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许全林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第15期
许全林
(大连外国语大学社科部,辽宁大连116044)
摘要: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对蒲鲁东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进行了批判,是马克思思想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部著作,本文将就学界对这一著作在中国的翻译、介绍和研究状况做一回顾,并以《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共产党宣言》两文本为参照,就学界对其在思想史上的地位等问题做一简单梳理。
关键词:历史唯物主义;共产党宣言;德意志意识形态
中图分类号:A11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5-0154-02
一、对《哲学的贫困》的相关翻译工作
根据学者姜海波的研究梳理,在中国最早提及《哲学的贫困》是在1903年。当时的学者赵必振在其所译日本著作《近世社会主义》(作者是福井准造)一书中首次提到了《哲学的贫困》(当时译作《自哲理上所见之贫困》)的写作过程。其后在新文化运动中,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和陈独秀都曾提到《哲学的贫困》。李大钊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上)》一文中直接引用了《哲学的贫困》中“手推磨”和“蒸汽磨”的经典论述。陈独秀则在《马克思的两大精神》中谈到“马克思的唯物史观虽然没有专书,但是他所著的《经济学批判》、《共产党宣言》、《哲学之贫困》三种书里都曾说明过这项道理”。
有必要提及对《哲学的贫困》进行翻译的历程。在1928年,李铁声节译了书中哲学内容的片段,并以《〈哲学底贫困〉底拔萃》发表。1929年,杜竹君翻译《哲学之贫困》全文。1930年8月,巴克也摘译部分内容编译成《社会主义底基础》一书。1932年,徐德珩翻译《哲学之贫乏》使得译本更为完善。1942年至1944年,何思敬在延安中央党校完成对《哲学的贫困》一书较为权威的翻译工作,在1949年出版后先后重印7次。最权威的版本当属中央编译局编译出版的译本。自1956年起,中央编译局开始陆续出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一版),并在第4卷中收录了《哲学的贫困》全文,出版发表于1958年8月。1961年11月,人民出版社还发行了未署译者名的单行本,但正文和注释都采用的是中央编译局出版的译本,其中徐坚新译了恩格斯写的两篇序言。自1965年起,中央编译局又编选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其中节选了《哲学的贫困》第二章的部分内容。《选集》第二版于1995年6月出版,对以往的内容做了修改。此外,2009年12月出版的《马克思恩格斯文集》也节选了《哲学的贫困》第二章的部分内容。
上述翻译工作为后来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本文基础,但在早年并没有对《哲学的贫困》展开深入研讨,究其原因,可能在于一方面并没有认清这一文本的价值,另一方面则在于自20世纪50年代末至改革开放前,社会政治的动荡极大地影响了学术研究,使得相关研究工作进入停滞状态。
二、文本研究的基本情况
在1978年,《哲学研究》在1978年第1期发表了海外华人学者刘惠林的《〈哲学的贫困〉与〈贫困的哲学〉》疑问,首先开启了对《哲学的贫困》的思想研究。当时学术界对这篇文章
的反响如何现在已很难清楚。自1980年代开始,学术界对《哲学的贫困》的研究掀起了一个小高潮,先后发表了8篇研究文章,论题涉及《哲学的贫困》与《资本论》之间的联系、无产阶级专政、对《哲学的贫困》思想史地位的评价、《哲学的贫困》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等,这些论题直到今天仍然在讨论中。
1997年是《哲学的贫困》发表150周年,在此前后学术界对其研究掀起了一个小高潮。仅在1997—1999的三年内共发表10多篇相关论文。1997年,为纪念《哲学的贫困》发表150周年,学者们在南京召开了学术讨论会。孙伯鯙、陆剑杰、王金福、张一兵等学者就《哲学的贫困》的研究现状、它在马克思思想发展中的地位以及《哲学的贫困》中所蕴含的科学方法论的现实意义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南京社会科学》也在其1997年第10期开辟专栏,就《哲学的贫困》相关研究发表了8篇论文,论题包括:邓小平改革理论与《哲学的贫困》思想的契合(孙伯鯙)、《哲学的贫困》中的雇佣劳动概念(杨建平)、社会批判方法(陈胜云)、面对现实的科学历史原则(张一兵)、马克思经济学研究的哲学视域(仰海峰)、分工与马克思批判话语的变革(张溟久)以及《哲学的贫困》蕴含的理论张力(文析东)。在此后两年,学术界又发表了几篇相关研究文章,但主题大致与前述相同。
自新世纪以来,对《哲学的贫困》的研究有了一定的拓展。这表现在:首先,有两本关于《哲学的贫困》的研究专著问世。其中朱进东从思想史的角度讨论了马克思与蒲鲁东关系的变迁,进而探讨了两者的思想变迁与差异。余培源和付畅一则在把握两者关系的历史变迁基础上,在横向上对《贫困的哲学》和《哲学的贫困》作了深入的比较研究,阐述了两者的思想特点及差异性,并总结了《哲学的贫困》这一文本的时代意义。其次,从论题来看,除了对以往论题的进一步探讨,也出现了一些新的论题。比如蒲鲁东对《哲学的贫困》的态度及其原因分析、《贫困的哲学》中的社会有机体理论和贫困观、从《哲学的贫困》看“马克思主义不是三个组成部分”等。
三、从《资本论》这一参照系看《哲学的贫困》的思想史地位
从检索到的研究资料来看,汤在新和冯景源探讨了《哲学的贫困》与《资本论》之间的思想关联,从《资本论》这一文本参照来评价《哲学的贫困》的地位和价值。汤在新认为,《哲学的贫困》是《资本论》理论形成的起点。具体而言,一方面《资本论》理论的核心及其基石已经明确,《资本论》理论的基本轮廓已经勾画出来。另一方面《资本论》理论的这些因素有还只是处于萌芽状态中,一系列理论难题尚未解决,而这些理论问题的解决,从萌芽到成熟,也正是创立《资本论》的过程。冯景源从三个方面强调了两者的思想联系,认为前者是后者的萌芽。他的论据是:第一,马克思在分析蒲鲁东的范畴体系时,力图按照经济范畴反映的资本主义经济关系来排列它们的秩序;当时,虽然还没有排列出来,但是提出了这个任务。这个任务的真正完成,是在《资本论》的商品、货币、资本、剩余价值及其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等的范畴体系中完成的。第二,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第一次结合着政治经济学对黑格尔的辩证法进行了批判,这在后来的《资本论》中常常运用到。第三,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批判蒲鲁东的经济范畴体系的反历史主义,提出了逻辑范畴与历史相统一的原则要求,这也构成了后来《资本论》的一个重要方法。
张溟久通过研究“分工”这一范畴,认为《哲学的贫困》标志着马克思社会批判话语的变革。他的依据是:《哲学的贫困》以后,分工已不再是马克思视域中的一个重要范畴了。与《形态》中以分工为轴心而展开的社会批判理论相对应,在《哲学的贫困》以后,马克思只是在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层面上讨论分工,分工变成了一个实证的经济学范畴。这标志着马克思发现了内在于经济过程的现实批判思路。
参考文献:
[1]朱进东.马克思与蒲鲁东[D].南京大学,1999.
[2]汤在新.《哲学的贫困》是《资本论》理论形成的起点[J].江汉论坛,1984,(2):27.
作者简介:许全林(1968-),男,辽宁大连人,研究生,博士在读,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