道德教育;“以人为本”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6365(2008)一01 12—02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发展,我国在政治、 旦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就难以把握自己的言行。面对这样 经济、教育、文化、道德等方面都在发生着亘古未有的变化。 复杂的教育对象,如果不深人了解和研究,那么,德育工作 人们的社会角色和利益关系开始由单一向多元转化,价值观 就无法对症下药,教育就难以奏效。 念、思维方式、目标追求等也出现了新的变化。在新的历史条 德育工作以人为本,也要求德育工作的方法要符合现 件下,学校德育工作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广大教师 代学生的特点,因人施教。因此,德育工作者必须研究在高 深感目前开展德育工作较之其他工作存在着更多的困难。学 科技时代成长起来的一代学生的教育方法,使我们的教育 校的德育工作要适应新形势,面对新情况,必须在创新上下 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回顾我们以往的许多教育,在实施 功夫,在创新中求加强,求适应,求发展。在小学德育工作中, 之前就认真研究教育方法,精心设计教育内容,刻意追求教 如何创造性地开展德育工作,提高德育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 育效果的并不多,可是追求新闻效果、甚至广告效应的却不 性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条途径寻找突破口。 少。要不就是用多年不变的老一套的“读书活动”,一年一 一、以人为本。强调学生是德育工作的主体 本,有的一年几本,德育好像除了“读书”以外就没有其他 德育工作的经验教训表明,是否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 方法了。年年都是“读书活动”,哪能有什么新的效果? 律,是否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德育工作能否取得实效的 二、淡化教育的结果,重视教育的过程 关键。过去做德育工作,主要是以事情、以任务为本,缺乏针 在学校德育中,无论是渗透性德育,还是灌输性德育, 对性,难以摸准学生跳动的思想脉搏,难免把学生当作德育 其过程都表现为教育者在一定的环境下,根据受教育者思 工作的“局外人”,因此,德育工作的成效不大。既然学校德 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运用有效的方法手段,把国家对受 育工作的对象是学生,是活生生的、具有主体意识的人,那 教育者提出的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道德。因此,我 么,德育工作就应该以人为本,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把理解 们要根据现代社会的发展,对学生道德素质的整体要求,编 人、关心人、尊重人、帮助人作为活动准则,变“管、卡、压、 制出正确的、可操作的、可检测的德育目标。在德育活动的 罚”为“疏、导、育、教”。 设计、组织实施、检查调控和评价等过程中,都要紧紧围绕 德育工作以人为本,要求我们必须深入学生的心灵。我 “目标”下功夫。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我们要淡化教育结果, 们面临的这一代学生,是在科学高度发达的信息时代成长 重视教育过程。 起来的,特别是电视网络等信息媒体的发展,加速了学生思 学校的德育工作中,教师的责任是发展学生而不是作 维意识的发展。即使是小学生,头脑也是很复杂的、挺“神 判官,所以不要轻易用对和错来简单评判学生。其实什么事 秘”的,其原因是他们通过看网络电视等信息源,接受了大 情都是水到渠成的,有了过程就会有结果。要让学生学会用 量的、未加删选的信息,使他们的头脑变得“复杂”起来,使 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脑子去想。例如,在班会(队会) 得情感的发育超过了他们的生理年龄和心理年龄。他们知 课中以主题的形式,可以把一些未作评论的案例提供给学 道了许多本是这个年龄阶段不应该知道的事情,这些信息 生,然后提出思考性、探索性的问题,由学生自己通过查阅 模糊了成人和儿童的界限,填平了知识与年龄的深沟,使得 资料、调查、访问等形式,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再由老师组 他们童年像少年,少年像青年和成年,因而说话和做事像个 织学生讨论,让学生在选择、评审的过程中提高道德认识。 “小大人”的越来越多。由于年龄和社会经验的不足,他们 这样做,既避免了简单生硬的灌输,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 对这些知识的理解仅仅是朦胧的、表面的,似懂非懂的。一 考能力和探索精神。 收稿日期:2008—05一10 作者简介:张大明(1957一)男,湖南岳阳人,湖南省岳阳市岳阳楼区旭日小学高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小学教育。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29卷 张大明: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113 如何重视德育的过程,提高德育的实效呢?加强学生的 养成教育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有人曾问一位诺贝尔奖 获得者:“你在哪所大学、哪所实验室里学到了你认为是最 主要的东西呢?”出人意料,这位学者回答:“是在幼儿 园。”“在幼儿园里学到了些什么呢?”学者回答:“把自己 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 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 息;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 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概括起来,他认为终生所学到的最 主要的东西,是幼儿园老师培养了他良好的习惯。 现在的学生娇生啜养的多,任性、骄横、自私,如何培养 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这是我们德育工作的重点。为 此,必须从学生的养成教育入手,抓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 制定并落实了星级学生评比方案。从开学的第一天起,就注 重抓好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各班组织学习星级学生 评比方案,并落实到学生每天的学习生活中去,从身边的小 事抓起,时时处处规范学生的言行,并通过开展军训,锻炼 学生的顽强意志,培养学生严守纪律的自觉性。星级学生评 比方案,让孩子们在每天的学习、生活中规范自己的言行, 提醒他时时要规范自己的行为,“恶以恶小而为之”。方案 实施以后,效果是明显的。 培养良好的素质,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素质只有化为 习惯,才能成为终生受用不尽的财富。洛克说得好:“事实 上一切教育归根结底都是为了培养人的良好习惯,甚至一 人的幸福也往往归结于自己的好习惯。”培根说:“习惯真 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 们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习惯。”学校德 育工作实践也表明,学校的德育工作应从学生身边的小事 着手开展教育,规范他们的行为,注重养成良好的习惯的过 程,才能真正收到德育工作的实效。 三、拓宽德育渠道。形成学校德育工作的新格局 德育工作是多层次、多渠道的,德育网络系统也应该是 多层次、多渠道的。通常学校的德育组织系统,往往是“学 校一团支部—少先队大队一中队”式的封闭系统。这种系 统所组织、指导的德育活动与内容,不可避免地具有某种程 度的封闭性,具体表现在内容的确定与形式的选择上,常常 会脱离社会生活实际,其教育效果也是“隔靴搔痒”。因此, 学校应该着力根治德育组织上的这一弊病,把学校和家庭、 社会结合起来,逐步构建起校内外结合的开放的德育网络, 形成教育合力,充分发挥德育的整体教育作用。 德育网络是实施德育的一种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的 德育组织体系。德育任务的完成,单靠学校的力量是不够 的,还需要家庭和社会的配合,保证多方面教育要求的一致 性。因此,要进一步健全以学校德育为主导的三结合的教育 网络,要充分发挥学校德育的主导作用,发挥家庭德育和社 会德育的合力作用,使各渠道畅通,将德育的单一渠道改为 多渠道,从多方位、多视角对学生施加正向的、统一的教育, 形成教育的一致性,这样才能使学生的道德素质得到巩固 和加强。 构建德育网络,主要是建立社区教育委员会、家长委员 会,举办家长学校、健全少先队组织中的校外辅导员队伍 等,注意加强联系和沟通,扬长避短,提高德育工作的科学 性和实效性。 [责任编辑、校对卢英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