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届历史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钱穆先生指出“中国版图的恢廓,盖自秦时己奠其规模。近世言秦政,率斥其专制。然按实而论,秦人初创中国统一之新局,其所努力,亦均为当时事势所需,实未可一一深非也。”其观点意在说明 ()
A.秦朝奠定了后世版图基础 B.郡县制不利于实现君主集权 C.中央集权体制具有合理性 D.专制暴政与秦朝的灭亡无关
2.《十二铜表法》规定:让自己的牲畜在他人田中吃食,应负赔偿责任;但如他人的果实落在自己的田中而被牲畜吃掉的,则不需负责。这表明《十二铜表法》() A.是古罗马习惯法的汇编 B.注重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 C.注重法理与情理相结合 D.适应了社会发展需要
3.秦兵马俑出土的陶俑、陶马都经过精心彩绘且几乎无一雷同,青铜兵器制作精良且形制、大小几乎一致,每批陶俑、陶马、兵器上都打印或刻有工匠的名字。这反映当时() A.法家思想在国家管理上的体现 B.陶器制作工艺达到巅峰 C.工匠制造技艺高超、产品精美 D.战争催生青铜制造产业
4.右侧日记最可能写于()
A.1861年 B.1895年
页
C.1907年 D.1913年
5.下面为20世纪40年代中国西北某地农村各阶层土地拥有情况表。这反映出当时该地() 阶层 地主 富农 中农 贫雇农 人均土地(单位:亩) 3.43 4.72 5.48 4.88
A.顺应了民族战争的需要 B.调整了封建租佃关系 C.农村生产关系进行改革 D.优先保障中农的利益
6.鸦片战争结束后,面对失败,很多民众思考的是自己做错了什么,而不是外部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在他们的理解中,“天朝上国”观念并无不妥,战败的原因是主事官员们的不作为。这一认识()A.科学分析了战败原因 B.实质上维护了清朝统治 C.掩盖了政府卖国行径 D.便利于投降派推卸责任
7.总理衙门设立之时,奕訢提出,“各国使臣驻京后,往来接晤,及一切奏咨事件,无公所以为汇总之地,不足以示羁縻”;同时在官吏设置以及经费等方面格外裁减,以显示高低轻重差别。由此可见,总理衙门的设置() A.促进了中国外交的近代化 B.减少了政府的财政支出 C.便利了政府处理对外事务 D.受到了夷夏观念的影响
8.下面是20世纪初中国纱厂盈利指数示意图,造成指数上升的原因是()
1第
A.“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 B.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C.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D.国民政府颁布奖励实业的法令
9.中共“二大”召开期间,陈独秀等人认为:中国的民主革命胜利后,“革命的参加者无产阶级仅能得自由与民主权利,尚不能完全解放”。这表明当时的中共() A.形成了完整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B.对中国民主革命领导权和发展前途缺乏正确认识 C.尚未认清中国民主革命的对象和动力 D.已受到右倾投降主义错误的严重危害
10.撒切尔主义是指撒切尔夫人上台后(20世纪80年代)的一股意识形态,它反对建立在凯恩斯经济学和对福利国家的支持之上的“共识政治”,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国际性的反对平等主义和集体主义倾向的一部分。在撒切尔主义的主宰下……以至于几年前英国一家电视台在做“你最痛恨的100个最坏英国人”的民意调查时,撒切尔夫人以高票荣膺探花。你认为出现这种调查结果是因为其()
A.使这一时期英国经济发展持续低迷 B.反对对经济发展起重大作用的凯恩斯主义 C.造成了贫富差距过大和社会分裂 D.不符合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基本框架
11.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有着这样的记载:“网疏而民富”;“故物,贱之征贵,贵之征贱,各劝其业、乐其事,若水之趋下,日夜无休时,不召而自来,不求而民出之,岂非道之所符,而自然之验也。”司马迁在这里体现出的经济思想是() A.轻徭薄赋,劝课农桑 B.发展经济应该农工商并重 C.对私人营利采取一定的放任态度 D.发展商业应因地制宜
12.2012年7月7日 俄罗斯南部水灾袭击,2万多人受灾,供水系统全部中断,灾后重建俄罗斯
页
如需要向国际社会寻求长期贷款,应向下列哪一国际机构提出申请()
A B C D
13.中共中央在一份报告中指出:“明年一方面必须努力增加消费品的生产,另一方面必须尽力压缩城市购买力,争取社会购买力同商品供应保持平衡,使我们逐步掌握主动。”此举表明中央力图()A.调整国民经济 B.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 C.确立公有制主体地位 D.深化经济改革
14.18世纪初,一位名叫伯纳德·曼德维尔的荷兰医生写了一本《蜜蜂的寓言》,叙述了一个蜂群的兴衰史。最初,蜜蜂们追求奢侈的生活,大肆挥霍浪费,整个蜂群兴旺发达。后来它们改变了原有的习惯,崇尚节俭,结果蜂群凋敝,终于被对手打败而逃散。后来,某学者根据这则寓言提出一个著名的理论。这一理论是() A.经济民族主义B.自由放任主义 C.凯恩斯主义D.重商主义
15.赫乔韦尔斯认为“他们反对教皇不是因为他是世界的宗教领袖,而是因为他不是这样的领袖;因为他本应该是他们的精神领袖,而他却是一个富有的世俗君主。”由此可见宗教改革从本质上说是()
A.反教皇的宗教斗争 B.反封建的政治斗争 C.反君主的民主革命
D.反宗教的民族革命
16. 1928年,苏联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并未受到美国人的关注,四年以后这种情况发生变化,美国出版了大量关于苏联的著作,如《俄罗斯的黎明》《俄国今日:我们从中学到什么?》。当时苏联吸引美国人的主要是() A.经济危机造成的破坏较小 B.工业化取得显著成就 C.农业集体化保证城市供应 D.公有制显示出优越性
17.赫鲁晓夫继承了一份可怕的遗产。“越来越贫困的、实际上半崩溃的农村、技术上落后的工业、最尖锐的住房短缺、居民生活的低水平。”为此,他的农业改革措施是() A.用经济管理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 B.组织个体农民,开展农业集体化运动 C.收购制代替产品义务交售制
2第
D.建立家庭农场,承认市场的调节作用
18.世界银行成立初期的宗旨是致力于战后欧洲的经济复兴,后来则转向全球性的发展援助,为成员国提供长期货款和技术援助。这一变化的主要背景是() A.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B.美苏两极格局的瓦解 C.经济全球化开始出现 D.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渍
19.18世纪的欧洲,法国人在反对教会和国家、争取言论自由和人道的斗争中获取快乐;英国的文人则对本国的社会政治体制比较满意;德国的启蒙学者则几乎完全回避政治。这表明() A.科学革命促进了思想的传播 B.政治环境影响启蒙思想发展 C.经济发展程度决定文化差异 D.制度构想与政治实践相背离
20.18世纪欧洲报刊在评论某启蒙思想家时指出:“一个法国人竟然不把品德当作君主政体的原则。这是对政府的侮辱,并且几乎是一种叛逆罪。”这一言论() A.反对人文主义者对君主宽容 B.认为权力制衡理论有缺陷 C.批评启蒙运动对理性的推崇 D.指责社会契约论排斥君主
21.下图为中国(1952-2008年)城市化率曲线图,其中城市化率出现最大幅度下降的直接原因是
A.三年困难人口因饥荒而减少 B.经济调控精简城镇人口数量 C.文革知识青年大量上山下乡 D.左倾错误导致工业生产缩减
22.《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其所收诗歌最终经孔子编订而成。据此判断以下不可能在《诗经》中出现的是( ) A.《唐风》 B.《陈风》 C.《郑风》 D.《赵风》
页
23.顾炎武说:“愚所谓圣人之道如之何?曰‘博易学文’曰‘行已有耻’。”“士而不先言耻,则为无本之人”。顾炎武上述言论的主旨是()
A.倡导经世致用的学术取向B.强调学术与道德的结合 C.提倡无征不信的科学方法D.批判宋明理学空谈义理
24.乾隆时期,京城百姓“所好惟秦声、罗、弋,厌听吴骚,闻歌昆曲,辄哄然散去”这说明() A.文字狱造成文化界百花凋零 B.昆曲曲高和寡日益脱离群众 C.秦声、罗、弋艺术价值更高 D.京城百姓艺术欣赏品位较低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问答题(25题25分,26题12分,27题15分)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书院是我国古代一种特殊的教育组织形式,唐代始有其名。北宋年间,涌现出以四大书院(庐山白鹿洞书院、岳麓山岳麓书院、太室山嵩阳书院、回雁峰石鼓书院)为首的大批书院,南宋更是书院发展的黄金时期。许多著名学者都在书院任教。书院以培养“希贤希圣”之士为己任,提倡“为己之学”,主张“进德”与“修业”并重。课程内容完全是由执教的山长、主讲教师确定,除以“四书”、“五经”为代表的儒家经典外,还有儒学大师各自的研究心得。同时,历史典籍也是宋代书院的课程内容之一,部分书院还教授关于农田、治民、水利、算术以及军事等一些实用技能型知识。
——摘编自杨果《也谈宋代书院与同时代的欧洲大学》等
材料二 虽然欧洲中世纪大学的产生没有一个确定的日期,但一般认为,最早的大学建于12世纪。随着贸易和工商业的不断发展,城市需要更多的管理和服务机构,并需要大量具备专业知识
和业务素养的从业人员,原有的教育机构不论在数量、规模还是所设专业都无法满足时代需要。在1100至1200年间,大量的新知识涌入西欧,这些新知识冲破了大教堂学校和修道院学校的束缚,产生了有学问的职业。它吸引了来自欧洲各地的求知欲旺盛的青年……来到巴黎和博洛尼亚,组成那些学术行会,并给予我们对于大学的最初和最好的定义:一个由教师和学生组成的社团。
——摘编自贺国庆《欧洲中世纪大学起源探微》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书院课程内容的特点,并分析宋代书院兴盛的原因(12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宋代书院与中世纪欧洲大学的不同,并简要分析中世纪
3第
欧洲大学的勃兴带来的积极影响(13分)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人类文明史中,有多次思想解放运动,思想解放其实也是一种价值观体系的重塑。一种新的、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价值观体系能推动社会深入持续地发展进步。反之,如果一个社会人们的价值观体系不能随着已经变化了的社会经济状况而变动,那就不仅有观念滞后于社会之嫌,而且价值观体系的反作用必将阻碍社会的发展。
——摘编自《现代化的历程》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外近代史的相关史实,围绕“价值观体系的变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这一 主题,提炼出一个观点,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71年面对巨额的国际收支逆差和各国中央银行要求兑换黄金的压力,美国总统尼克松于1971年8月15日宣布停止美元兑换黄金,终止每盎司黄金35美元的官方兑换关系。为了对有管理的浮动汇率进行指导,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切断了特别提款权与黄金和美元之间的联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还在内部设立了石油基金,允许那些因为国际收支困难而需要进口石油的国家提存。同时,设置临时委员会讨论货币改革问题。1976年临时委员会达成了《牙买加协定》,同年4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理事会通过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的第二次修正案,从而形成了牙买加体系。(1)使成员国的货币汇率浮动和中央银行干预浮动的权力合法化,同时强调国际货币合作,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有权监督有管理的货币浮动和成员国的国际清算政策。(2)废除黄金条款,黄金降为一种普通储备资产,提高特别提款权的地位,以特别提款权逐步取代黄金和美元,成为主要的储备资产。(3)增加会员国的基金份额,扩大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融通。《牙买加协定》实际是汇率安排多样化的协定。
——高德步《世界经济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牙买加体系形成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简要评价牙买加体系。(9分)
页 4第
历届历史参考答案
1-5 CCACC 6-10 BDCBC 11-15 CAACB 16-20 BCDBB 21-24 BDBB 25.(1)特点:内容丰富广泛;注重道德修养;课程内容的设置相对自由;儒家经典为主,兼及文史和实用性知识。(每点2分,三点即可)
原因:经济发展提供物质基础;政治上“重文轻武”政策;理学兴起;名师巨儒影响;印刷技术的发展。(每点2分,三点即可)
(2)不同:办学目的:培养专业人才;培养圣贤之人。建造地址:繁华都市;偏僻山林。学生欧洲各地;国内学子。(每点2分)
积极影响:推动科学和知识的传播;促进了城市的发展和繁荣;是现代大学的雏形,为大学的传统和组织形式打下了基础;为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作了准备。(每点2分,三点即可得7分) 26.示例一观点:价值观体系的重塑有利于社会的发展进步。
论证:文艺复兴运动,以人文主义为指导,反对封建神学的束缚,鼓励人们追求现世幸福,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有利于资产阶级的壮大。
启蒙运动,崇尚理性主义,反对封建教权、王权、特权,将斗争矛头直指封建专制制度,要求建立自由、平等、民主、科学的理性王国,为资产阶级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推动了政治民主化,为工业文明的到来创造了条件。
新文化运动以“民主”和“科学”为旗号,反对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动摇了传统的儒家思想,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有利于政治的民主化,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结论:所以,价值观体系的重塑有利于社会的发展进步。 示例二观点:价值观体系的滞后将阻碍社会的发展进步。
论证:洋务运动,以“中体西用”思想为指导,靠单纯引进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来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这就注定了洋务运动不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近代德国的统一,建立了带有浓厚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的君主立宪制,尽管经济迅速崛起,跃居世界第二,但德国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侵略本性使其挑起了两次世界大战,给世界人民带来巨大灾难。
近代日本的明治维新,使封建落后的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但改革的不彻底性使日本走上了对外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给亚太邻国人民和日本人民造成巨大伤害。 结论:所以,价值观体系的滞后将阻碍社会的发展进步。 示例三观点:价值观体系对社会的发展进步具有双重作用。 从正反两方面论证均可,且同等给分。
27.(1)经济滞胀;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石油危机;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每点2分,三点即
可)
(2)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弊端;有利于世界经济发展;有利于调节国际收支;推动世界经济多极化发展;造成国际金融的不稳定性(容易爆发金融危机)。(每点3分,三点即可)
答案第1页,总1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